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交易為京畿大地添動能
人民網石家莊11月9日電 11月8日,從(cong) 國家電網公司獲悉,隨著冀北清潔能源基地今年最後一筆綠電交易完成,該基地全年綠電交易量達193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了一倍多。前三季度交易規模約占國家電網經營區交易規模的35%,占全國規模的29%,居全國首位。相當於(yu) 節約標準煤629.67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37.13萬(wan) 噸。
綠色是實現雙碳目標與(yu) 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綠電市場是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重要力量。今年以來,國網冀北電力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加快推進新型電力係統建設,精準發力、持續完善規模化綠電市場運營體(ti) 係。
積極推動綠電入市 釋放交易市場活力
11月8日,張北華潤筆架山風電場完成了今年的最後一筆交易,交易電量達339.4萬(wan) 千瓦時。該場站年度參與(yu) 綠電交易電量達6412.1萬(wan) 千瓦時,同比提升了2488.6萬(wan) 千瓦時。
今年,冀北電力交易中心結合經營主體(ti) 綠色電力生產(chan) 消費需求,在冬奧綠電交易與(yu) 認證的引領示範下,優(you) 化交易組織時序,優(you) 先組織年度、月度綠電分時段交易,簡化業(ye) 務流程,市場準入、交易組織與(yu) 結算全流程線上辦理、緊密銜接。
在保障居民農(nong) 業(ye) 用電的基礎上,冀北電力交易中心推動新能源場站剩餘(yu) 電量全部進入市場,最大市場交易比例可達60%。此外,冀北電力交易中心針對部分新能源場站配裝調相機後,綠電發電能力提升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研究測算,向省發改委建議將交易上限調整為(wei) 原上限的1.3倍,推動綠電市場供給進一步增長,讓綠電市場供給更好服務擴大消費需求。
“1至10月份,得益於(yu) 增加了調相機,從(cong) 發電側(ce) 增發了新能源電能815萬(wan) 千瓦時。在此基礎上,按照上限,我們(men) 華潤筆架山風電場今年入市交易電量增長了428萬(wan) 千瓦時,同比增長15%。”華潤筆架山風電場場站負責人程冬生說。
截至目前,冀北清潔能源基地共233家新能源發電企業(ye) 通過電力交易平台注冊(ce) 成為(wei) 合格經營主體(ti) ,同比增加15%。
服務保障綠電消費 助力低碳可持續發展
“沒想到買(mai) 綠電這麽(me) 方便,跟淘寶一樣了。”10月30日,阿裏巴巴信息科技(張北)有限公司電力交易負責人毛先生在通過電力零售商城成功買(mai) 到綠電時說。
今年,為(wei) 拓寬服務渠道,營造便捷交易環境,冀北電力交易中心在電力市場運營中融入互聯網電商思維,推出了“電商式”購電服務平台——基於(yu) e-交易APP的電力零售商城。電力零售商城為(wei) 售電公司提供套餐展示和簽約服務,也為(wei) 零售用戶提供信息查詢、篩選比價(jia) 、下單簽約等一站式服務,提高了零售用戶購買(mai) 綠電的便捷度。
近年來,規模化綠電市場運營對阿裏巴巴、騰訊等多家數據集團的服務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相關(guan) 企業(ye) 可以獲得風能、太陽能等清潔可靠的清潔能源供應,促進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轉型。同時消費綠電可獲得綠色認證,彰顯可再生能源環境權益,提升企業(ye) 經營效益和對外形象,市場交易機製有效解決(jue) 了企業(ye) 高耗能實際與(yu) 低碳轉型發展的矛盾。
國網冀北電力以綠電市場集聚資源、促進競爭(zheng) ,推動並引領了綠色電力消費。與(yu) 2022年初相比,參與(yu) 綠電交易的經營主體(ti) 從(cong) 最初的20餘(yu) 家增加至今年的694家,數量增長了30餘(yu) 倍。1-10月,冀北地區用電企業(ye) 綠電消費占比達到20%,同比提升12%,有25個(ge) 經營主體(ti) 綠電消費占比超過90%,4個(ge) 用戶實現100%綠電消費。
“大數據企業(ye) 是綠色用能大戶,企業(ye) 根據自身發展規劃,參加冀北電力交易中心組織的年度、月度以及月內(nei) 的綠電交易。交易平台應用區塊鏈技術保障綠電權益精準溯源,直觀展示每一度綠色電力的來源和去向。最後根據綠電交易結算情況劃轉權益證明。”冀北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結算處副處長薛曉強介紹說。2023年,全年通過冀北電力交易中心劃轉的綠色電力證書(shu) 超1900萬(wan) 張。
充分發揮平台優(you) 勢 支撐國家重大戰略落地
冀北地區毗鄰京津,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富集,截至今年9月底,冀北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4290萬(wan) 千瓦,新能源統調裝機占比達73%,預計“十四五”末新能源裝機將超過8000萬(wan) 千瓦,占比突破80%。
近年來,國網冀北電力建成投產(chan) 張北柔直、張北—雄安特高壓等重大工程,讓冀北清潔能源基地的新能源輸送至北京、雄安。同時,該公司以能源網架為(wei) 基礎,打通“綠電”生產(chan) 消費全環節,形成了綠電供應與(yu) 消費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努力以綠色方式滿足區域內(nei) 用電需求,助力地方經濟社會(hui) 綠色發展。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這是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前便被交口稱讚的浪漫故事,背後是冬奧綠電交易機製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國網冀北電力立足服務綠色冬奧“平台”定位,積極協助河北省發改委、華北能源監管局製定完善交易方案、交易規則,依托電力交易平台建立冬奧場館與(yu) 可再生能源市場化交易機製,為(wei) 保障北京冬奧會(hui) 全部場館100%“綠電”供應奠定了基礎。
如今,在冀北電力交易平台的“搭橋”下,冀北新能源在更大範圍發揮著作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打破行政區域限製,推動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革命,促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為(wei) 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綠色發展,國家電網公司統一組織北京、天津、冀北電網建立新能源協同消納機製,打通了冀北新能源向京津地區服務流通的機製通道,預計每年可向京津輸送新能源近200億(yi) 千瓦時。
“我們(men) 將積極發揮冀北地區新能源資源優(you) 勢,持續深化規模化新能源參與(yu) 綠電市場運營體(ti) 係建設,引導提升綠電消費占比,以市場化方式助力能源消費綠色低碳轉型。”冀北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榮富說。(李慧、金雍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