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縣: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 構建鄉村振興“幸福路”
群山環繞的保定市易縣安格莊鄉(xiang) 安格莊村,河水潺潺,古韻綿綿,一條高標準的鄉(xiang) 村公路穿村而過。
“我們(men) 村是典型的山區村,門口的這條路沒有修好前,交通不便。到保定直線距離80公裏,開車卻要走2個(ge) 多小時。”易縣安格莊村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安丙武說,“現在路修好了,一下子就通達了,村民外出方便了,外地過來休閑旅遊的遊客更多了。”
從(cong) “出行難”變“出行通”,再到“出行暢”,安丙武所說的這條路是龍西公路,全長30公裏,建設標準為(wei) 二級公路,路麵寬7—9.5米,工程建設投資約4.3億(yi) 元,於(yu) 2016年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全線貫通。
服務群眾(zhong) 交通惠民
易縣交通運輸局積極推動城鄉(xiang) 客運一體(ti) 化發展,初步建成城鄉(xiang) 公交、旅遊專(zhuan) 線公交、農(nong) 村客運班線互為(wei) 補充的客運服務模式,現有客運企業(ye) 3家,運營客車124輛,農(nong) 村客運班線72條,公路沿線設有招呼牌220個(ge) ,候車亭282個(ge) ,行政村公路通達率100%。一輛輛公交車、小黃車、郵車馳騁在四通八達的公路上,連通了易縣28個(ge) 鄉(xiang) 鎮(處)469個(ge) 行政村村,打通了城鄉(xiang) 客貨運輸“最後一公裏”,為(wei) 易縣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奠定了堅實的交通基礎。
高位推動 突出成效
易縣成立了以縣委書(shu) 記、縣長為(wei) 雙組長,交通、發改、財政等部門為(wei) 成員的城鄉(xiang) 交通運輸一體(ti) 化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各方力量,不斷完善規劃、建設、用地、資金、財稅扶持等方麵的配套政策,製定《易縣農(nong) 村公路“路長製”實施方案》,明確縣、鄉(xiang) 、村三級管理責任,將各項指標任務到崗到人,設立農(nong) 村公路管理站和27個(ge) 基層公路管理所,運行經費和人員支出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形成了縣有路政員、鄉(xiang) 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chan) 、路權保護體(ti) 係。
同時,易縣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ye) 指導、部門協作、社會(hui) 參與(yu) ”的養(yang) 護工作機製,一方麵,用好上級專(zhuan) 款,做好養(yang) 護工程。河北省交通廳每年下達易縣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工程專(zhuan) 項經費165萬(wan) 元,用於(yu) 完善擋牆、邊溝、護欄等安全防護設施,以及路容路貌、路域環境治理等。另一方麵,加大資金投入,開展日常養(yang) 護。易縣通過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招標選定三家保潔公司實施農(nong) 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市場化項目,真正實現有路必養(yang) 、養(yang) 必規範,營造出道路通暢安全、路域幹淨整潔的鄉(xiang) 村道路新景。
融合發展 助推振興(xing)
冬季江河湖庫進入枯水期,正是興(xing) 修水利的好時節。12月8日,在易縣太寧寺交通建設項目施工現場,多台大型施工機械正在緊張作業(ye) 。現場項目負責人介紹,太寧寺路主體(ti) 工程主要將原先的水泥路升級到瀝青路,項目將在12月中旬完工,預計明年4月份建成通車。這條路是進出該村的主要交通通道,對村裏的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促進鄉(xiang) 村旅遊,增加農(nong) 民收入,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易縣緊緊圍繞“農(nong) 村公路+”模式,將“公路+產(chan) 業(ye) ”“公路+文化”“公路+生態”深度融合,不斷完善服務設施、拓展服務功能,開通運營了9條旅遊客運專(zhuan) 線,從(cong) 縣城出發可以直接通往清西陵、狼牙山等50餘(yu) 個(ge) 旅遊景點,方便遊客集散的同時,也讓易縣成為(wei) “這麽(me) 近、那麽(me) 美,周末到河北”的旅遊目的地。(唐豔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