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家早教門店“跑路” 行業如何挽救“信用危機”
“早教第一股”美吉姆再陷風波。美吉姆11月29日晚公告,董事長馬紅英失聯。該消息讓本就陷入關(guan) 店旋渦的美吉姆再次蒙上一層陰影。事實上,不僅(jin) 僅(jin) 是美吉姆,今年以來,全國多家早教機構頻現關(guan) 店“跑路”風波。
曾經坐擁千億(yi) 市場的早教行業(ye) ,而今卻風雲(yun) 突變。早教行業(ye) 如何挽救“信用危機”?行業(ye) 未來在哪?
“早教第一股”深陷“閉店潮”
美吉姆11月29日公告,近日,公司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均無法與(yu) 董事長馬紅英取得聯係。這一消息,讓本就深陷“閉店潮”的美吉姆雪上加霜。
今年4月,位於(yu) 南京新街口金輪中心的一家美吉姆早教中心門店倒閉後,未上完課的小孩將被“踢皮球”式轉課至最遠幾十公裏外的門店,家長們(men) 不接受這樣的安排卻也難以要回剩餘(yu) 費用。
2023年以來,美吉姆在各地陸續閉店。4月,蘇州美吉姆盛澤中心稱“校區已負債(zhai) 累累”;5月,上海華涇龍湖美吉姆店因經營違約關(guan) 閉;6月,珠海美吉姆華發中心店“關(guan) 門停業(ye) ”;7月,廣州琶洲中心美吉姆稱“未能與(yu) 物業(ye) 達成經營共識,中心無法繼續經營”……其中,上海、廣州是“重災區”,僅(jin) 上海就閉店多達十幾家。官網顯示,美吉姆在上海僅(jin) 剩一家線下運營中心。維權美吉姆的單個(ge) 客戶通常支付1萬(wan) —2萬(wan) 元/年的費用,各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維權風波。截至11月30日,美吉姆在黑貓投訴上有1088條投訴,主要集中在閉店跑路、退費等問題。
對此,美吉姆表示,“為(wei) 應對外部市場經營環境的變化,美吉姆部分地區加盟中心進行了相應的經營調整和布局優(you) 化,其目的是應對當前市場環境下的經營壓力,增強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據美吉姆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共計營收2886.24萬(wan) 元,同比減少31.81%;前三季度共計營收1.00億(yi) 元,同比減少21.42%。截至2023年9月30日,美吉姆簽約早教中心數量同比減少149家。該公司預計,未來麵臨(lin) 商業(ye) 綜合體(ti) 經營變化、加盟商資金壓力、人員流失等經營困難,部分美吉姆中心還可能發生閉店事項,使公司麵臨(lin) 輿情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2023年前九個(ge) 月,連續三年多,美吉姆淨虧(kui) 約12.69億(yi) 元。11月30日,美吉姆報收3.32元每股,跌幅2.92%,總市值27.3億(yi) 元,較2019年市值高峰的83.25億(yi) 元,已跌去逾六成。多重困境加持下,曾經的“早教第一股”早已風光不再。
知名早教機構紛紛“暴雷”
今年以來,知名早教機構紛紛“暴雷”。早教機構“跑路”“退費難”等問題層出不窮,讓早教品牌陷入“信用危機”,也給早教市場蒙上一層陰影。今年春節後,西安知名早幼教機構西安A索國際教育旗下多家門店閉店,負責人不知所終,家長轉課和退費無門,給家長造成大量經濟損失。2022年“6·18”購物節,市民張女士與(yu) 廈門M教育中心簽訂課程銷售協議,給孩子囤了一大波課。誰知半年後,廈門M教育中心竟然倒閉了,張女士還有33課時未消費。柳州市積木教育谘詢有限公司在6月以活動優(you) 惠的形式吸引家長們(men) 交了上萬(wan) 元不等的費用後,卻在7月5日發出停止運營通知並啟動破產(chan) 清算程序。
8月份,來自蘇州的多名家長反映,早教機構蘇州蒙特梭利國際兒(er) 童之家(方洲路校區)跑路,涉及近百名學員,他們(men) 的剩餘(yu) 學費從(cong) 數千元至5萬(wan) 元不等,還有家長在“6·18”活動時剛購買(mai) 4萬(wan) 多元的課程,一節課未上就遭遇門店關(guan) 門。9月21日,四川內(nei) 江萬(wan) 達廣場內(nei) 的寶貝王早教中心貼出一紙“通知”,突然閉店。近期,陝西渭南、河南商丘等多地的寶貝王早教中心也是突然關(guan) 門。11月25日,吉林長春摩天活力城Mall金寶貝國際早教中心老板疑似跑路,多名家長討要說法。對此,摩天活力城Mall工作人員表示,商場也是受害方,已報警。
…………
早教機構紛紛“跑路”,引發媽媽圈“地震”,許多家長奔波維權卻未果。不少機構的老師及工作人員也麵臨(lin) 討薪無果的情況。在維權之路上,案件複雜、維權成本過高與(yu) 公司套路多是家長們(men) 維權困難的重要阻礙。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早教托育機構多為(wei) 連鎖或加盟店,給管理帶來一定難度,容易導致後期資金鏈斷裂,存在突然閉店、倒閉風潮等問題。而早教培訓機構多以教育谘詢機構或其他名義(yi) 登記注冊(ce) ,並在取得營業(ye) 執照後再變相進行教育培訓,而市場監管部門隻能對企業(ye) 經營行為(wei) 進行事後監管。
行業(ye) 如何擺脫“信用危機”
業(ye) 內(nei) 人士黃珊認為(wei) ,受中國持續的低出生率等因素的影響,一旦早教機構自身的發展跟不上時代需求,在人口出生率下滑的趨勢下,未來早教行業(ye) 的競爭(zheng) 將越來越激烈,或將迎來大浪淘沙的行業(ye) 洗牌。
早在2020年,我國早教行業(ye) 市場規模就已突破3000億(yi) 元。隨著越來越多“新手”爸媽有意願、有能力進行早期教育消費,尤其在升學競爭(zheng) 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父母對子女的早期教育需求更加旺盛。
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是行業(ye) 集中度並不高,而且在資本的介入下,賽道亂(luan) 象叢(cong) 生、參差不齊,行業(ye) 口碑不斷“衰落”。教培機構跑路退費難,一直是消費領域曝光和投訴最多的“重災區”。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教育培訓服務投訴近7萬(wan) 件,高居服務類第三位。
對此,南京曉莊學院幼兒(er) 師範學院院長袁宗金建議,建立機構關(guan) 停等特殊情況應急處置機製,依法逐步實行從(cong) 業(ye) 人員職業(ye) 資格準入製度。“推進早教機構標準化、規範化、品牌化水平,加強職業(ye) 誠信和職業(ye) 道德建設至關(guan) 重要。”
江蘇省消保委工作人員徐悅則建議,規範早教市場,首先應當明確早教托育機構的資質、建設、服務等標準和體(ti) 係,避免出現無資質經營、服務不到位的亂(luan) 象,讓家長明明白白消費。其次可以通過規範繳納預付費比例、建立資金池、繳納保證金等方式來預防商家關(guan) 門跑路、突然閉店現象的發生。最後,通過製定合同範本加強對早教托育機構合同的監管,避免出現霸王條款、約定不明導致家長“吃啞巴虧(kui) ”。
針對預付費頑疾,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律師夏磊表示:“預付費跑路現象不僅(jin) 出現在早教機構中,完善預付費監管製度非常必要。”夏磊建議,應推行建立第三方監管賬戶,根據消費進度轉付經營者,強製信息披露,將經營者及投資人全麵納入失信懲戒機製;還可以考慮引入風險準備金、責任保險、擔保等增信措施,提振消費者信心。(張麗(li) 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