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助力自立自強(大家談·宏觀政策顯效發力④)
中國式現代化關(guan) 鍵在科技現代化。日前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部署紮實做好經濟工作,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本期大家談聚焦各地落實科技政策、激發創新活力的實踐,助力科技政策顯現更大效能。
——編者
改革激發“源頭活水”
顧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國科技隊伍蘊藏著巨大創新潛能,關(guan) 鍵是要通過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把這種潛能有效釋放出來。”回國工作3年多來,我深刻體(ti) 會(hui) 到科技體(ti) 製改革正全麵發力、不斷突破,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強,推動國家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顯著提升。
瞄準胰島素釋放這一前沿課題,我們(men) 研究團隊與(yu) 不同學科及附屬醫院合作,成功研發了長效智能胰島素,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用藥體(ti) 驗。我們(men) 認為(wei) ,科技體(ti) 製改革的價(jia) 值,就在於(yu) 破除了製約創新的障礙。比如,隨著績效評價(jia) 和人才評聘製度不斷完善,以創新價(jia) 值、轉化效能論英雄逐步成為(wei) 共識,激勵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潛心科研,專(zhuan) 注於(yu) 長周期、高影響力的原創性研究。
今天在高校,加強基礎學科、新興(xing) 學科與(yu) 交叉學科建設的氛圍越來越濃厚,促進源頭創新質量不斷提升;對接國家需求、產(chan) 業(ye) 需求與(yu) 臨(lin) 床需求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創新成果轉化成效進一步提高。持續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在全社會(hui) 形成良好的創新環境,創新源泉一定能充分湧流。
(作者為(wei) 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金華研究院院長)
整合資源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鄧敏軍(jun)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充分整合科技創新力量和優(you) 勢資源,才能促進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發展不斷提質增效。
科技政策的聚焦點在於(yu)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在前沿領域加快形成突破。重慶高新區堅決(jue) 貫徹國家科技政策要求,不斷優(you) 化完善落實執行機製。比如,針對不同創新主體(ti) 分別製定服務舉(ju) 措,拓寬服務麵;推出“企業(ye) 創新積分貸”為(wei) 30餘(yu) 家企業(ye) 提供信用貸款超1億(yi) 元,破解資金難題;實施“新鳳人才”計劃,加快集聚青年人才;構建政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模式,提升研發產(chan) 出率、技術轉化率。一係列政策組合拳,大大提高了創新資源和要素配置效率,匯聚起政府、市場、社會(hui) 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下一步,我們(men) 將持續加大基礎研究財政投入,引導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科技創新,為(wei) 創新主體(ti) 排憂解難,讓科技政策激發澎湃創新動能。
(作者為(wei) 重慶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
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
雷丙寅
企業(ye) 直接麵向市場、服務市場,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方麵具有天然優(you) 勢。優(you) 化科技政策供給,突出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有利於(yu) 進一步打通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通道。
無論是前端的科學研究還是中間的技術服務,抑或是末端的產(chan) 品應用,企業(ye) 都能大展作為(wei) 。以廣東(dong) 深圳為(wei) 例,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ye) 、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ye) 、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於(yu) 企業(ye) 、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zhuan) 利來源於(yu) 龍頭企業(ye) 。激發企業(ye) 創新動力,引導企業(ye) 培育創新能力,企業(ye) 方能在技術決(jue) 策、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等方麵發揮更為(wei) 關(guan) 鍵的作用。
促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融合,關(guan) 鍵是要確立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一方麵,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ye) 集聚,推動企業(ye) 主動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ye) 模式創新;另一方麵,發揮企業(ye) 出題者作用,加快構建龍頭企業(ye) 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ti) 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ti) 。繼續完善政策,必能激勵企業(ye) 為(wei) 建設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更多貢獻。
(作者為(wei)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副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