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京津,更多創新資源加速向河北集聚
原標題:對接京津,更多創新資源加速向河北集聚
前9個(ge) 月河北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464.7億(yi) 元,同比增50.8%
對接京津,更多創新資源加速向河北集聚
雄安新區中關(guan) 村科技園揭牌運營,12家中關(guan) 村集成服務機構、22家單位意向入駐;
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河北中心與(yu) 中國科學院、天津大學等京津高校院所及中國林業(ye) 集團等企業(ye) 開展深入合作,讓更多京津創新資源落地河北;
維信諾(固安)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裏,企業(ye) 自主設計的第六代全柔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ti) )生產(chan) 線加速運轉。從(cong) 北京落戶京南·固安高新區以來,公司已研發出全球首款AMOLED全卷曲顯示屏等多款柔性產(chan) 品;
……
京津擁有數量眾(zhong) 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創新實力雄厚。河北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ti) ,充分利用京津輻射帶動效應,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積極構建產(chan) 學研協作新模式——
產(chan) 業(ye) 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棋盤上的關(guan) 鍵一招。
今年以來,河北攜手京津聯合打造6個(ge) 重點創新產(chan) 業(ye) 鏈。其中,河北牽頭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兩(liang) 個(ge) 產(chan) 業(ye) 鏈,“一鏈一策”製定協同配套政策,推動形成優(you) 勢互補的區域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
11月7日,在唐山市百川軌道交通智能裝備研發製造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對即將下線的機器人進行調試,“我們(men) 研發製造的車頂智能檢修機器人,獲得國家專(zhuan) 利,通過實驗驗證,訂單持續增加。”唐山百川創新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孟昭告訴記者。
充分發揮機器人產(chan) 業(ye)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比較優(you) 勢,唐山市高新區正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種機器人研發基地、機器人應用創新高地。
央企是創新的重要源頭。今年以來,河北省聚力打造高能級京津科技成果轉化園區和專(zhuan) 業(ye) 化功能性平台,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張開雙臂擁抱央企。
今年2月,總投資220億(yi) 元的中國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綠色轉型發展項目開工;3月27日,國家能源集團港口有限公司與(yu) 滄州成功“牽手”;9月18日,中電建內(nei) 丘新能源有限公司完成注冊(ce) ……
聯合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
在今年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上,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劉慶芬捧起“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證書(shu) 。劉慶芬登台領獎,靠的是一項打破國際壟斷的抗生素生產(chan) 技術,代表的是一支京津冀聯手的科研團隊。
2017年,華北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天津大學等高校院所聯合開展抗生素綠色製造技術攻關(guan) ,把“卡脖子”的“手指”一根根掰開。目前,華藥年產(chan) 1000噸酶法頭孢氨苄原料藥,投產(chan) 以來,新增利潤4.85億(yi) 元。
“近年來,河北省與(yu) 京津在氫能、釩鈦、中醫藥等領域聯合開展重大技術攻關(guan) ,依托領軍(jun) 企業(ye) 組建產(chan) 業(ye) 創新聯合體(ti) ,今年聚焦生物醫藥、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共同投入2400萬(wan) 元實施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zhuan) 項,力爭(zheng) 在重點領域取得更多標誌性成果。”省科技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龍奮傑介紹。
近日,記者來到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研究員黃武陵正帶領團隊進行數字交通試驗。
行駛中的模擬車,能夠自動識別信號燈、人行橫道等多種交通標識,這是研究人員依據雄安新區的道路交通研發出的自動駕駛技術成果。目前,黃武陵團隊正與(yu) 相關(guan) 企業(ye) 對接,嚐試將無人駕駛技術運用於(yu) 物流運輸。
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與(yu) 河北省共建,致力於(yu) 推動關(guan) 鍵核心技術在雄安新區落地轉化,打造引領雄安新區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的孵化器。目前,雄安創新研究院已建立通信光子集成芯片實驗室、認知智能實驗室、微納傳(chuan) 感技術實驗室等多個(ge) 實驗室。
有著科技創新金名片之稱的中關(guan) 村,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中心自2015年啟動以來,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及智能電網三大產(chan) 業(ye) 微集群,吸引362家企業(ye) 入駐,獲得知識產(chan) 權1000餘(yu) 件。”保定·中關(guan) 村創新中心負責人張曙光說。
記者了解到,河北主動對接中關(guan) 村等創新策源地,支持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企業(ye) 在河北建設科技創新平台,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河北中心和雄安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
京津研發、河北轉化再提速——
在位於(yu) 內(nei) 丘縣的河北建滔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生產(chan) 區,一套28米高的碳捕集裝置格外顯眼。依靠這套來自清華大學的設備,就能讓“廢氣”變“寶氣”,碳捕集率90%以上。
“這個(ge) 項目今年年底正式投產(chan) 後,每年能捕集20萬(wan) 噸二氧化碳用作醋酸原料,為(wei) 公司降低生產(chan) 成本近3000萬(wan) 元。以醋酸產(chan) 品為(wei) 核心,我們(men) 將繼續向下遊深耕,謀劃醋酸乙烯等化工新材料項目,打造百億(yi) 級碳中和示範園區。”河北建滔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征信心滿滿。
一個(ge) 好項目,帶動一條產(chan) 業(ye) 鏈。如何有效破解京津科技成果“蛙跳”現象,讓更多優(you) 勢資源向河北集聚?
據了解,河北省集中打造“1+5+4+33”重點承接平台體(ti) 係,以雄安新區集中承載地為(wei) 核心、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等5個(ge) 協作平台為(wei) 重點、4個(ge) 特色專(zhuan) 業(ye) 平台和33個(ge) 個(ge) 性化平台為(wei) 支撐,積極吸引京津產(chan) 業(ye) 轉移。同時,持續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機製,強化科技中介、科技金融服務,舉(ju) 辦科技成果對接等活動,不斷提升京津冀科技成果區域內(nei) 轉化效率和比重。
石家莊在提升承接能力上發力,初步形成以高新區、經開區等4個(ge) 省級重點承接平台為(wei) 核心的承接平台體(ti) 係。位於(yu) 高新區的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累計承接京津研發、石家莊轉化的生物醫藥類項目60多個(ge) 。
雄安新區嚴(yan) 格落實規劃,優(you) 化重點項目建設時序,設立承接企業(ye) 總部、高校、醫院3個(ge) 專(zhuan) 班,采用“一個(ge) 項目、一個(ge) 團隊、一套方案、一跟到底”服務工作機製。
衡水高新區建設衡水科技穀,構建起“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產(chan) 業(ye) 園”全鏈條成果轉移轉化體(ti) 係,讓項目引進來、留得住、發展好。
重大戰略持續推進,協同創新步伐加快。今年前9個(ge) 月,河北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464.7億(yi) 元,同比增長50.8%。
“我們(men) 將全方位拓展三地創新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增強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應和產(chan) 業(ye) 轉移能力,吸引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到河北孵化轉化產(chan) 業(ye) 化。”龍奮傑說,到2027年,河北省融入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ti) 將取得實質性進展,重大協同創新平台建設取得新突破,有力支撐河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記者劉榮榮、王璐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