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綠色”轉型
陝汽是陝西省汽車產(chan) 業(ye) 鏈上的龍頭企業(ye) ,對產(chan) 業(ye) 發展有著強勁的帶動力,因其強大的創新能力、製造實力、市場開拓力,在行業(ye) 內(nei) 有著舉(ju) 足輕重的地位。近日,本報記者和陝西廣電融媒體(ti) 集團(台)記者走進陝汽,通過采訪企業(ye) 抓創新、研新品、拓市場,加速向“綠色”轉型的具體(ti) 實踐,講述企業(ye) 打造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
本報記者 沈謙 陝西廣電融媒體(ti) 集團(台)記者 薑悅 羅誌遠
11月25日,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汽)的海外品牌(SHACMAN)全球合作夥(huo) 伴大會(hui) (中東(dong) 非洲)在迪拜舉(ju) 辦。陝汽以及產(chan) 業(ye) 鏈上企業(ye) 代表與(yu) 來自中東(dong) 和非洲的客戶齊聚一堂,就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交流溝通。該大會(hui) 是陝汽與(yu) 全球合作夥(huo) 伴彼此了解、深入交流的平台,也是陝汽尋求品牌全球化的重要路徑。陝汽卡車越來越得到國際市場認可,得益於(yu) 陝汽以技術創新為(wei) 引領,堅持走節能、高效的道路,加速向“綠色”轉型。
據介紹,今年前11月,陝汽銷售各類卡車約14.9萬(wan) 輛,同比增長41%;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為(wei) 16.4%,同比上升了0.2個(ge) 百分點,繼續保持國內(nei) 第三位;出口各類車輛5.2萬(wan) 輛,同比增長69%。
技術創新加速向“綠色”轉型
陝汽作為(wei) 陝西省新能源卡車產(chan) 業(ye) 鏈龍頭企業(ye) ,近年來積極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不斷推進產(chan) 業(ye) 鏈快速壯大。陝汽研製的清潔能源卡車(含重卡、中卡、輕卡)在短短十幾年時間內(nei) ,曆經天然氣車、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等幾個(ge) 階段,且都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陝汽新能源業(ye) 務推進辦公室副主任王華棟告訴記者,這幾年,陝汽新能源卡車產(chan) 銷量呈現飛躍式增長。2021年陝汽新能源卡車銷量為(wei) 200多輛,2022年銷量為(wei) 2000多輛,2023年銷量有望實現4000多輛,預計2024年銷量可達到8000輛。
12月13日,記者走進陝汽汽車工程研究院新能源汽車研究所。該研究所副所長周兵兵告訴記者,陝汽非常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早在2010年前後就開始了純電動卡車的開發,並於(yu) 2015年專(zhuan) 門設立了新能源汽車研究所。目前,研究所有70多位工程師,已開發了50多款純電動卡車,研製的純電動卡車已成為(wei) 陝汽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的主力。
馬佳是新能源汽車研究所的工程師,進入陝汽已經6年了。6年間,他從(cong) 一名剛畢業(ye) 的大學生成長為(wei) 一名新能源汽車研發工程師。9月初,為(wei) 了配合新產(chan) 品開發,他前往河北邯鄲、唐山等市調研純電動重卡的市場情況,通過調研,發現當下民間資本投資充電樁的熱情高漲。這更加堅定了馬佳研發純電動卡車的信心,也找到了市場方向。
針對新能源汽車技術日新月異的勢頭,陝汽決(jue) 心打造一個(ge) 集研發創新、技術孵化、產(chan) 業(ye) 投資於(yu) 一體(ti) 的創新聯合體(ti) 。2021年,陝汽成立了德創未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創未來),專(zhuan) 注於(yu) 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與(yu) 突破,其中氫燃料電池卡車是重點研發方向。德創未來成立後,已累計吸納了近300名高級專(zhuan) 業(ye) 人才的加盟,其中博士占比5%,碩士占比40%,高級工程師占比20%以上,初步組建了一支開放、創新、靈活、高效的創業(ye) 團隊。
德創未來下屬動力底盤研究所所長王東(dong) 斌介紹,氫燃料電池卡車具有清潔環保的特點,工作原理是將氫氣轉化為(wei) 電能,通過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產(chan) 生動力。德創未來已累計自主研製了60多款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今年以來已有上千個(ge) 新能源汽車訂單,客戶分布於(yu) 陝、魯、豫、津、滬等地。下一步,德創未來將繼續圍繞新能源車“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輕量化”開展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科技孵化、產(chan) 業(ye) 聚集等工作。預計到2026年,德創未來可實現年營業(ye) 收入50億(yi) 元。
智能化推進“綠色”製造
近年來,陝汽純電動重卡和氫燃料電池卡車的研製都走在了全國前列,但是陝汽總裝廠原有的生產(chan) 線無法裝配新能源卡車。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陝汽於(yu) 2020年10月開工建設新能源重卡基地。該基地於(yu) 2022年4月實現首車下線。企業(ye) 將借助智能化生產(chan) ,讓創新鏈更好地延伸。
記者在陝汽新能源重卡基地總裝廠車間看到,該車間由柔性智能重載AGV裝配線、空中EMS全自動零部件輸送線、智能化立體(ti) 庫構成。生產(chan) 線采用智能擰緊、集中加注等數字化生產(chan) 裝備,精度高、操作柔性好。裝配一輛重卡,陝汽原有生產(chan) 線需6分鍾,陝汽新能源重卡基地總裝生產(chan) 線需4.8分鍾。
陝汽新能源重卡基地總裝廠既能生產(chan) 傳(chuan) 統燃料卡車,也能生產(chan) 純電動卡車,還能生產(chan) 天然氣卡車和氫燃料電池卡車。該總裝廠聚焦卡車行業(ye) 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發展趨勢,其生產(chan) 線采用全新的工藝模式,自動化程度達到國內(nei) 領先水平。
陝西法士特汽車傳(chuan) 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法士特)作為(wei) 陝汽在省內(nei) 的重要部件配套企業(ye) ,在智能化生產(chan) 方麵也快速推進。
2022年9月30日,法士特高智新公司智能工廠正式投產(chan) 。信息化、智能化的生產(chan) 手段,讓研發與(yu) “智造”無縫對接。
在法士特高智新公司智能工廠巨大的廠房內(nei) ,幾乎看不到工人,忙碌的工業(ye) 機器人和高速運轉的數控機床成為(wei) 工廠的主角。該工廠按照“透明、綠色、數字、智能、黑燈、精益”打造智慧工廠,打破了傳(chuan) 統生產(chan) 製造模式,成功應用“數字孿生、黑燈生產(chan) 、萬(wan) 物互聯、智能決(jue) 策、綠色製造、數據閉環”六大核心技術,全方位打造汽車傳(chuan) 動領域智能製造新模式,建設高效率、高質量、節能環保的智能化標杆工廠,生產(chan) 效率提高7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14%,人均產(chan) 值提高5倍多。新工廠全麵投產(chan) 後可實現年產(chan) 自動變速器20萬(wan) 台,年產(chan) 值60億(yi) 元以上。
引領產(chan) 業(ye) 鏈整體(ti) 轉型
在整車龍頭企業(ye) 陝汽的帶動下,陝西卡車產(chan) 業(ye) 已形成了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特別是變速器、發動機、車橋、電機等主要部件,在省內(nei) 都有生產(chan) 企業(ye) 。隨著新能源卡車在市場逐漸“升溫”,該產(chan) 業(ye) 鏈上的配套企業(ye) 紛紛加快向“綠色”轉型。
作為(wei) 國內(nei) 最大的重型變速器供應商,法士特在傳(chuan) 統動力卡車變速器市場占據著絕對優(you) 勢。麵向新能源時代,法士特也開始了產(chan) 業(ye) 鏈的延伸。
對於(yu) 新能源卡車市場的發展,法士特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當前,卡車行業(ye) 正加快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這為(wei) 變速器產(chan) 業(ye) 帶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法士特將加快結構調整,尋找發展新機遇,不斷加快企業(ye) 數字化、智能化、國際化、多元化發展步伐,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將自身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新能源卡車電驅動係統供應商。
根據新能源卡車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法士特堅持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雙技術發展路線,定製研發出純電動變速器和混合動力變速器等係列新能源產(chan) 品。目前,法士特新能源產(chan) 品已實現重卡、中卡、輕卡以及客車礦用車等商用車領域的全覆蓋,新能源電驅動產(chan) 品已經配套國內(nei) 主流整車企業(ye) 。
陝西省汽車產(chan) 業(ye) 鏈上的西安智德汽車電子控製係統有限公司,近年來通過堅持不懈地創新研發,開發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純電動卡車電驅係統(相當於(yu) 柴油重卡的發動機)。其各項技術指標行業(ye) 領先,產(chan) 品已配套陝汽生產(chan) 的高端純電動卡車。
產(chan) 業(ye) 鏈上另一家企業(ye) 漢德車橋近年來也積極致力於(yu) 新能源車橋的研究和開發,已開發出全係列新能源車橋。漢德新能源車橋采用創新設計思維,具備高度集成化的特點,即通過“電機+驅動橋”的集成化設計,使車橋自成動力總成,從(cong) 而便於(yu) 整車布置。電機驅動橋相對於(yu) “電機+傳(chuan) 動軸+驅動橋”的傳(chuan) 統方案,重量降低20%以上。目前,漢德車橋研製的新能源車橋市場保有量超萬(wan) 台。
陝西省新能源汽車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優(you) 勢,吸引了創新團隊來陝創業(ye) 。西安清泰科新能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專(zhuan) 注於(yu) 研發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產(chan) 品,是一家由清華大學畢業(ye) 生團隊組建的高技術企業(ye) 。在陝創業(ye) 5年來,企業(ye) 陸續與(yu) 吉利、陝汽、長安汽車等企業(ye) 合作,目前已完成產(chan) 品研發和裝車驗證,預計明年量產(chan) ,有望實現3億(yi) 元的銷售額。
專(zhuan) 家預測,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卡車產(chan) 量將達到20萬(wan) 輛左右,占國內(nei) 市場卡車年產(chan) 量的20%。新能源重卡蘊藏的市場潛力被廣泛看好。借助產(chan) 業(ye) 鏈的打造、龍頭企業(ye) 的帶動和率先向“綠色”轉型,陝西省在新能源卡車領域已提前布局,產(chan) 業(ye) 鏈和創新鏈正在深度融合,隨著創新活力不斷釋放,將助力陝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沈謙 薑悅 羅誌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