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麵積提單產 我國大豆產量連續兩年創新高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李棟)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力擴種大豆油料。今年以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會(hui) 同各地區各有關(guan) 部門深入推進國家大豆和油料產(chan) 能提升工程,製定“擴大豆、擴油料、提單產(chan) 、提品質”目標,將大豆、油料生產(chan) 目標納入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考核內(nei) 容,攻堅克難擴麵積,千方百計提單產(chan) 。2023年大豆和油料作物麵積達到3.5億(yi) 畝(mu) 以上,大豆產(chan) 量達2084萬(wan) 噸,連續2年創新高。
國家統計局農(nong) 村司司長王貴榮解讀今年糧食生產(chan) 情況時表示,2023年,國家出台穩定大豆生產(chan) 一攬子支持政策,提高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加大金融信貸支持,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引導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種植大豆,穩定了大豆種植規模。
數據顯示:2023年大豆種植麵積達1.57億(yi) 畝(mu) ,同比增345.1萬(wan) 畝(mu) 。其中高油高產(chan) 大豆麵積2000多萬(wan) 畝(mu) ,同比增500萬(wan) 畝(mu) 左右。油料麵積邁上2億(yi) 畝(mu) 台階,實現連續5年增加。
其中,油菜籽麵積1.1億(yi) 畝(mu) 以上,增加700多萬(wan) 畝(mu) ,創曆史新高。帶狀複合種植穩步推進,在17個(ge) 省1354個(ge) 縣開展試點,參與(yu) 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增加到12萬(wan) 多個(ge) ,共完成2016萬(wan) 畝(mu) ,比上年增加509萬(wan) 畝(mu) 。此外,花生、油葵等油料作物保持穩定發展態勢,油茶擴種474萬(wan) 畝(mu) ,改造463萬(wan) 畝(mu) 。
在產(chan) 量方麵,大豆產(chan) 量連續2年創新高。2023年產(chan) 量相比上年增加56萬(wan) 噸,連續2年超2000萬(wan) 噸,高油高產(chan) 大豆增加較多。
其中,2016萬(wan) 畝(mu) 帶狀複合種植在保持玉米基本不減產(chan) 的同時,大豆畝(mu) 均產(chan) 量84公斤,比上年增5公斤,貢獻產(chan) 量160多萬(wan) 噸。油料產(chan) 量五連增,油菜籽、花生、油葵等油料作物總產(chan) 量超過3700萬(wan) 噸,比上年增近100萬(wan) 噸。其中,油菜籽產(chan) 量超過1500萬(wan) 噸、連續7年增產(chan) 。
大豆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效果明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3年啟動實施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製定印發大豆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三年行動工作方案,聚焦100個(ge) 大豆主產(chan) 縣,重點推廣耐密品種、高性能播種機,集成配套高產(chan) 栽培技術,整建製推進單產(chan) 提升。
“據調度,100個(ge) 整建製推進縣大豆畝(mu) 均密度增加1375株,畝(mu) 產(chan) 提高19.9公斤,對推進縣的增產(chan) 貢獻率超過70%,帶動全國大豆畝(mu) 產(chan) 達到132.7公斤,同比提高0.7公斤,為(wei) 曆史最高水平。”該負責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