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杭州臨平喬司探索產城人文融合發展

發布時間:2023-12-07 10:47:00來源: 杭州日報

  “魚兒(er) 回家咯!”近日,隨著杭州臨(lin) 平喬(qiao) 司北沙港區域又一次開展增殖放流活動,4.5噸魚苗歡快地躍入河中。未來,這些魚苗將與(yu) 生活在這裏的人們(men) 一起,見證北沙港的美麗(li) “蝶變”。

  北沙港位於(yu) 臨(lin) 平區喬(qiao) 司街道北端,河道全長1.8公裏,橫穿整個(ge) 藝尚小鎮。十多年前,北沙港隻是一條寬度不足2米的“小溝”,周邊也還是一片“髒亂(luan) 差”的城鄉(xiang) 接合部。

  “以前的北沙港淤積嚴(yan) 重、四處斷流,日常汙水也是直排入河,就是一條不折不扣的‘下水道’呀!”居民李大伯回憶道。

  該如何改善水環境,讓居民生活更舒適?又該如何以水空間激發城市活力?2011年,喬(qiao) 司街道啟動該片區的征遷工作,快速開啟區域環境“大變身”。2015年,喬(qiao) 司又以“五水共治”“美麗(li) 城鎮”建設等重點工作為(wei) 突破口,推進北沙港改造工程。隨後,借著藝尚小鎮的建設,北沙港實現了河道水體(ti) 與(yu) 兩(liang) 岸景觀有機串聯,使“產(chan) 城人文”逐漸融合統一。

  “我們(men) 通過開挖、拓寬河道以及種植沉水植物等,讓北沙港充分釋放其蓄洪抗旱、水質淨化的生態功能。”喬(qiao) 司街道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一係列治理工作不僅(jin) 提升了城市防洪排澇能力,還大幅提升了沿岸群眾(zhong) 的居住環境。

  如今,以北沙港為(wei) 軸心,藝尚小鎮的商業(ye) 、休閑、文化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在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生態的同時,也令小鎮的時尚空間布局更具活力。

  水潤萬(wan) 物,“城”勢而起。北沙港的改變也為(wei) 城市的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2022年,近24萬(wan) 平方米的臨(lin) 平文化中心在北沙港畔開建。未來,這裏將建起一座集圖書(shu) 館、展覽館、科技館、美術館於(yu) 一體(ti) 的綜合體(ti) ,並與(yu) 周邊的大劇院、高鐵站等合力打造沿北沙港人文生活新中心。

  就在近日,臨(lin) 平國土空間總體(ti) 設計規劃出爐。根據規劃,臨(lin) 平將在北沙港以南打造一個(ge) 高鐵樞紐景觀,並聯動喬(qiao) 司港、方橋港生態綠廊建設,實現生態空間的聯係貫通,形成一個(ge) 集門戶樞紐、生態綠肺、時尚產(chan) 業(ye) 、文化娛樂(le) 、商業(ye) 休閑等多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活力“客廳”。

  “我們(men) 希望以‘水’為(wei) 核心,推動北沙港沿岸的生態、人文與(yu) 產(chan) 業(ye) 的協同發展,使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喬(qiao) 司街道相關(guan) 負責人說,接下來,喬(qiao) 司將積極推動“南融”建設,以轄區“產(chan) 城人文”深度融合實現“湖居生活+網紅地標+產(chan) 業(ye) 集聚”的全方位能級提升,努力將北沙港區域建設成為(wei) 水綠融城、共享宜居的人居“新天地”。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