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持續整治破壞營商環境問題 推動局部治理向全域共治轉變
“‘新官不理舊賬’,在工程建設、項目推進、招商引資中對合法承諾、合同協議不履行,對規劃、決(jue) 定不落實,對曆史遺留事項不解決(jue) ,對生效法律文書(shu) 不執行等問題”“違規設定中介服務事項,將職責範圍內(nei) 的工作轉移或委托給市場中介機構,變相指定中介機構搞壟斷服務,以及工作人員默許、縱容、勾結‘黃牛’和‘黑中介’等問題”……近日,為(wei) 加強對全省各級各部門及其公職人員優(you) 化營商環境履職情況的監督,山西省紀委監委公布舉(ju) 報熱線,受理損害營商環境問題反映,並明確十方麵受理問題範圍。
據了解,今年2月至3月,山西省紀委監委組成16個(ge) 專(zhuan) 項檢查組和1個(ge) 專(zhuan) 題調研組,對全省11個(ge) 市、省轉型綜改示範區,以及納入全省優(you) 化營商環境考核對象的39個(ge) 省直部門開展優(you) 化營商環境專(zhuan) 項檢查,發現問題1543個(ge) 、問題線索76條,並針對檢查中發現的重點問題,督促有關(guan) 單位形成21份專(zhuan) 題報告。
“專(zhuan) 項檢查結束後,我們(men) 到各市和省直單位進行現場反饋,並召開專(zhuan) 項檢查發現問題推進整改部署會(hui) ,向各監督檢查室與(yu) 案件監督管理室移交有關(guan) 問題和線索。”山西省紀委監委有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介紹。為(wei) 有力推動問題整改,該省紀委監委緊盯整改強化監督,製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確了監督重點、監督措施、責任部門、監督成效評估等具體(ti) 要求。
根據工作方案,山西省紀委監委建立問題整改監督台賬,嚴(yan) 格實施台賬管理,跟蹤監督對賬銷號,形成建賬、對賬、督賬、報賬、核賬、銷賬監督閉環。同時,通過“月報告、季調度”工作機製,緊盯責任落實、措施落地、整改進度、整改成效等情況,全程監督跟蹤問效,從(cong) 嚴(yan) 審核整改方案,綜合研判整改情況,嚴(yan) 格驗收整改結果,全麵複盤整改成效,以真督實督推動整改責任單位交真賬、交實賬。
據悉,山西省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誌領辦督辦26項重點事項監督整改任務,推動解決(jue) 部分審批事項未進政務大廳、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更新不及時等一批堵點難點問題。截至目前,針對省級優(you) 化營商環境專(zhuan) 項檢查已監督推動完成整改問題1498個(ge) ,推動建立完善相關(guan) 製度868項,切實將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治理效能。
山西省紀檢監察機關(guan) 把查辦案件、共享成果、促進治理有效貫通,既緊盯問題精準監督,推動問題整改清倉(cang) 見底,又舉(ju) 一反三係統施治,推動整改成效鞏固拓展,持續放大整改效能,優(you) 化營商環境。為(wei) 更好發揮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促治促建作用,山西省紀委監委陸續通報了兩(liang) 批13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山西省紀檢監察機關(guan) 堅持“一域經驗、全省共鑒”,在專(zhuan) 項檢查中及時總結推廣運城以整治“吃拿卡要”小切口助力營商環境轉變、大同開展審批事項隱性壁壘專(zhuan) 項清理等有效做法和典型經驗,推動局部治理向全域共治轉變。
今年以來,運城市紀委監委以整治“吃拿卡要”為(wei) 切口,靶向發力、縱深推進。該市紀委監委通過“百行千企萬(wan) 民大調查”問卷、案件分析“回頭看”,提煉30種“吃拿卡要”突出表現,並組建5個(ge) 專(zhuan) 項監督檢查組,同時舉(ju) 辦專(zhuan) 場電視問政,公開曝光隨意伸手、巧立名目等行業(ye) 亂(luan) 象,倒逼相關(guan) 職能部門立行立改、全麵整改。為(wei) 檢驗工作成效,運城市紀委監委開展“優(you) 化營商環境辦實事”活動,督促52家單位限期辦結實事92件。大同市紀委監委進一步深化拓展清理隱性壁壘規範審批事項優(you) 化營商環境專(zhuan) 項行動成果,督促相關(guan) 部門對專(zhuan) 項行動工作中的具體(ti) 措施、方法、機製、模式進行歸納、提煉,製定《大同市優(you) 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辦法》。
山西省紀委監委堅持上下聯動,各市紀委監委、省紀委監委相關(guan) 派駐紀檢監察組同步開展優(you) 化營商環境專(zhuan) 項檢查,形成了營商環境建設全省“一盤棋”格局。山西省紀委監委有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將進一步聚焦經營主體(ti) 普遍關(guan) 注、反映強烈和反複出現的破壞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加大明察暗訪、督導問責、案件查辦、通報曝光力度,以強有力政治監督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李靈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