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華為企業減負226.3億元
記者1月7日從(cong) 金華市經信局獲悉,2023年金華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打好提質增效組合拳,巧用“加減乘除”運算法,為(wei) 企業(ye) 減負226.3億(yi) 元,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完成率排名浙江第3。
做好服務提質“加法”。金華在為(wei) 企解難紓困、推進產(chan) 業(ye) 鏈對接、提升數字賦能等方麵下功夫。如聚焦高稅無地企業(ye) 安置、容積率提升、開竣工違約、政策兌(dui) 現等難題,解決(jue) 工業(ye) 企業(ye) 重點曆史遺留問題182個(ge) ;組織省級產(chan) 業(ye) 鏈對接等活動48場,參與(yu) 企業(ye) 9133家,對接訂單371億(yi) 元;以數字化理念、思維、手段推進服務平台建設,通過浙企之家和三服務小管家平台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銜接,做到各類問題“即收即報,即轉即辦”。
做好降本增效“減法”。具體(ti) 體(ti) 現在為(wei) 企業(ye) 稅負“鬆綁”、用氣用能“減負”、為(wei) 暢通物流“提質”。2023年,金華不斷擴大稅費紅利政策覆蓋麵,通過納稅溝通平台“點對點”推送“紅利清單”。前三季度,全市落實減負降本政策171.23億(yi) 元;三次調整市區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氣銷售價(jia) 格,根據聯動機製價(jia) 格確定現行終端銷售價(jia) 格為(wei) 4.15元/立方米,實現天然氣價(jia) 格“三連降”。
做好政策補強“乘法”。一方麵,高質量政策“獎得多”,2023年金華相繼出台一季度“開門紅”政策、三季度雙月攻堅獎勵政策,支持企業(ye) 加快生產(chan) ,同時製定《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政策意見》、出台《金華市區關(guan) 於(yu) 加快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意見》,頂格發力支持金華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另一方麵,大數據碰撞“配得準”,全力做好“向企業(ye) 精準推介惠企政策”省級改革試點,持續迭代政策智配應用,實現由“企業(ye) 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ye) ”轉變,2023年向平台用戶推送惠企政策56萬(wan) 餘(yu) 條次,政策匹配總體(ti) 精準度達95%以上,向企業(ye) 側(ce) 發送政策短信17.8萬(wan) 餘(yu) 條。此外,全流程提速“跑得快”,資格定補類、申請兌(dui) 現類資金平均審批時限分別縮短了50%、20%,2023年兌(dui) 現惠企政策資金71億(yi) 元、惠及企業(ye) 5.5萬(wan) 次。
做好清障破難“除法”。一是破除“用地難”,推進新一輪製造業(ye)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落實“四個(ge) 一批”整治舉(ju) 措,為(wei) 優(you) 質企業(ye) 騰挪發展空間,2023年1—11月,全市整治低效工業(ye) 企業(ye) 4039家,整治低效麵積4.43萬(wan) 畝(mu) ,完成年度任務的123.26%;規上工業(ye) 畝(mu) 均稅收增速42.9%,排名全省第1。二是破除“用人難”,聚焦重點產(chan) 業(ye) 、企業(ye) 全麵開展人才需求調研,全力招引“高精尖”人才,2023年入圍國家級引才計劃44人、申報省級引才計劃105人;大力推進民營經濟學院建設,打造高素質民營企業(ye) 家隊伍,2023年開展各類課程14次,培訓2908人次,並組織企業(ye) 家赴長三角、珠三角等地開展對標研學。三是破除“審批難”,全麵推進項目審批服務綜合改革,推行中介聯合體(ti) ,實施重大項目“容缺審批”,變“事事找慣例”為(wei) “大膽創先例”,依托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3.0,貫通發改、住建、資規、生態環境等部門審批係統,實現統一申報、材料共享、線上批複,通過聯合踏勘、現場指導、並聯辦理等,實現“完工即竣工”,工業(ye) 項目投產(chan) 時間平均提前90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