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京扶持7000多名大學生創業
1月2日,新年的第一個(ge) 工作日。南京聯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張碩又和團隊忙到了次日淩晨,與(yu) 合作方溝通研發進展和工藝開發問題。南大博士畢業(ye) 後,張碩選擇留在南京創業(ye) ,一年多來,公司開發了多種外泌體(ti) 提取檢測試劑盒和獨家的檢測技術平台,僅(jin) 用1管血液就能對慢性腎病或抑鬱症進行診斷,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均超過90%。
2023年,南京成功扶持4.55萬(wan) 名自主創業(ye) 者,其中包括7604名大學生。“全周期”“全口徑”“全鏈條”“全方位”的創新創業(ye) 教育和服務生態體(ti) 係,正助力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選擇在金陵的沃土上,追逐自己的青春夢想。
賽事搭台,優(you) 質項目紛至遝來
2022年,因為(wei) 參加第十四屆南京留交會(hui) ,戴璿踏上了回國創業(ye) 的道路,憑著多年家居行業(ye) 管理經驗與(yu) 合夥(huo) 人一拍即合,創立了南京房小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當時我們(men) 正在對接一位大客戶,但是供應鏈貨款支出遇到了困難,是市人社部門幫我聯係了貸款銀行,並放低貸款門檻,獲得了30萬(wan) 元的免息創業(ye) 扶持,解了燃眉之急。”戴璿說,如今公司的發展蒸蒸日上,核心技術研發、市場化推進已經處於(yu) 相對成熟的階段,2023年營收已達1000萬(wan) 元。
通過大賽與(yu) 南京結緣的,還有物之源(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管海英。
2023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管海英把她在家鄉(xiang) 湖南武岡(gang) 試種並實現規模化生產(chan) 的項目“太秋甜柿”帶到南京。“太秋甜柿是國內(nei) 科研院所從(cong) 日本引進的甜柿品種,味道獨特、果形好、豐(feng) 產(chan) 穩定。”管海英介紹。
“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武岡(gang) 人,我希望把武岡(gang) 乃至湖南的更多好東(dong) 西,通過我在南京打造的窗口,向江浙滬的消費者展示。”管海英想在南京擴建全智能化基地,但資金周轉捉襟見肘。就在此時,第三屆“贏在南京 首創溧水”青年大學生創業(ye) 大賽的10萬(wan) 元獎金,猶如一場及時雨,讓管海英的夢想落地生根。如今,管海英在南京的第二家基地已經落戶江寧,今年秋天,預計將有50畝(mu) 南京產(chan) 的太秋甜柿走向市場。
在助力青年創新創業(ye) 的道路上,南京下足了功夫,遴選優(you) 秀創業(ye) 項目給予資金扶持、落實創業(ye) (開業(ye) )補貼、拓寬創業(ye) 融資渠道……據悉,南京持續通過舉(ju) 辦創新創業(ye) 大賽吸引優(you) 質大學生創業(ye) 項目,“贏在南京”青年大學生創業(ye) 大賽自2013年首次舉(ju) 辦以來累計吸引1.9萬(wan) 個(ge) 項目報名參賽,報名人數連年創新高,參賽選手覆蓋全國近300個(ge) 城市、近千所高校,大賽一、二、三等獎獲獎項目及大賽成績前120名項目落地後均可享受我市一攬子創業(ye) 扶持政策並相應享受D類、E類人才待遇,目前累計有1070名選手獲得獎項,眾(zhong) 多項目落地發展。通過曆屆大賽引育落地的大創企業(ye) 中,已孵育出3家培育獨角獸(shou) 企業(ye) 、12家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250多家科技型企業(ye) 和高新技術企業(ye) 、700餘(yu) 個(ge) 省級優(you) 秀項目、十餘(yu) 名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和胡潤U30中國創業(ye) 領袖。我市培養(yang) 推薦的大創項目在國家、省級大賽中屢獲殊榮,在去年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總決(jue) 賽中,我市大創項目獲35個(ge) 金獎,占全省大半(全省金獎總數60個(ge) )。
政策支持,拎包入住安心創業(ye)
2022年10月,張碩瞄準外泌體(ti) 液體(ti) 活檢領域所釋放出的巨大潛力,與(yu) 在南京大學讀博期間的幾名同學組建團隊,在南京江北新區創建了南京聯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裏不僅(jin) 減免了場地費、水電費,軟硬件設施也都配置齊全,我們(men) 隻需‘拎包入住’,過來就可以專(zhuan) 心投入搞研發。”
2023年,張碩和他的團隊在第十一屆“贏在南京”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中榮獲一等獎,贏得了50萬(wan) 元的獎金。張碩告訴記者,參賽後短短一個(ge) 月內(nei) ,在市人社部門的協助下,多家企業(ye) 、投資機構和醫療機構紛紛拋來合作橄欖枝,目前已與(yu) 多家醫院達成了技術合作協議。張碩和他的團隊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近年來,南京不斷健全完善覆蓋創業(ye) 全過程的扶持政策舉(ju) 措,形成了具有南京特色的創業(ye) 成功“有獎勵”、帶動就業(ye) “有補貼”、助力做強“有扶持”、創業(ye) 失敗“有托底”的全要素支持體(ti) 係。相關(guan) 政策規定,入駐政府舉(ju) 辦或認定創業(ye) 載體(ti) 的,提供30平方米免費場地或給予場租補貼;在創業(ye) 載體(ti) 外租用經營場地創業(ye) 的,給予最高每月800元的場租補貼;利用自有房產(chan) 創業(ye) 的,給予每月300元的基本運營綜合補貼。2018年以來,累計發放創業(ye) 場租補貼近2200萬(wan) 元、惠及2600多人次。
南京辰澤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騰也是南京大學生創業(ye) 政策的受益者。1月2日,在建鄴區韶華工坊一樓的辦公室裏,李騰正在為(wei) 公司新年第一場直播做準備。
“公司主要從(cong) 事數字文化創意軟件開發,之前看了南京好幾個(ge) 園區的辦公場地,租金平均要3.5元/平方米,加上直播間改造、水電物業(ye) 等費用,一年下來辦公成本近15萬(wan) 元。”去年3月,李騰找到了建鄴區韶華工坊,得知在這裏免房租和水電費,還有不用改造就可以免費使用的直播間,李騰興(xing) 奮不已。李騰說,省下來的租金,對處於(yu) 起步階段的創業(ye) 者來說非常重要,可以將更多的錢用來擴展公司業(ye) 務。
導師培訓,創業(ye) 夢想播種開花
“向淤泥中加入團隊自主研發的複合外加劑,結合工業(ye) 固體(ti) 廢棄物對淤泥進行強化,以改善淤泥的流動性和力學性能,保證淤泥3D打印產(chan) 品有一定的抗壓強度。”近日,南京交通職業(ye) 技術學院2024屆應屆畢業(ye) 生、南京綠固固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曦銳和團隊小夥(huo) 伴研發的淤泥處理技術有了新的應用場景——淤泥3D打印景觀塊,他們(men) 打印出了花盆、燈柱等一批小景觀件。
王曦銳的創業(ye) 故事起源於(yu) 大一期間一次充滿啟發性的環保企業(ye) 研學之旅。參觀過程中,王曦銳發現,目前淤泥的處理方式主要有海洋傾(qing) 倒、填埋和焚燒,但海洋傾(qing) 倒會(hui) 導致水資源汙染,填埋占用了寶貴的土地資源,焚燒則會(hui) 釋放有害氣體(ti) 。這些處理方法的局限性,激發了他深入研究並尋找解決(jue) 方案的渴望。
在市人社部門組織的創業(ye) 導師進校園活動中,王曦銳遇到了行業(ye) 創業(ye) 資深導師於(yu) 磊。於(yu) 磊提供了相關(guan) 市場化的資源,同時推薦王曦銳參加人社部門針對有創業(ye) 意願和想法的大學生開展的GYB創業(ye) 培訓項目。
在創業(ye) 導師的指導下,王曦銳組建創業(ye) 團隊,改良了淤泥原位固化的方法和施工工藝,研發出一種新型淤泥固化劑,不僅(jin) 降低了環境汙染和經濟成本,也提高了淤泥的資源化價(jia) 值。
成功注冊(ce) 公司後,王曦銳取得營業(ye) 執照,並按照南京市人社部門對於(yu) 創業(ye) 大學生的政策,享受了免費三年使用辦公用房,還通過優(you) 秀項目遴選,拿到了第一筆啟動資金。王曦銳說:“這些政策利好全部得益於(yu) 市人社部門,是對我們(men) 創業(ye) 大學生出台的‘扶上馬再送一程’的幫扶。”
據悉,2023年1月—12月,全市累計開展創業(ye) 培訓近2.5萬(wan) 人,其中大學生2.3萬(wan) 餘(yu) 人次,越來越多的青年創客選擇在南京這片創新創業(ye) 的熱土上施展才華、追逐夢想、建功立業(ye) 。(餘(yu) 夢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