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形成“一心四園多點”人才發展布局
10月,自治區重大技術協同推廣項目“優(you) 質水稻綠色節水高效栽培技術示範推廣”現場測評會(hui) 傳(chuan) 來好消息:興(xing) 安盟紮賚特旗好力保鎮水田村項目示範區實收畝(mu) 產(chan) 761.5公斤,繼2022年興(xing) 安盟水稻畝(mu) 產(chan) 743.5公斤後,再次刷新全區水稻畝(mu) 產(chan) 紀錄。
改變的契機源於(yu) 中組部等六部委向興(xing) 安盟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紮賚特旗3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旗,選派3個(ge) 科技特派團、55名科技特派員。建立示範基地,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隨著科技特派團專(zhuan) 家的到來,興(xing) 安盟掀起了一股改革創新、技術攻關(guan) 的熱潮。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ye) ;人才蔚起,國運方興(xing) 。前不久,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到推動高端人才支援內(nei) 蒙古,這是內(nei) 蒙古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又一次重大政策機遇、曆史機遇。
新征程上,內(nei) 蒙古以實施重大人才工程和重點人才引育項目為(wei) 抓手,創新規劃“一心四園多點”人才發展布局,即重點支持首府呼和浩特發揮“心”的引領帶動作用,差異化發展激活其他盟市“點”的活力,在建設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人才科創中心,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和烏(wu) 蘭(lan) 察布市(京蒙)人才科創園的基礎上,今年又依托赤峰市、通遼市建設蒙東(dong) 人才科創園,並鼓勵其他盟市和高校、科研院所、產(chan) 業(ye) 園區等多點突破。
這一布局帶動了各盟市、各部門、各行業(ye) 熱心發現人才、誠心使用人才、精心愛惜人才、用心聚集人才,人才工作“家底”可圈可點。
自治區9家廳局出台123項具體(ti) 支持舉(ju) 措,賦予地方在人才培養(yang) 、引進、使用等方麵更大的自主權,以“區市共建”模式建設區內(nei) 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近兩(liang) 年,內(nei) 蒙古以雙聘、兼職等方式引進“兩(liang) 院”院士5名,以項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進“兩(liang) 院”院士70多名,成功剛性引進國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同層次人才7人;
通過連續舉(ju) 辦十一屆“草原英才”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hui) ,吸引參會(hui) 機構、企業(ye) 1萬(wan) 餘(yu) 家,落地人才項目100餘(yu) 項,累計支持培養(yang) “草原英才”2000餘(yu) 名,為(wei) 內(nei) 蒙古能源、農(nong) 牧、生態、教育、科技等各領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人才力量;
通過在北京成立內(nei) 蒙古科創中心,在先進發達省份建立40餘(yu) 家駐外人才工作站,有效加強了與(yu)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人才交流合作,吸引各類人才“研發在外地、轉化在內(nei) 蒙古”;
……
成績的背後,折射出全區上下圍繞邊疆民族地區的重點產(chan) 業(ye) 和重大項目需求,推動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的有力探索。
全區上下緊扣在人才隊伍建設上的痛點堵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培養(yang) 引進創新型科技人才、領軍(jun) 人才、創新團隊和應用型人才,並通過政策保障、經費扶持等方麵措施持續營造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
在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宇保靈”)實驗室內(nei) ,研發平台總監李劼博士帶領著團隊正加緊研發治療牛主要致病菌的長效核酸製劑。李劼曾在全球獸(shou) 醫學科排名第二的康奈爾大學就職,2022年他選擇歸國,入職金宇保靈。
李劼表示,選擇金宇保靈除了企業(ye) 具有較強科研硬實力以外,他更看重呼和浩特市對符合地方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的各類科技人才的重視,有創新意願、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可以享受獎補政策。
築好人才的“巢”,方能留住引進的“鳳”。內(nei) 蒙古人才高地建設布局逐步完善,人才引育成果逐步顯現。
包頭市更新引才理念,創新推出“事業(ye) 編製企業(ye) 用”引才舉(ju) 措,通過先上事業(ye) 編製再到企業(ye) 服務的引才方式,讓人才吃下安身立業(ye) “定心丸”。發布包頭“人才政策包550”,為(wei) 人才和用人單位提供集成化、係統化、便捷化的人才政策服務的同時,把每年8月23日設立為(wei) “包頭科技創新日”、所在周設立為(wei) “人才周”,以城市的名義(yi) 向為(wei) 包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英才致敬。
赤峰市全麵開展“文明紅山 青春赤峰”主題人才推介係列活動,赴知名高校開展人才引進、對接校地合作。依托“赤子峰會(hui) ”品牌,建立赤子人才庫,吸納了工業(ye) 、農(nong) 業(ye) 、水利、商貿、流通等領域在外赤峰籍高層次人才,聘請商會(hui) 負責人、行業(ye) 精英等高層次人才擔任“招商引智聚才”大使,推動招商引資與(yu) 招才引智雙融入、雙促進。
鄂爾多斯市規劃建設了西北地區最大的人才科創中心,設有“一站式”綜合服務大廳、頂尖人才團隊工作站、成果轉化平台、人力資源孵化基地、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基地、青年創客夢工廠等21個(ge) 生產(chan) 生活服務區,可滿足70餘(yu) 家企業(ye) 、1300餘(yu) 名高層次人才同時辦公的需求,是集優(you) 勢環境和優(you) 秀人才於(yu) 一體(ti) 的暖城智“匯”高地。
越來越多的人才與(yu) 內(nei) 蒙古發展同頻共振,乘著深入貫徹《意見》精神的“東(dong) 風”,內(nei) 蒙古全力掀起招才引智新攻勢,人才優(you) 勢必將持續轉化為(wei) 創新優(you) 勢、競爭(zheng) 優(you) 勢和發展優(you) 勢。(記者 宋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