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打造“無形良田” 貢獻“興安力量”

發布時間:2023-12-07 10:05: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雪後的興(xing) 安大地銀裝素裹,大大小小的玉米棧子如同“金山”點綴其中。吃過午飯,突泉縣水泉鎮合發村副書(shu) 記許中千帶著村幹部巡視村裏的兩(liang) 處集中儲(chu) 糧點,這些儲(chu) 糧點中的玉米棧子一排排集中連片,格外顯眼。

  “這是村裏投資14萬(wan) 元搭建的玉米鐵棧子。我們(men) 設置了兩(liang) 個(ge) 集中儲(chu) 糧點。一個(ge) 儲(chu) 糧點存放了1850畝(mu) 地的玉米,另一個(ge) 儲(chu) 糧點存放了1620畝(mu) 地的玉米。這些鐵棧子的通風效果非常好,對秋後玉米儲(chu) 存非常有利。”許中千說,因為(wei) 采用了科學儲(chu) 糧方法集中儲(chu) 存,玉米的損耗減少了,售價(jia) 每斤能提高2毛錢左右,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障糧食安全,要在增產(chan) 和減損兩(liang) 端同時發力。”近年來,興(xing) 安盟積極開展節糧減損行動,將科學儲(chu) 糧作為(wei) 節糧減損的重要手段,製定了《興(xing) 安盟農(nong) 戶科學儲(chu) 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盟級主導、縣級主抓、鄉(xiang) 級主責、村級主推、農(nong) 戶主體(ti) ”的工作機製,形成了盟、旗(縣、市)、鎮(鄉(xiang) 、園區)、村(嘎查)四級聯動的工作格局。全域推動、專(zhuan) 班推進,始終將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方設法解決(jue) 百姓儲(chu) 糧的難題,降低糧食損耗。

  興(xing) 安盟各鎮村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小廣場、集體(ti) 建設用地、低效閑置用地等公共平整場地,以嘎查村為(wei) 單位,建立立體(ti) 儲(chu) 糧設施和簡約統一的晾曬場,提供機械化儲(chu) 糧場地,配備小型傳(chuan) 輸機、鏟車等整理設備。鼓勵勞動力不足、院落麵積不夠大的農(nong) 戶參與(yu) 村屯集中儲(chu) 糧,實現“分散儲(chu) 糧”向“集中儲(chu) 糧”的轉變。同時,推廣庭院立體(ti) 儲(chu) 糧,指導有資金和意願的農(nong) 戶搭建成本低、易操作、效果好的儲(chu) 糧裝具,如鋼篩網囤、塑料網囤、玉米棧子等,實現離地通風儲(chu) 糧,使糧食由“濕”變“幹”、由“趴”變“站”。

  謝誌剛是突泉縣六戶鎮鋼鐵村的村民,因為(wei) 家中院子麵積很大,所以積極響應號召,利用家中的鐵絲(si) 網和鋼架子等現有材料,在院子裏開辟了一處儲(chu) 糧場地。“玉米放在裏麵不怕雨雪,也不用擔心雞蹬、狗刨、耗子嗑,存一年都沒問題。”謝誌剛說,現在村裏很多人都效仿他在院子裏搭建了儲(chu) 糧裝置,這樣不僅(jin) 方便自己看管,出售時也更加便利。

  突泉縣發改委副主任王麗(li) 穎表示,該縣今年預計收獲玉米約106萬(wan) 噸,全年計劃完成科學儲(chu) 糧比例為(wei) 70%。目前,已完成科學儲(chu) 糧比例為(wei) 40%。按照5%的減損率計算,全年可節省7420萬(wan) 斤玉米,相當於(yu) 增加了約7.42萬(wan) 畝(mu) “無形良田”。如果按照平均每斤1.1元價(jia) 格計算,減少損失約8100萬(wan) 元。

  興(xing) 安盟在考慮農(nong) 戶種植規模、儲(chu) 糧條件、資金投入、勞動力狀況、售糧需求以及糧食市場價(jia) 格等多種因素後,積極探索“糧食代存”模式,因地製宜開展籽粒直收。鼓勵大型種植合作社或農(nong) 業(ye) 公司推廣籽粒直收玉米品種,在田間收獲作業(ye) 時一次性完成摘穗、脫粒、秸稈粉碎等工作後,直接烘幹入庫,降低籽粒破碎和混雜率,減少糧食損失損耗,每畝(mu) 地節約生產(chan) 成本10元以上。同時,探索農(nong) 企合作模式,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糧權不變、存取自由、便利農(nong) 民”原則,在互惠互利、農(nong) 民自願、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重點依托全縣已建成的糧食產(chan) 後服務中心、國有企業(ye) 、信譽好有實力的民營企業(ye) ,為(wei) 農(nong) 民提供代清理、代烘幹、代儲(chu) 存、代加工、代銷售以及糧食信貸擔保等業(ye) 務。

  突泉縣金利糧食貿易有限公司是提供“五代”業(ye) 務的糧食收儲(chu) 企業(ye) 之一。“我們(men) 與(yu) 農(nong) 戶簽訂保底協議,為(wei) 農(nong) 戶隨時提供價(jia) 格行情,以避免‘地趴糧’‘大攬堆’存放產(chan) 生黴變,減少儲(chu) 運環節的各種損耗,解決(jue) 農(nong) 戶儲(chu) 糧難、賣糧難和市場價(jia) 格波動給農(nong) 戶帶來的損失。從(cong) 11月初開始,已有21戶大約2000噸玉米存放在我們(men) 的倉(cang) 庫裏。”總經理鄭佩先說。

  2022年,興(xing) 安盟農(nong) 牧業(ye) 實現了“十三連豐(feng) ”,72億(yi) 斤玉米得到了科學存儲(chu) ,占當年產(chan) 量的60%。按照5%的減損率計算,共減少了3.6億(yi) 斤的損耗,減少了近4億(yi) 元的儲(chu) 糧損失。興(xing) 安盟打造的這一“無形良田”,相當於(yu) 一個(ge) 國家產(chan) 糧大縣的產(chan) 量,為(wei) 端牢“中國飯碗”貢獻了“興(xing) 安力量”。

  “2023年,興(xing) 安盟預計糧食產(chan) 量將達到138.4億(yi) 斤,‘十四連豐(feng) ’已成定局。同時,到2023年末,全盟範圍內(nei) 將有70%的糧食實現科學存儲(chu) ,節糧減損成效將更加明顯,節損糧食約4億(yi) 斤。到2025年底,興(xing) 安盟將基本消除‘地趴糧’和其他不科學儲(chu) 糧方式,實現科學儲(chu) 糧‘全覆蓋’,農(nong) 戶儲(chu) 糧環節糧食損耗降低到5%以下。”興(xing) 安盟發改委糧食物資調控科科長韓金元說。(記者 高敏娜 通訊員 李健萍)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