【聚焦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分出綠色新時尚 繪就文明新畫卷
從(cong) “一個(ge) 筐”到“四隻桶”,從(cong) 棄之不用到變廢為(wei) 寶……近年來,隨著垃圾分類理念的深入和相關(guan) 政策的推進,我省城市垃圾分類逐步成為(wei) 社會(hui) 新時尚和居民自覺行動,一幅綠色文明新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麵推進美麗(li) 山西建設,著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努力蹚出北方生態脆弱地區和資源型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路徑,紮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聚焦關(guan) 鍵、精準施策,加強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全麵提升全省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
推進垃圾分類是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城市實現低碳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我省不斷強化頂層設計、立法保障、財政支撐和設施建設,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向縱深發展。成立了由省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出台了《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明確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規劃,列入政府目標責任製考核。今年,省委將《山西省城鄉(xiang) 垃圾管理條例》列為(wei) 年度重大立法事項,目前已完成初審。從(cong) 2021年開始,省財政每年列支4000萬(wan) 元獎補資金,用於(yu) 垃圾分類設施建設補助;各地也對垃圾焚燒處理企業(ye) 、生活垃圾轉運費用等進行了補貼。
11個(ge) 設區市出台《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各部門多措並舉(ju) 推動,全省逐步實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yu) 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分類投放;按照以投定運、略有富餘(yu) 的原則,分類收集、運輸設施基本配備;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初見成效;再生資源回收體(ti) 係逐步建立,資源循環利用水平有效提升。目前我省已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100座,處理能力3.5萬(wan) 噸/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有害垃圾處理規模28萬(wan) 噸/年,基本滿足全省處理需求。
在忻州市潔晉發電有限公司,生活垃圾在焚燒爐內(nei) “浴火重生”,轉化為(wei) 清潔電力送往千家萬(wan) 戶,餐廚垃圾變身有機肥料和沼氣。今年,該公司與(yu) 國內(nei) 固廢處置標杆企業(ye) 合作,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產(chan) 二期項目,項目竣工投產(chan) 後,將有效提升附近縣區城鄉(xiang) 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水平,改善周圍城鎮生態環境,助力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今,我省11個(ge) 設區市已全部建成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實現全焚燒、零填埋。22個(ge) 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96%。全省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75%以上,提前完成國家要求“到2025年底,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達65%左右”的目標任務。
垃圾分類,一頭牽著民生,一頭連著文明。隨著綠色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處處可見垃圾分類文明之花綻放。
太原市萬(wan) 柏林區政府引進愛分類愛回收項目。項目前端設置智能投放機,鼓勵居民將各類可回收物投入箱體(ti) ,按每公斤兌(dui) 付金額;中端組織車輛進行收運;末端組織人力分類分揀,建立起可回收物混合投放、及時收運、專(zhuan) 人分揀、精細分類、全部利用的閉環體(ti) 係。
晉中市鄭朝霞、馮(feng) 偉(wei) 麗(li) 入選全國“生活垃圾分類達人”。“大姐,您這袋垃圾裏麵有電池,電池是有害垃圾,我們(men) 要分開投放”“可回收的投藍色垃圾箱,有害的投紅色,廚餘(yu) 垃圾投綠色,其他垃圾投灰色,我們(men) 要分開投放。”……她們(men) 在社區、村鎮的熱心宣傳(chuan) 和榜樣示範作用,帶動更多群眾(zhong) 加入到垃圾分類的隊伍中,為(wei) 建設綠色文明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省持續開展垃圾分類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ye) 、進機關(guan) 、進商場、進賓館、進窗口活動。在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chuan) 周期間,全省開展各類宣傳(chuan) 活動1200餘(yu) 場,覆蓋群眾(zhong) 25萬(wan) 餘(yu) 人次。太原市康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忻州市潔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太原市萬(wan) 柏林區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入選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chuan) 教育基地”。
根據《山西省“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發展規劃》,到2025年底,太原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其他地級城市基本建成與(yu) 生活垃圾清運量相匹配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ti) 係。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處理能力顯著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理念宣傳(chuan) 實現全覆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基本實現全覆蓋、地級城市廚餘(yu) 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能力基本實現全覆蓋。(記者晉帥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