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嫁接工”接單天南海北
隆冬時節,就在多數農(nong) 民享受農(nong) 閑的時候,來自聊城莘縣的萬(wan) 餘(yu) 名“魯西嫁接工”卻在天南海北開展訂單服務,忙得不亦樂(le) 乎。
“魯西嫁接工”是莘縣立足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成功打造出的一支以農(nong) 村女性為(wei) 主力的勞務輸出品牌團隊。如今,“魯西嫁接工”不僅(jin) 成為(wei) 國內(nei) 外育苗企業(ye) 爭(zheng) 相邀請的對象,還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聯合認定為(wei) “山東(dong) 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特色勞務品牌”。“魯西嫁接工”是如何發展起來的?發展中麵臨(lin) 哪些挑戰?
手握“金剛鑽”攬來“瓷器活”
12月13日,走進位於(yu) 莘縣河店鎮的山東(dong) 豪達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甜瓜育苗棚,嫁接工程愛珍正坐在育苗架旁進行著幼苗嫁接。
她拿起一株作為(wei) 砧木的南瓜苗,用刀呈40多度角向下斜切,直接將南瓜苗生長點及其中一片子葉切掉。她又拿起一株作為(wei) 接穗的甜瓜苗,在真葉下1至1.2厘米處呈30多度角向上斜切,將甜瓜的嫩尖切下後,便將砧木與(yu) 接穗切口對接,最後用嫁接夾夾好對接處,一株南瓜與(yu) 甜瓜的嫁接苗便處理好了。
看似複雜的操作流程,程愛珍卻熟能生巧,僅(jin) 用幾秒鍾便幹淨利落地完成了。程愛珍說:“嫁接工一年四季有活幹,特別是過年前後市場訂單多,用工需求量特別大。我現在一天可以嫁接4500來株,按每株8.5分錢計件收費,差不多一天能掙380多塊錢。”
“切口的角度、大小都會(hui) 影響幼苗的後期成長。所以幼苗嫁接算得上‘瓷器活’,需要手握‘金剛鑽’的專(zhuan) 業(ye) 人士來完成。”山東(dong) 豪達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蔡目瑞表示,如今,莘縣育苗企業(ye) 的嫁接環節幾乎都會(hui) 外包給“魯西嫁接工”。
莘縣作為(wei) “中國蔬菜第一縣”,常年瓜菜複種麵積100萬(wan) 畝(mu) ,擁有日光溫室大棚30萬(wan) 座、大中小拱棚20萬(wan) 畝(mu) 。隨著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加速發展,全縣累計培育育苗企業(ye) 200餘(yu) 家,年育苗量達20億(yi) 株。
“育苗產(chan) 業(ye) 需要大量嫁接工,於(yu) 是便催生了一批技能高超、吃苦耐勞的嫁接工隊伍。”提及“魯西嫁接工”的由來,莘縣人社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孔紅霞說,“魯西嫁接工”已成為(wei) 全縣育苗產(chan) 業(ye)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前,莘縣正著力打造“魯西嫁接工”勞務品牌,通過強化品牌集聚效應,幫助嫁接工們(men) 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ye) 。
鄉(xiang) 鎮下單,學員免費上培訓課
采訪時,莘縣董杜莊鎮“魯西嫁接工”團隊隊長亢金花正帶隊在雲(yun) 南蒙自開展嫁接服務。“這次共有30名姐妹一起來雲(yun) 南,大約工作30來天。”亢金花告訴記者,當地企業(ye) 以每株9分錢的價(jia) 格支付勞務報酬,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嫁接5000株計算,他們(men) 這次“雲(yun) 南行”每人可以拿到13500元的工資。
在莘縣,像亢金花帶領的“魯西嫁接工”團隊還有很多。他們(men) 每年趕往寧夏、新疆、廈門、黑龍江等地趕訂單,足跡已遍布全國各地。
“不止在國內(nei) ,我們(men) 還到俄羅斯、新西蘭(lan) 、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育苗企業(ye) 開展過嫁接服務。”莘縣燕店鎮“魯西嫁接工”團隊隊長魏豔梅補充道。
據統計,莘縣年勞務輸出嫁接工破萬(wan) 人,每年帶動嫁接工人均創收6萬(wan) 元以上——“魯西嫁接工”已成為(wei) 一張人才就業(ye) 的“金名片”,吸引著越來越多農(nong) 民加入。
“我們(men) 的培訓課程是完全免費的。學員在鄉(xiang) 鎮報名後,由鄉(xiang) 鎮向我們(men) ‘下單’,我們(men) 根據‘訂單’提到的學員人數、培訓種類等要求安排相應的老師帶著幼苗到鄉(xiang) 鎮授課。”莘縣勞動創業(ye) 培訓學校副校長田華忠說,“隨著培訓課程不斷深入,我們(men) 也會(hui) 在課程設置上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我們(men) 在培訓嫁接的過程中,也會(hui) 講解嫁接後的殺菌、消毒、控溫等技巧,有時甚至會(hui) 延伸到作物種植、大棚管理、肥料配方等知識。學員掌握的‘高招’多了,自然更受歡迎。”
“培訓合格後,學員能就近就業(ye) 。”莘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分管行業(ye) 社會(hui) 工作的負責人張懷彪表示,莘縣將培養(yang) “魯西嫁接工”作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有力抓手,采取“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定點就業(ye) ”新模式,摸清“供給端”、打通“需求端”、做好“樞紐帶”,全力為(wei) “魯西嫁接工”就業(ye) 增收添磚加瓦。
一盤棋謀劃,促行業(ye) 良性發展
當前,“魯西嫁接工”正蓬勃發展,但如其他新生事物的發展難免經曆野蠻生長階段一樣,由民間自發組織的“魯西嫁接工”團隊,如果得不到統一管理和規範,將來也會(hui) 對“魯西嫁接工”品牌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惡性壓價(jia) 、用工混亂(luan) ,隨著市場競爭(zheng) 壓力不斷提升,諸如這樣的問題在其他行業(ye) 都曾出現過。”孔紅霞坦言,莘縣提前介入供需“通道”,組建起“魯西嫁接工”勞務品牌工作專(zhuan) 班,走訪相關(guan) 鄉(xiang) 鎮,從(cong) 各地實際出發精準匹配,打好縣內(nei) “一盤棋”。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魯西嫁接工’影響力和規模不斷擴大,也出現了部分嫁接工技能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孔紅霞說,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莘縣創新工作思路,搭建“技能比武台”,以賽帶訓提能力。“我們(men) 近期承辦的第二屆聊城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職業(ye) 技能大賽暨種苗繁育員競賽,就是全省首創的種苗嫁接領域的職業(ye) 技能大賽。”
“外出的‘魯西嫁接工’代表著品牌實力。所以,我們(men) 從(cong) 眾(zhong) 多嫁接工中精挑細選出3000餘(yu) 名優(you) 秀嫁接工,作為(wei) 首批‘魯西嫁接工’代表負責飛往外地開展嫁接服務。”莘縣縣委常委、副縣長麽(me) 光宇表示,借助“魯西嫁接工”品牌效應和紐帶作用,莘縣繼續發揮設施農(nong) 業(ye) 技術優(you) 勢,統籌農(nong) 業(ye) 、人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多個(ge) 部門以及種苗企業(ye) 、農(nong) 業(ye) 合作社、種植大戶等多種資源渠道,全力打造嫁接務工培訓輸轉一體(ti) 化機製,擦亮技術過硬、服務專(zhuan) 業(ye) 、口碑良好“魯西嫁接工”金字招牌。(孫亞(ya) 飛 張露 翟大帥)
(責編:公雪、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