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馬鞍山市和縣:現場“坐診”是解決征遷難題的金鑰匙

發布時間:2024-01-05 16:11:00來源: 馬鞍山日報

  “這條長200米左右的道路兩(liang) 邊都是我們(men) 的征遷範圍,這裏有住戶172戶,其中171戶已被征,隻剩下東(dong) 門酒廠一戶懸而未征。”和縣東(dong) 門酒廠項目辦成員李正貴指著眼前的酒廠,語氣中帶著些許遺憾。

  2013年4月16日,和縣成立縣濱河大道三期拆遷項目辦,把濱河大道以東(dong) 包括東(dong) 門酒廠、鹽業(ye) 、水運、海事處等單位納入拆遷範圍,並把酒廠作為(wei) 重點拆遷對象。但因為(wei) 各種原因,酒廠征遷始終無果。

  揭榜掛帥 尋找妙計

  東(dong) 門酒廠位於(yu) 和城東(dong) 部,占地15畝(mu) ,建築麵積5900多平方米,生產(chan) 的“和酒王”品牌曾名噪一時,但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酒廠也漸漸走向沒落,破舊的廠區嚴(yan) 重影響得勝河沿岸景觀,也製約著和城東(dong) 門區域的發展。

  2023年2月,和縣縣委、縣政府對一批重點攻堅任務啟動“揭榜掛帥、一票認可”創新模式,把東(dong) 門酒廠列為(wei) 揭榜掛帥項目。和縣征管中心主任周學武帶領一班人主動揭榜,組建項目辦,自我加壓,將停了10年的征遷項目重按啟動鍵、加速鍵。盡管有難度,但周學武有信心、有決(jue) 心。

  根據縣政府要求,該項目要在2至3個(ge) 月內(nei) 完成,可謂時間緊、任務重。但項目辦攻堅克難,於(yu) 2023年5月16日與(yu) 東(dong) 門酒廠簽訂了協議。

  曾幾何時,和縣東(dong) 門酒廠也曾輝煌過,“綿甜爽口,回味悠長”的廣告詞至今還讓很多人記憶猶新。

  李正貴與(yu) 和縣東(dong) 門酒廠打了2年半交道,酒廠股東(dong) 因征遷補償(chang) 期望值過高與(yu) 政策相差過大一直談不攏,酒廠征遷也就被擱置了10年之久。

  現場辦公 拍板安置

  與(yu) 項目辦打了10年交道的酒廠三股東(dong) 之一王某某年近70歲,對項目辦的工作人員再熟悉不過了,他是最後一個(ge) 簽字的,之所以最後簽字,他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一,自己年歲漸高,不能再拖了,人生有幾個(ge) 10年,況且子女對酒廠的業(ye) 務也不感興(xing) 趣。其二,受大環境影響,房地產(chan) 黃金期已過,再過10年,這酒廠可能更不值錢了。現在酒廠沒有發展前途,加上廠房建築老化,權衡再三才做出簽字的決(jue) 定,也算是明智之舉(ju) 。”

  與(yu) 此同時,酒廠的租賃戶安置也是關(guan) 鍵,安置這個(ge) 棘手的問題必須解決(jue) 。當時酒廠把房子租給了大小20多家商戶做倉(cang) 庫,如果不能將這些租賃戶清理出去,勢必影響征遷進度。於(yu) 是項目辦采取信訪接待的方式,直接到現場辦公,解決(jue) 問題。其中一個(ge) 叫陳兵的租賃戶租賃了近300平方米的廠房存放電瓶車,為(wei) 了安置,李正貴與(yu) 相關(guan) 部門協調,把原閥門廠閑置的廠房免費提供給他存放電動車。

  周學武認為(wei) 能拿下該項目,堅強的組織領導是征地拆遷工作的前提和保證。過去項目辦無底氣、無錢,因而無能力拍板,如今有縣領導給他們(men) 撐腰,人員、資金等保障到位,這是一次好機會(hui) 。再說,酒廠年久失修,房子有倒塌的危險,再拖下去對酒廠的三個(ge) 股東(dong) 非常不利。加上酒廠外部債(zhai) 務矛盾和內(nei) 部股東(dong) 意見不一,項目辦認識到盡快將酒廠換成貨幣是最好的優(you) 質資產(chan) 。周學武介紹,自征遷工作開展以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都親(qin) 自來現場督導,或調度、或協調、或直接參與(yu) 談判。

  廉政征遷 公平公正

  公生明,廉生威。“一碗水端平”是破解基層征遷難題的一把尺子。項目辦堅持“三公開”,即丈量登記公開,評估結果公開,安置情況公開。

  一位80多歲的老酒廠職工,由於(yu) 租不到房子,項目辦工作人員便在和城民生小區為(wei) 他找到一處房子,並幫他搬家安頓,老人非常感謝,拿出珍藏近30年的陳酒請項目辦工作人員喝,被他們(men) 婉言謝絕。

  項目辦工作人員堅持廉政拆遷,不抽被征戶一支煙,不喝被征戶一杯水……他們(men) 的行為(wei) 讓被征戶佩服感動。

  被征戶王某某由衷地感歎:“他們(men) 人不錯,遵守中央八項規定,請他們(men) 吃頓飯都不肯吃,送他們(men) 酒,他們(men) 也不要,幹事認真負責。”

  十年磨一劍。10年前,李正貴負責這裏征遷,如今,臨(lin) 近退休的他綠葉配紅花,甘當助手配合周學武參與(yu) 談判,因為(wei) 他對這裏情況熟悉,感歎“臨(lin) 門一腳很關(guan) 鍵”。為(wei) 了盡快完成任務,李正貴經常與(yu) 酒廠談判交流,因為(wei) 話說得多,他的嗓子長期處於(yu) 嘶啞狀態,為(wei) 此他的口袋裏總是揣著金嗓子喉片。“我們(men) 沒有休息天,即使五一放假也在談,一切圍繞項目,一切為(wei) 了項目。考慮到酒廠三股東(dong) 之一的王某某年齡快70歲了,我們(men) 就充分利用早晚時間和他談。有時晚上還請他吃工作餐,邊吃邊談。”周學武自嘲說,“早上覺一醒,腦子裏想的就是這件事,怎麽(me) 辦、怎麽(me) 幹、怎麽(me) 談,有時做夢也夢見這事。”

  “我後悔10年前沒簽字,他們(men) 現在總算幫我了了心願,他們(men) 的工作讓我敬佩。”王某某說道。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正是這些因素疊加,為(wei) 我們(men) 的東(dong) 門酒廠征遷、也為(wei) 李正貴退休前完成夢寐以求的征遷畫上一個(ge) 圓滿的句號。”周學武說。(常興(xing) 勝)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