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南京溧水強化基層黨建激發黨員幹事創業內生動力
激發黨(dang) 員幹事創業(ye) 內(nei) 生動力
“在實境課堂參觀學習(xi) 後,我和同事們(men) 被革命前輩的艱苦樸素感動了,他們(men) 打江山不容易,我們(men) 一定好好珍惜。”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永陽街道黨(dang) 員徐明秀參加完黨(dang) 日活動後感慨地說。
近年來,溧水區立足本區特色,打造黨(dang) 員“冬訓”活動品牌,黨(dang) 員集中開展學習(xi) 、培訓、實踐活動,將黨(dang) 建工作落到實處。
踏著青石板走進村莊,“紅色李巷”四個(ge) 大字映入眼簾,青板磚、山石、魚鱗瓦構建的房屋仍保留原樣。目前,在紅色李巷周圍已建成銅山戰鬥紀念廣場、裏佳山烈士墓、抗大九分校舊址群、大金山國防園等紅色基地,形成紅色文化教育片區,成為(wei) 充實溧水區黨(dang) 員“冬訓”活動生動的實境課堂。如今,紅色李巷累計接待遊客百萬(wan) 餘(yu) 人次,開展黨(dang) 員培訓課程累計9412場,年度平均培訓8萬(wan) 餘(yu) 人次。
走進溧水區洪藍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牆壁貼滿各項活動日程,圖書(shu) 室、書(shu) 畫室、健身房、公益電影院等活動場所一應俱全。巾幗活動室裏擠滿了聽眾(zhong) ,不時傳(chuan) 來陣陣掌聲、笑聲。
“在座各位如果在民宿經營方麵有困難可以來找我,隻要我能幫,一定幫到底。”洪藍米塘民宿負責人邱玉梅受邀前來講述自己創業(ye) 經驗和心得體(ti) 會(hui) 。洪藍街道開展黨(dang) 員“冬訓”活動,提供政策谘詢、科學普及、育兒(er) 交流、運動指導等黨(dang) 員服務。
目前,洪藍街道建有1個(ge)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2個(ge) 實踐站及多個(ge) 實踐點(廣場),組建“洪願藍圖”誌願服務隊,下設理論宣講、巾幗風采、科技科普等8支專(zhuan) 業(ye) 誌願服務隊和12支村社誌願服務隊,培育骨幹誌願者150餘(yu) 人,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全天候開放、集理論宣講和誌願服務於(yu) 一體(ti) 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像這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溧水區已建成1個(ge) 中心、8個(ge) 所、113個(ge) 站。
在溧水區有關(guan) 部門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黨(dang) 員積極參與(yu) 溧水區黨(dang) 員“冬訓”活動的各類實踐。
作為(wei) 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溧水區以黨(dang) 建引領產(chan) 業(ye) 鏈發展,推動全區77家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組建黨(dang) 建聯盟,已吸納黨(dang) 員750餘(yu) 名。
前不久結束的溧水區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黨(dang) 建聯盟活動中,黨(dang) 員成員們(men) 圍繞產(chan) 業(ye) 鏈黨(dang) 組織建設、人才智庫建設、強化鏈上服務等展開熱烈討論,為(wei) 提高新能源產(chan) 業(ye) 質效貢獻智慧。“要齊抓共管、凝心聚力,切實把黨(dang) 建聯盟建在‘鏈’上,把先鋒力量匯在‘鏈’上,把服務保障抓在‘鏈’上。”溧水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溧水經濟開發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劉佳說。
在溧水區晶橋鎮芝山村富硒生態產(chan) 業(ye) 園,南京農(nong) 業(ye) 大學的潘根興(xing) 教授帶領學生社會(hui) 實踐團隊,幫助村民開展田間管護工作。芝山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李其軍(jun) 說:“高校學生黨(dang) 員有文化、有活力,在他們(men) 的幫助下,我們(men) 村富硒大米賣得非常好。”
“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學生,我會(hui) 盡我所學所能服務基層,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南京農(nong) 業(ye) 大學農(nong) 業(ye) 資源與(yu) 生態環境研究所研究生韓玥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