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啟動,濟南三重試點疊加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近日印發通知,在15個(ge) 城市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先行區試點,濟南名列其中。根據計劃,2023年至2025年,濟南將推廣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2.57萬(wan) 輛,建成充電樁1.7萬(wan) 個(ge) ,換電站177座,綜合能源服務站10座,公共領域新增車樁比力爭(zheng) 達到1:1。
從(cong) 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yu) 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到國家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再到如今的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先行區試點,三重試點疊加,對濟南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全麵電動化,公交車跑在了前麵
充電電量174.150千瓦時,充電時長1小時25分16秒,充電費用87.07元……12月17日下午,濟南公交東(dong) 部公司一隊洪家樓停車場內(nei) ,公交K10路駕駛員李鵬把充電槍從(cong) 一旁的電動汽車直流充電樁拔下,關(guan) 閉車輛充電口,進行下一班發車前的準備工作。
李鵬是一位有著20年駕齡的老公交車駕駛員,此前開過柴油、氣電混合等車型的公交車,“現在這款純電動公交車動力足,起步快,行車平穩,噪音小,乘坐駕駛都挺舒適。”
這輛公交K10路為(wei) 中通6126型純電動公交車。車隊機務員楊太興(xing) 告訴記者,現在車隊的公交車平均一個(ge) 小時能充滿電,春秋季節充一次電能跑130公裏左右,冬夏時節因為(wei) 要開空調裏程略短,約為(wei) 110公裏。
公共領域車輛包括城市公交車、環衛車、出租車、郵政快遞車等,在濟南,公交車是電動化布局較早、覆蓋麵較廣的領域。
從(cong) 2015年開始,濟南公交便開始大規模推廣使用純電動車。濟南公交集團副總經理何彬介紹,2021年濟南公交更新淘汰了1700餘(yu) 輛高耗能公交車,目前共有5200餘(yu) 輛營運車輛,2022年已全麵實現中心城區公交電動化。“根據測算,車輛全麵電動化後,每年可減少燃油消耗7078萬(wan) 升,減少碳排放4.4萬(wan) 噸。”何彬說,濟南公交新建公交場站全部配套充電設施,形成了廣覆蓋的充電基礎設施網。
隨著公交電動化的推廣,濟南公交的管理模式也圍繞電動化進行了調整。“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車輛和人員管理,包括駕駛員駕駛水平的評價(jia) 、車輛預警分析。”何彬介紹。
記者從(cong) 濟南市工信局獲悉,試點期間,濟南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車輛將全部采用新能源車型,2025年基本實現城市公交100%電動化。
電動車“裏程焦慮”怎麽(me) 解
當前,濟南市公共領域汽車保有量約29.8萬(wan) 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3.1萬(wan) 輛。“目前,在公交車、出租車等領域,新能源車推廣相對較快。”濟南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智能製造與(yu) 裝備產(chan) 業(ye) 處處長李紀軍(jun) 介紹,接下來,將聚焦城市物流配送和城市工程運輸領域,在建築垃圾運輸、鋼鐵煤電短途倒運等應用場景下,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在這些領域,也有一些企業(ye) 已先行一步。
在泰山鋼鐵,130多輛電動車和氫能源車每天往返於(yu) 園區和萊蕪東(dong) 、司家嶺等站點之間,承擔著幾百萬(wan) 噸運量的短途倒運任務。“出於(yu) 環保的考量,我們(men) 從(cong) 2021年開始使用電動重卡,後來又采購了4輛氫能源車。”泰山鋼鐵汽車隊經理田峰介紹,據測算,今年前10個(ge) 月,130多輛新能源車減少碳排放4300噸。
不過,電動車的續航裏程問題,仍是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的一個(ge) 卡點。田峰說,從(cong) 萊蕪東(dong) 到園區12公裏的路程,每輛車一天來回五六趟,需要充電兩(liang) 次。
公共領域車輛使用頻率較高,麵對“裏程焦慮”,車電分離的換電模式或是解法之一。
車電分離的前提,是電池統一標準。在輕卡換電領域,山東(dong) 已先行一步。11月18日,全國首個(ge) 輕卡換電團體(ti) 標準《山東(dong) 省純電動輕型卡車換電係統技術規範》在濟南發布,實現了電池包及接口的標準化。目前,換電業(ye) 務合作企業(ye) 涵蓋福田、重汽、寧德時代、比亞(ya) 迪等頭部企業(ye) ,一定範圍內(nei) 打通了電池與(yu) 車型的適配壁壘。
當天,采用這套標準,底盤全自動換電輕卡交付、大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資產(chan) 管理業(ye) 務上線、全省首個(ge) 輕卡換電站啟用,一套新能源輕卡換電運營生態初步形成。客戶采購車輛可以不包含電池,電池由第三方汽車動力電池資產(chan) 管理平台提供,在換電站,可以實現3分鍾無人自動換電。車企、電池資產(chan) 管理平台、換電站運營方三方,在車輛推廣、換電站建設、金融服務等領域全麵合作,共同打造輕卡換電生態。
事實上,在新能源車時代,很多固有模式都被逐漸打破。“以氫能源重卡為(wei) 例,我們(men) 之前采購了4輛,還準備再上幾十輛,日後將實現全部替代。”田峰說,一輛氫能源車100多萬(wan) 元,由於(yu) 成本較高,公司選擇與(yu) 車企合作共同成立運營平台。李紀軍(jun) 也認為(wei) ,新能源車時代,車企參與(yu) 進來組建運力平台,或將成為(wei) 一種大趨勢,也將成為(wei) 推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的一個(ge) 途徑。
三重試點疊加,產(chan) 業(ye) 發展提速
電動化帶來的改變,遠不止於(yu) 此。
“‘雙智+換電+公共領域’三重試點政策疊加發力、互為(wei) 促進,以此為(wei) 契機,濟南將進行融合創新探索。”李紀軍(jun) 介紹,試點計劃鼓勵地方圍繞智能網聯、光儲(chu) 充放等新技術新模式,開展創新應用和商業(ye) 化探索。濟南將在城區選取兩(liang) 三條公交線路,試驗無人駕駛,目前,該項工作已在籌備中。
隨著試點推進,市場與(yu) 生產(chan) 連接將更加緊密,也將推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提速發展。從(cong) 生產(chan) 端看,濟南市已逐步形成芯片、動力電池等零部件,乘用車、商用車、專(zhuan) 用車生產(chan) 的全產(chan) 業(ye) 鏈條,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ye) 超百家。今年1—9月,新能源汽車、重卡載貨汽車“雙輪驅動”的汽車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15.9%。
從(cong) 消費端看,2020年,濟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僅(jin) 為(wei) 3萬(wan) 輛,占比不足1%;截至2023年7月,濟南新能源汽車新增10萬(wan) 輛,全市保有量超13萬(wan) 輛,占比超3.8%,充電樁保有量5.7萬(wan) 個(ge) 。今年1—10月,全市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74.2%。
“三重試點帶來的政策紅利與(yu) 創新嚐試,將對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加快能級提升、強鏈補鏈、轉型升級、生態完善、產(chan) 城融合形成強有力驅動。”李紀軍(jun) 表示,濟南將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近期目標鎖定為(wei) 2025年成為(wei) “具有國內(nei) 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共同體(ti) ”,產(chan) 業(ye) 規模力爭(zheng) 突破2000億(yi) 元。(段婷婷 劉飛躍)
(責編:公雪、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