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呼倫貝爾東北抗聯紀念館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發布時間:2023-12-20 09:51: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12月10日,在呼倫(lun) 貝爾東(dong) 北抗聯紀念館內(nei) ,入黨(dang) 兩(liang) 年的阿榮旗融媒體(ti) 中心工作人員張玉凝視著布滿曆史印記的照片內(nei) 心久久無法平靜。這些瞻仰過多次的照片,每次依舊能打動她。

  “緬懷英烈,不僅(jin) 是對往昔歲月的追憶與(yu) 懷念,更是對人生價(jia) 值的思索和感悟。我們(men) 敬仰這些為(wei) 革命理想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我們(men) 更應該珍愛和平,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而不懈奮鬥。”一位年輕的黨(dang) 員告訴記者。

  在呼倫(lun) 貝爾市阿榮旗,每年來呼倫(lun) 貝爾東(dong) 北抗聯紀念館參觀的群眾(zhong) 不計其數。東(dong) 北抗聯的革命故事,是阿榮旗寶貴的紅色記憶。穿越80餘(yu) 年的曆史長河,革命先輩們(men) 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曆曆在目。

  1939年底至1942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東(dong) 北抗日聯軍(jun) 第三路軍(jun) 第三、九支隊曆經磨難,深入呼倫(lun) 貝爾腹地,與(yu) 日本侵略者在深山野林、冰天雪地裏進行殊死搏鬥,開辟了阿榮旗革命遊擊區。東(dong) 北抗日聯軍(jun) 在阿榮旗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燃起了抗日鬥爭(zheng) 烽火,牽製了日軍(jun) 兵力,有力地配合了呼倫(lun) 貝爾與(yu) 全國抗戰。

  麵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殘酷的鬥爭(zheng) 環境,呼倫(lun) 貝爾雪原、興(xing) 安之巔湧現出一大批抗日英雄。抗聯六軍(jun) 參謀長馮(feng) 治綱、三支隊政委高禹民等革命烈士,為(wei) 了民族解放事業(ye) 長眠在這裏。

  為(wei) 紀念在阿榮旗地區戰鬥犧牲的抗聯英雄,2006年9月,阿榮旗修建了抗聯英雄園。占地麵積47萬(wan) 平方米的阿榮旗抗聯英雄園裏綠樹掩映,16座大小雕塑和6座涼亭環繞著中心的呼倫(lun) 貝爾東(dong) 北抗聯紀念館。

  作為(wei) 自治區唯一、以抗聯題材為(wei) 主的大型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呼倫(lun) 貝爾東(dong) 北抗聯紀念館展出史實照片420幅、抗戰時期文物220件,綜合運用照片、文物、繪畫、雕塑、大型場景再現以及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東(dong) 北抗聯在呼倫(lun) 貝爾地區與(yu) 日軍(jun) 進行艱苦卓絕的征戰史實,把革命先烈堅定的革命信念、不屈不撓的革命意誌、崇高的愛國主義(yi) 精神、氣壯山河的革命事跡展現得淋漓盡致。

  為(wei) 大力弘揚東(dong) 北抗聯精神,近年來阿榮旗充分發揮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作用,開展社會(hui) 教育活動,傳(chuan) 播“紅色文化”。以重走抗聯路為(wei) 主題的紅色旅遊線路,通過講解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教唱紅歌等活動,緬懷革命先烈,豐(feng) 富和滿足了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了群眾(zhong) 的曆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同時,通過“五個(ge) 一”,即演一段紅色經典、唱一首紅色歌曲、誦一段紅色詩句、講一個(ge) 紅色故事、感一次艱苦歲月的形式,使抗聯文化入腦入心,轉化為(wei) 精神動力。

  睹豐(feng) 碑之矗立,思烈士之風範。每年清明節、建軍(jun) 節等重大節日、紀念日,阿榮旗黨(dang) 政機關(guan) 、學校、社會(hui) 團體(ti) 及社會(hui) 各界群眾(zhong) 紛紛來到阿榮旗抗聯英雄園祭掃、緬懷英烈,在這裏舉(ju) 行入隊、入團、入黨(dang) 宣誓及重溫入黨(dang) 誓詞,以各種形式和內(nei) 容接受愛國主義(yi) 教育,學習(xi) 先烈們(men) 的光榮事跡。

  阿榮旗呼倫(lun) 貝爾東(dong) 北抗聯紀念館、王傑紀念館是自治區級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是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重要載體(ti) ,已成為(wei) 全旗黨(dang) 員、幹部、職工、學生接受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國防教育、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重要場所,建館以來已接待參觀人次達5萬(wan) 餘(yu) 次,160萬(wan) 餘(yu) 人。

  阿榮博物館館長周連娟介紹,阿榮博物館依托呼倫(lun) 貝爾東(dong) 北抗聯紀念館和王傑紀念館,充分發揮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作用,開展“傳(chuan) 承紅色基因”係列教育活動。在踐行“學思想、強黨(dang) 性、重實踐、建新功”活動中,阿榮博物館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博物館引領文化、服務大眾(zhong) 的社會(hui) 職能,立足本館特色,管好用好陣地,積極弘揚正能量。(記者 李玉琢)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