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西部陸海新通道加速重慶開放“疊加效應”

發布時間:2023-12-19 10:53:00來源: 重慶日報網

  2023年

  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保持了強勁的增長態勢,同比增長8%

  到2023年末

  預計班列開行數量突破9300列 比2017年開行之初的178列增長52倍

  今年1—11月

  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三種主要運輸組織方式 共運輸16.1萬(wan) 標箱 同比增長21% 貨值245.89億(yi) 元

  其中

  重慶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輸14.5萬(wan) 標箱 同比增長26% 貨值184.59億(yi) 元

  如今

  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輻射範圍已覆蓋12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486個(ge) 港口

  (數據由記者楊駿整理)

  12月14日,一趟載有印度尼西亞(ya) 起酥油、新加坡麵粉、柬埔寨香米等貨物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抵達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這是今年第9000班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

  汽笛聲聲、車輪滾滾。2023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保持了強勁的增長態勢,同比增長8%。到2023年末,預計班列開行數量將突破9300列,比2017年開行之初的178列增長52倍。

  搶抓共建“一帶一路”機遇,開創中歐班列(渝新歐)積累下的經驗,讓重慶把目光投向南方——開辟一條“重慶鐵路港—廣西北部灣港—新加坡港”陸海聯運的新路線,實現“一帶”與(yu) “一路”無縫銜接。2017年9月26日,西部陸海新通道實現常態化運行,意味著一條提升中國西部地區與(yu) 東(dong) 盟地區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擴大中國對外開放的南向大通道正式登上曆史舞台。

  作為(wei) 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運營組織中心,重慶肩負重任的同時,也把握住了發展機遇,憑借推動通道建設,改變了不靠海、不沿邊的地緣劣勢,不僅(jin) 讓西部貨物出海,增添一條便捷高效的物流大通道,還讓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風生水起,推動重慶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前11個(ge) 月

  重慶由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輸貨物14.5萬(wan) 標箱

  10月8日,江津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一趟裝載著氯化銨、摩托車零配件等貨物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緩緩駛出,經由中老鐵路一路向南,最後抵達老撾萬(wan) 象。

  “江津是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最積極的區縣之一。”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說,自通道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後,江津就提出搶抓通道建設機遇,並借助珞璜港先天優(you) 勢,在全市率先開行了區縣班列。

  今年,江津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上表現強勁——1至11月,累計開行1075列,同比增長143.76%,共運輸53805標箱,累計運輸貨值28.8億(yi) 元,均位居全市第二。

  除了江津,九龍坡、永川、合川、巴南等區縣,也紛紛提速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上萬(wan) 馬奔騰、百舸爭(zheng) 流。

  這是重慶打造內(nei) 陸開放高地喜聞樂(le) 見的局麵。

  此前,受碼頭、鐵路等基礎設施條件製約,很多區縣都與(yu) 開放脫節,外貿相關(guan) 數據也不起眼。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出現,為(wei) 很多區縣提供了一條“開放之路”,比如秀山就開行了西部陸海新通道武陵山班列,結束了渝東(dong) 南地區沒有國際貿易班列的曆史。

  今年3月,重慶市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工作推進大會(hui) 後,各區縣深刻意識到,融入通道建設,就是搶抓重慶打造內(nei) 陸開放高地的機遇,紛紛發力開行相關(guan) 的班車班列。

  比如,綦江在今年首次開行了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老撾)跨境公鐵聯運班車,將生產(chan) 的摩托車配件出口到老撾市場;奉節也在今年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班車,將50噸臍橙出口至越南。

  今年以來,全市各區縣陸續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如今已實現了“全員”參與(yu) ,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使得重慶全域推進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氛圍日益濃厚。

  物暢其流、貨通天下。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之後,區縣產(chan) 品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

  以銅梁區為(wei) 例,該區高樓蘿卜去年初入選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中心全國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名單,卻從(cong) 未走出國門。今年6月,在重慶海關(guan) 的助力下,25噸高樓蘿卜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發往越南,這也是銅梁蘿卜首次出口。

  城口得益於(yu) 通道暢通,突破了外貿困局。今年5月,城口幹香菇首次走出深山,出口至澳大利亞(ya) ,這也是該縣5年來首筆外貿訂單。僅(jin) 兩(liang) 個(ge) 月後,該縣又實現了臘肉首次自主出口。

  西部陸海新通道助力區縣開放的同時,也讓自身建設更進一步。

  “全員”參與(yu) 下,重慶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腳步明顯加快。比如在線路拓展方麵,今年以來,重慶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上新拓展了前往緬甸的跨境鐵公聯運班列、前往越南的跨境公路班車近10條路線。如今,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輻射範圍已覆蓋12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486個(ge) 港口。

  今年1至11月,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三種主要運輸組織方式共運輸16.1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21%,貨值245.89億(yi) 元。其中,重慶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輸14.5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26%,貨值184.59億(yi) 元。

  大通道聯動大平台

  “疊加效應”讓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釋放更多動能

  中新多式聯運基地,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以下簡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在物流領域的重要成果之一,去年6月這個(ge) 基地正式投運。

  今年6月,中新多式聯運基地加入到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開行隊伍中,推出了由果園港出發,途經欽州、新加坡,最後抵達亞(ya) 丁港的新線路。

  中新多式聯運基地加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意義(yi) 重大。市中新項目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快速發展,可以深化重慶和東(dong) 盟的經貿合作,這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目標之一。

  中新多式聯運基地與(yu) 西部陸海新通道相互促進,也是大通道與(yu) 大平台聯動,提高開放水平的一項舉(ju) 措。

  通道是開放的基礎支撐,平台是開放的主要載體(ti) ,兩(liang) 者各司其職,卻也相輔相成,若合作得當,往往能發揮“1+1>2”的效果。

  重慶汽車產(chan) 業(ye) 便是一個(ge) 佐證。

  近年來,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出口需求隨之增加。為(wei) 了讓企業(ye) 更方便地出海,中新多式聯運基地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wei) 載體(ti) ,配合自身的資源稟賦,為(wei) 車企量身定製出海方案,讓更多“重慶造”汽車走向世界。

  重慶小康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發運整車及零部件超過1萬(wan) 標箱,貨值20億(yi) 元;賽力斯新能源汽車搭乘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從(cong) 重慶果園港魚嘴站駛出,最終將銷往歐洲,既節約運輸時間,也降低企業(ye) 運營成本。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比如,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推動下,中國、新加坡、泰國等國企業(ye) 成功參與(yu) 老撾萬(wan) 象物流園項目合作。該項目未來將作為(wei) 陸海新通道在老撾的重要節點,推動老撾深度融入陸海新通道建設。

  不隻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重慶還有多個(ge) 開放平台都在加速與(yu) 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釋放更多“疊加效應”,為(wei) 重慶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注入更多動力。

  兩(liang) 江新區是內(nei) 陸第一個(ge) 開發開放新區,是重慶推動內(nei) 陸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大平台。今年年初,兩(liang) 江新區首次開行了西部陸海新通道果園港“重慶造”專(zhuan) 列,把輪胎、化工品、汽車零配件等產(chan) 品,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運往歐洲和北美市場。

  今年1至8月,兩(liang) 江新區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果園港班列404班,同比增長43%,實現了常態化發運,提升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及國內(nei) 沿線省市輻射聚集帶動能力。

  今年9月,《兩(liang) 江新區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行動方案(2023—2027年)》正式出台,明確到2027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果園港班列累計發行量將突破6000班次,發運集裝箱30萬(wan) 標箱以上,帶動新區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4000億(yi) 元。

  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也是改革開放的“主陣地”,集聚了全市大部分外向型企業(ye) 。為(wei) 此,重慶海關(guan) 牽頭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15地海關(guan) ,製定49條細化措施,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關(guan) 時效性、便捷性。

  重慶海關(guan) 副關(guan) 長王忠文表示,目前,重慶進出口貨物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分別為(wei) 25.39小時、0.66小時,均優(you) 於(yu) 全國平均水平。下一步,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將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探索優(you) 化多式聯運海關(guan) 監管模式,並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與(yu) 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無縫銜接,構建內(nei) 暢外聯的多式聯運體(ti) 係。

  賦能政策機製創新

  56家金融機構組成“金聯體(ti) ”

  10月12日,果園港魚嘴站,重慶卓越實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貿易二部部長張熙在重慶港海關(guan) 為(wei) 950噸進口礦產(chan) 申報稅務。

  由於(yu) 這950噸進口礦產(chan) 是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重慶港海關(guan) 在核算貨物完稅價(jia) 格時,將這段線路的8.74萬(wan) 元運費進行了剔除。

  “這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多式聯運境內(nei) 鐵路運費扣減’首次在全國落地。”重慶海關(guan) 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原來,根據規定,進口貨物價(jia) 款中,單獨列明的運抵中國境內(nei) 輸入地點起卸後發生的運輸及其相關(guan) 費用、保險費不計入該貨物的完稅價(jia) 格。

  由於(yu) 企業(ye) 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進口貨物時,長期難以獲取單獨列明的境內(nei) 段運費單據,導致進口時無法以客觀可量化的數據申報起卸後境內(nei) 鐵路運費,政策紅利未能充分釋放。

  為(wei) 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重慶多部門、單位協作,創新推出“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多式聯運境內(nei) 鐵路運費扣減”舉(ju) 措,為(wei) 企業(ye) 境內(nei) 鐵路運費的扣減提供了可行性途徑。

  “以前的完稅價(jia) 格中包含了貨物本身價(jia) 格、全程運費、保險費和其他雜費,在新舉(ju) 措下,這批礦產(chan) 減免了11362元的稅款,這是真金白銀的實惠。”張熙說。

  上述案例,隻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為(wei) 重慶創新提供載體(ti) 的“冰山一角”。

  劉瑋介紹,今年以來,重慶借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在物流組織、通關(guan) 便利、金融賦能、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等多個(ge) 方麵探索創新,成效明顯。

  以金融賦能為(wei) 例。此前,市金融監管局會(hui) 同多個(ge) 部門和金融機構對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情況和金融服務情況進行調研與(yu) 分析時發現,通道沿線省區市產(chan) 業(ye) 發展和升級帶來的融資需求較高,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金額較大。

  同時,因為(wei)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促進了中國和東(dong) 盟的貿易發展,跨境結算、跨境投融資需求也越來越大,融資需求龐大,金融供給卻略顯不足。

  為(wei) 此,重慶提出打造通道的金融服務體(ti) 係,其中重要一點就是組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金融服務聯合體(ti) (以下簡稱“金聯體(ti) ”)。今年4月,在第五屆中新金融峰會(hui) 期間,由56家金融機構組成的“金聯體(ti) ”正式成立。

  今年9月,“金聯體(ti) ”主導了一場西部陸海新通道服務“渝車出海”的經貿投資合作對接活動,邀請了汽車、摩托車整車及上下遊配套企業(ye) 28家參加。現場,印度尼西亞(ya) 3家本土汽車經銷商有意與(yu) “金聯體(ti) ”成員行合作為(wei) 渝車出海提供融資租賃服務;馬來西亞(ya) 森美蘭(lan) 工業(ye) 園有意邀請長安、賽力斯投資建廠;大馬銀行的企業(ye) 客戶亞(ya) 瑟進出口集團有意為(wei) 長安、宗申、賽力斯等提供“出海”綜合服務;泰國阿米塔科技有意與(yu) 中資車企共同研究右舵車型開發,合資設立4S店,合作生產(chan) 零配件等。

  市商務委副主任許新成認為(wei) ,西部陸海新通道不僅(jin) 能推動重慶實體(ti) 貿易的發展,也能賦能重慶的政策、機製創新,從(cong) 而進一步推動製度型開放。目前,重慶正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wei) 依托,進行一係列創新探索。比如加速重慶自貿試驗區迭代升級,開展陸上貿易規則持續創新,推動完善多式聯運單證標準規則和法律製度,探索開展基於(yu) 多式聯運“一單製”的單證、金融、保險服務等。

  同時,重慶還將創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特色進出口數字貿易平台,推動建立數據存儲(chu) 、處理和傳(chuan) 輸統一標準,培育數字經貿規則創新能力。此外,重慶將聚焦通道物流和產(chan) 業(ye) 開放,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重慶辨識度的製度創新成果,賦能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

  本報首席記者 楊駿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