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大山深處的“綠色佳話”——南京林業大學專家團以科技助力黔北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12-18 09:5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光明日報通訊員 諶紅桃 農(nong) 春仕

  “多虧(kui) 了南林大的專(zhuan) 家,我家的竹筍產(chan) 量增長了3倍,年收入能有30多萬(wan) 元嘞!”前不久,貴州省遵義(yi) 市桐梓縣高山村村民金孝方的一番話道出了當地農(nong) 戶的心聲。多年來,南林大專(zhuan) 家紮根黔北山區,下“竹”功夫,做“竹”文章,讓當地百姓在綠山包裏“鼓腰包”。

  今年4月,南京林業(ye) 大學林下經濟研究院落戶桐梓縣。這是該校以科技助力黔北山區竹產(chan) 業(ye) 發展,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大舉(ju) 措。

  實際上,南京林業(ye) 大學與(yu) 貴州結緣已久。早在2005年,南林大承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實施點就布局在貴州烏(wu) 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區的赤水市。此後,“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和“十三五”國家重大專(zhuan) 項項目相繼落戶黔北國家級貧困縣正安縣和桐梓縣。

  來到黔北山區,南林大專(zhuan) 家開出一張張精準“藥方”,《赤水市竹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桐梓縣100萬(wan) 畝(mu) 方竹產(chan) 業(ye) 發展實施方案》《方竹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19-2030)》等相繼出爐,助力當地竹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

  2017年,南林大分別與(yu) 正安、桐梓兩(liang) 縣簽訂了方竹開發利用研發項目協議,實行“公司+貧困戶+科技”模式,在方竹新品種、竹林培育、竹產(chan) 品科技成果的推廣和轉化、人才培養(yang) 與(yu) 實踐等方麵,校地攜手共同推進,分別建立50萬(wan) 畝(mu) 、100萬(wan) 畝(mu) 方竹新品種及良種繁育基地,打造現代育竹科技示範園,聯合申報科研項目和科技成果,最終實現生態環境優(you) 美,竹產(chan) 業(ye) 鏈“優(you) 質、高產(chan) 、高效”美好願景。

  “每年南林大的教授都會(hui) 教我怎麽(me) 育苗、怎麽(me) 留筍、怎麽(me) 砍竹子,這讓我有底氣承包了400畝(mu) 林地。”金孝方說。

  僅(jin) 在桐梓縣,像金孝方這樣得到專(zhuan) 家手把手指導的種植大戶就有180餘(yu) 家。據了解,南林大竹類研究所教授丁雨龍帶領團隊組成“農(nong) 技拜年專(zhuan) 家團”,每年要往返桐梓、正安等方竹資源豐(feng) 富的縣10多次。

  如何調動農(nong) 戶的種植積極性?專(zhuan) 家團在各個(ge) 鄉(xiang) 都建起了示範林。農(nong) 戶們(men) 親(qin) 眼看到專(zhuan) 家種的竹子不僅(jin) 產(chan) 筍期縮短了,產(chan) 量也有大幅提升。“原來種竹子這麽(me) 來錢!”山裏的農(nong) 戶們(men) 豎起大拇指,紛紛種下了致富林。

  竹筍產(chan) 量上去了,還要增加附加值,打造竹筍產(chan) 業(ye) 鏈是關(guan) 鍵。南林大專(zhuan) 家團給當地支招:以“龍頭企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組織方式,鼓勵農(nong) 民以土地資源入股,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種植竹林,龍頭企業(ye) 投資造林並統購統銷全縣方竹筍,企業(ye) 賺錢了,再投資基礎建設。

  不僅(jin) 百姓要富起來,鄉(xiang) 村也要美起來。黔北地處高原,南林大專(zhuan) 家團結合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創新構建“上闊下竹複合係統”,治理石漠化地貌,指導當地百姓在石漠化或潛在石漠化山林上新造竹林。桐梓縣2016年至2020年新造方竹林58萬(wan) 畝(mu) (含潛在石漠化麵積16萬(wan) 畝(mu) ),現有方竹林每年涵養(yang) 水源2.84億(yi) 立方米,年固碳量可達84.88萬(wan) 噸,潛在的碳匯估值能達到每年4500萬(wan) 元,極大降低了水土流失量,保護了生態環境。

  “南林大鼓勵專(zhuan) 家不斷推動科技成果與(yu) 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精準對接,探索出一條‘政產(chan) 學研用’五位一體(ti) 科技幫扶模式,在科技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上持續貢獻智慧和力量。”南林大黨(dang) 委書(shu) 記趙茂程說。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18日 08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