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地熱資源勘查獲得突破 相關研究獲自然資源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溫泉作為(wei) 地熱能的利用方式之一,被廣泛地開發利用。但地熱資源作為(wei) 一種清潔、低碳能源,潛力遠不止於(yu) 此。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22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公告。由省地質學會(hui) 推薦,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牽頭完成的“長三角典型地區地熱資源勘查評價(jia) 關(guan) 鍵技術研究與(yu) 高效利用示範”榮獲自然資源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研究成果獲得廣泛推廣應用,並產(chan) 生顯著的經濟、社會(hui) 、環境效益。
“江蘇位於(yu) 中國東(dong) 部沿海高熱流異常區,大地熱流強,深部地溫高,具備形成多種地熱資源的地質條件,是中國東(dong) 部地熱資源最具潛力的地區之一。”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基礎所召集人杜建國介紹。
“想要開發地熱資源,首先要進行地質勘查,分析地下是否可能有地熱水。而後就是根據勘查數據鑽探地熱井。”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鄒鵬飛博士介紹,基於(yu) 多年的經驗教訓和探索研究,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發了一套適宜長三角地區的勘查評價(jia) 理論體(ti) 係。根據成因模式的建立,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針對長三角地區不同的地質構造單元研發了以“熱(波)阻異常”為(wei) 核心的不同勘查關(guan) 鍵技術方法組合。“勘查關(guan) 鍵技術的突破,讓勘查成功率從(cong) 原來的不到50%提高到目前的95.2%。”鄒鵬飛表示。
近日,江蘇多地氣溫降至零下,而位於(yu) 如東(dong) 小洋口旅遊度假區76℃的溫泉在日夜翻滾著,吸引著周邊慕名前來的遊客。在10多年前,這裏還是一片一望無垠的灘塗地,無人問津。2010年,省地質調查研究院負責監理鑽成的一口地熱井,使得這片灘塗地產(chan) 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地熱資源是我國重要的綠色能源。據估算,若我省地熱資源可利用量的10%被利用,每年可以節煤約1400萬(wan) 噸,相當於(yu) 2022年我省煤炭年消費量的5.4%。
近年來,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積極推進多個(ge) 省級地熱資源勘查項目,發現並探明的南通小洋口、寶應黃蕩—安宜鎮大型中溫地熱田,為(wei) 長三角地區近20年來僅(jin) 有的兩(liang) 個(ge) 大型中溫地熱田,實現了我國東(dong) 部地區中溫地熱資源勘查零的突破。( 張宣 楊易臻 陳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