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12345派單辦理多了好幫手
本報記者 任珊
從(cong) 今年開始,住在建外街道永安裏社區鐵路宿舍的呂桂榮有了一個(ge) 新的身份——社區協理員。包括她在內(nei) ,建外街道組建了一支約100人的協理員隊伍,覆蓋轄區12個(ge) 小區。協理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參與(yu) 接訴即辦工作,協助社區處理熱線訴求。
協理員呂桂榮上崗沒多久,就和社區一起解決(jue) 了亂(luan) 停車的問題。
鐵路宿舍的停車亂(luan) 象,曾一度成為(wei) 訴求熱點。“這個(ge) 小區建於(yu) 上世紀80年代,沒有物業(ye) ,大門也沒人看,我們(men) 又鄰近建外商業(ye) 區,白天很多時候停滿了車,碰到個(ge) 緊急情況,外麵的車都進不來。”永安裏社區書(shu) 記梅誌華介紹,最多的時候,一個(ge) 月能接到十餘(yu) 起類似訴求。
協理員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想辦法,大家一合計,決(jue) 定關(guan) 上一半的鐵門。“如果大門隻開一半,外麵車就進不來了。咱再給本小區司機配上鑰匙,平時進出自己打開那扇關(guan) 上的門,也不耽誤停車。”呂桂榮說。
方案定了,上鎖配鑰匙的錢怎麽(me) 解決(jue) ,也需要協商。“我去給大夥(huo) 兒(er) 做工作。”呂桂榮又挨家挨戶做起宣傳(chuan) 解釋工作,“您看,咱把大門鎖上一半,鑰匙您裝著,您停車更方便了,不愁沒車位,咱小區也更安全了。”居民們(men) 也很痛快,12戶居民自掏腰包解決(jue) 了上鎖的問題。呂桂榮和社區工作人員還在大門上張貼了溫馨提示:“司機進出請落鎖”,她和其他協理員手上也拿著鑰匙,“如果小區有個(ge) 突發狀況,聯係我們(men) ,隨時給開門。”
協理員中,除了有社區的熱心居民,還有法律專(zhuan) 家、心理專(zhuan) 家等專(zhuan) 業(ye) 人士。在永安裏社區,來自理道律師事務所的史記律師和同事們(men) 對居民之間解不開的訴求、潛在的涉法涉訴糾紛,現場普法,麵對麵解釋,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前不久,小區一樓棟發生下水管道堵塞,樓上樓下住戶為(wei) 賠償(chang) 發生爭(zheng) 議。社區幹部請史記律師來幫忙化解。
“我們(men) 家地板、牆麵都被淹了,反正樓上得賠我。”3樓的居民先訴苦。原來,由於(yu) 5樓居民家裏用水問題,導致樓下兩(liang) 層居民都受淹。4樓的也覺得自己冤,“我們(men) 家的地板也淹了不少,誰來賠我?”
“下水管道漏水的,需要根據漏水原因確定責任承擔。”史記一邊安慰居民,一邊從(cong) 管道入手,給出專(zhuan) 業(ye) 解釋,“漏水的主要原因是5樓的洗衣機零件堵在了4層和5層接口的管道中。該管道屬於(yu) 公共給水管道,屬於(yu) 4、5層業(ye) 主所有,因共有物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根據過錯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聽史記說完,4樓的居民語氣不再強硬,“我還是希望少賠點,雖然問題出在我們(men) 這一層,但也沒想到會(hui) 這樣。”5樓居民也做出了讓步,“我家多賠點吧,一共6000元,我們(men) 賠3500,4樓賠2500。”4樓居民也樂(le) 於(yu) 接受這樣的結果。不到2個(ge) 小時,一場協調會(hui) 圓滿解決(jue) 。
“社區裏有了這樣的法律智囊團,能夠把矛盾在激化前化解,也能引導居民正確維權。”建外街道市民訴求處置中心主任金春行說,“很多時候,協理員發揮了‘連心橋’的作用,有了他們(men) ,遇事好商量。”
如今,在建外街道,協理員協助辦理的熱線訴求大約占到社區承辦熱線派單的20%。協理員的加入,形成了街道、社區、居民齊參與(yu) 、共治理的管理機製,12345熱線訴求辦理提質增效,基層接訴即辦機製也更加完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