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興縣: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
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越過一道道山梁、繞過一道道彎,車至呂梁市興(xing) 縣蔡家會(hui) 鎮獅子窪村,古樸氣息撲麵而來。行走其間,一排排建於(yu) 斜坡上的青磚窯洞,一宅一院錯落有致,讓深居群山之腹的獅子窪村顯得靜謐安詳。
這個(ge) 位於(yu) 土溝裏的小山村,208戶村民中有77戶是曾經的貧困戶,2016年實現全村脫貧。
有著多重標簽的興(xing) 縣,是山西國土麵積最大的縣,是革命老區,還是曾經的國定貧困縣。近年來,興(xing) 縣高度重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聚焦“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xing) ”工作主線,按照“四堅持四持續”的工作思路,緊盯監測對象識別幫扶、脫貧人口增收、“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狠抓產(chan) 業(ye) 就業(ye) ,加強鄉(xiang) 村治理,推動鞏固銜接各項工作走實走深。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特優(you) 品牌響起來
位於(yu) 獅子窪村2公裏外的興(xing) 縣山花爛漫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內(nei) ,色選機正飛速地將一粒粒小米進行篩選。
“要把發黑、發灰、青色、白色小米及小石子、異色顆粒吹出去,留下金燦燦的優(you) 質小米。”來自蔡家會(hui) 鎮沙莊村的李寨平,一邊觀察著機器的運行情況,一邊介紹說。在公司工作5年有餘(yu) 的李寨平,每月有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
“這是豇豆,這是腎形黃豆,這是試種的‘中穀19’。”公司研發中心內(nei) 香味四溢,負責人賀虎平介紹起桌子上擺放的一鬥鬥小雜糧如數家珍。
在山花爛漫公司,從(cong) 有機小米到富鋅富硒功能小米,從(cong) 豇豆麵、豌豆麵等雜糧麵、手擀麵係列到小米油、亞(ya) 麻籽油等小雜糧深加工產(chan) 品,曾經散發“泥土”氣息的興(xing) 縣小雜糧已“不止一麵”,不僅(jin) 有了附加值,更走出了呂梁山。
“興(xing) 縣雜糧滋養(yang) 了一代代勤勞善良、不斷進取、奮力拚搏的興(xing) 縣人民,造就了一道道營養(yang) 豐(feng) 富、可口美味的雜糧美食。”談及興(xing) 縣雜糧,呂梁市政協副主席、興(xing) 縣縣委書(shu) 記喬(qiao) 雲(yun) 津津樂(le) 道。
曾經的興(xing) 縣百姓用小米、黑豆等雜糧供養(yang) 邊區4萬(wan) 餘(yu) 名黨(dang) 政軍(jun) 人員,為(wei) 中國的抗戰和解放事業(ye) 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的興(xing) 縣,雜糧產(chan) 業(ye) 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在脫貧攻堅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近年來,興(xing) 縣圍繞打造“山西小雜糧第一縣”“中國小米之鄉(xiang) ”目標,利用光熱資源豐(feng) 富、無霜期長、全年幹旱少雨、晝夜溫差大等獨特自然資源優(you) 勢,不斷發展壯大雜糧的種植規模。
喬(qiao) 雲(yun) 介紹說,全縣雜糧種植麵積突破40萬(wan) 畝(mu) ,共培育雜糧加工市級以上龍頭企業(ye) 7家、專(zhuan) 業(ye) 合作社33個(ge) 、種植大戶1600餘(yu) 戶,雜糧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超過10億(yi) 元,占農(nong) 民種糧收入的83%,占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純收入的55%,輻射帶動10萬(wan) 多名脫貧人口增收致富。
在興(xing) 縣,雜糧產(chan) 業(ye) 與(yu) 現代設施蔬菜、生態養(yang) 殖、特色經濟林、優(you) 質食用菌、高品質中藥材共同構成興(xing) 縣六大特色產(chan) 業(ye) 鏈,越來越多的特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聚鏈成群,成為(wei) 興(xing) 縣百姓致富增收的主導產(chan) 業(ye) 。
鄉(xiang) 村和美,百姓生活美起來
冬日午後,暖陽正好。獅子窪村村民劉俊蓮和姐妹們(men) 在村前廣場上,跳著傘(san) 頭秧歌,疏散疏散秋收忙碌的筋骨。一曲舞蹈跳罷,劉俊蓮又拿起話筒,對著手機上的歌詞唱起了晉劇《十五貫》。聲腔飽滿,氣勢如虹,打破了冬日裏這個(ge) 呂梁山下小山村的寧靜。
在康寧鎮花子村,平整幹淨的柏油馬路和一排排白牆灰瓦的房屋讓人眼前一亮,綠植、小遊園、籃球場、彩繪牆麵……讓花子村在藍天白雲(yun) 下煥發出新的生機,不再是以往“灰頭土臉”、垃圾遍地老樣子。
位於(yu) 興(xing) 縣縣城東(dong) 南25公裏的黑茶山腳下的交樓申村,一條寬敞的馬路穿村而過,灰牆麗(li) 瓦的民居、寬闊的綠化帶和一盞盞太陽能路燈讓人眼前一亮。
……
在興(xing) 縣,一個(ge) 個(ge) 昔日貧困的小山村,煥發出新麵貌。
近年來,興(xing) 縣通過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於(yu) 細微之處扮靚“麵子”、做實“裏子”,從(cong) “環境美”到“內(nei) 涵美”,繪就了一幅幅美麗(li) 鄉(xiang) 村新畫卷。
結合地域優(you) 勢、發展規劃,興(xing) 縣縣委、縣政府集思廣益,精心謀劃,將瓦塘鎮後石門村、四興(xing) 村、奧家灣鄉(xiang) 奧家灣村先後列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組織全縣15個(ge) 鄉(xiang) 鎮進行現場觀摩,以此借鑒經驗、推進工作。
一無資源、二無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縣瓦塘鎮後石門村,憑借著潔淨的水源、清新的空氣和恬靜的環境,被確定為(wei) 興(xing) 縣第一批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村。經過兩(liang) 年的打造,村裏煥然一新——紅牆黛瓦的院落,造型新穎的村史館,裝飾一新的街道,整潔美觀的村容。如今,後石門村成為(wei) 興(xing) 縣的網紅村,成為(wei) 外地遊客體(ti) 驗鄉(xiang) 村遊的打卡點。
據了解,今年以來,興(xing) 縣累計投入1.02億(yi) 元,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整治“六道”“六亂(luan) ”,著力解決(jue) 鄉(xiang) 村垃圾處理難、汙水收集處理難、戶廁改造難、保潔管理不到位“四大難題”,建立了聯幫聯治、典型帶動和習(xi) 慣養(yang) 成“三項機製”。集中開展兩(liang) 輪人居環境衛生觀摩評比,對前三名的鄉(xiang) 鎮兌(dui) 現獎勵150萬(wan) 元,全縣村容村貌、戶容戶貌、群眾(zhong) 精神麵貌發生明顯改善。
在興(xing) 縣一個(ge) 個(ge) 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村莊裏,不僅(jin) 看到了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給農(nong) 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更看到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美好未來。
精準施策,脫貧成效穩下去
11月20日,興(xing) 縣鞏固銜接重點工作推進會(hui) 召開;
11月22日下午,喬(qiao) 雲(yun) 深入趙家坪鄉(xiang) 、圪墶上鄉(xiang) 督導調研鞏固銜接工作;
11月23日,興(xing) 縣2023年鞏固銜接工作大比拚實地核查安排會(hui) 召開;
召開縣委常委會(hui) (擴大)會(hui) 議14次、縣政府常務會(hui) 議8次、領導小組會(hui) 議12次……興(xing) 縣多次召開會(hui) 議研究部署鞏固銜接工作。以上率下作表率、以身作則打頭陣。密集的督查、嚴(yan) 肅的會(hui) 議,興(xing) 縣以“奔跑衝(chong) 刺”決(jue) 勝迎接大考,以問題為(wei) 導向,靶向施策做實各項工作。
“要對標國考省考,從(cong) 嚴(yan) 從(cong) 細排查,認真檢點各項幫扶政策落實情況,推動各類問題動態清零、清倉(cang) 見底。”喬(qiao) 雲(yun) 指出。
12月3日,喬(qiao) 雲(yun) 在深入蔚汾鎮千城村、公義(yi) 村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工作進行調研時,詳細了解駐村幫扶、產(chan) 業(ye) 發展、基層治理、幫扶政策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脫貧戶增收、飲水工程、群眾(zhong) 溫暖過冬等鞏固銜接重點工作,並提出具體(ti) 整改要求。“要緊盯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困難戶和重度殘疾人家庭等重點群體(ti) ,強化防返貧動態監測,精準製定幫扶措施,切實解決(jue) 好勞動就業(ye) 、醫療保障、生活保障等實際問題。”
2023年,興(xing) 縣把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作為(wei) 底線,持續加大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力度。從(cong) 10月份起,由縣委常委帶隊,抽調專(zhuan) 人成立兩(liang) 個(ge) 考核組,采取“聽、查、看、訪”的方式,每三天對全縣15個(ge) 鄉(xiang) 鎮的鞏固銜接工作進行一輪全麵考核。目前全縣共有監測對象2535戶5885人,監測人口占比7.79%,其中2023年新識別監測對象627戶1463人。對返貧風險未消除的監測戶、今年新識別監測戶,逐戶針對性製定了幫扶措施,對風險消除戶嚴(yan) 格落實6個(ge) 月穩定期管理。
堅決(jue) 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一個(ge) 底線”;做實低收入人群兜底扶持和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兩(liang) 個(ge) 扶持”;確保資金匹配到位、幫扶工作到位、項目管護到位“三個(ge) 到位”;落實教育、醫療、住房、飲水“四方麵保障”;整改“五方麵問題”……在“12345”工作思路的指引下,興(xing) 縣上下緊盯底線目標和重點任務,落實落細各類政策,工作基礎更加紮實、成效更加鞏固。
一個(ge) 村一個(ge) 村推,一個(ge) 項目一個(ge) 項目抓,一個(ge) 季度一個(ge) 季度攻,一年接著一年滾動扶持,不搞錦上添花也不建空中樓閣,麵對國考、省考和大比拚,興(xing) 縣有步驟分階段紮實推進,讓脫貧成果更鞏固、鄉(xiang) 村發展更美好、群眾(zhong) 生活更幸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