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鄉村幹部基層一線練就“一技之長”
“通過加強對茶葉栽培方麵的技術指導,讓農(nong) 民心裏更有底,收入更有保障。”日前,麗(li) 水市慶元縣龍溪鄉(xiang) 茶產(chan) 業(ye) “技能共富學堂”茶師傅培訓班開班,從(cong) 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著手培育技能人才。當地通過“幹部+茶企”組團模式,已挖掘荒野茶資源850畝(mu) ,開發荒野茶產(chan) 品12款,帶動村民年均增收2.5萬(wan) 元。
為(wei) 主動適應鄉(xiang) 村工作形勢之變、群眾(zhong) 需求之變,精準匹配“群眾(zhong) 所需”和“幹部所學”,麗(li) 水市從(cong) 加強“技能”入手,破轉變“職能”之題,持續深化推進技能型幹部隊伍建設,創新實施“技能人才共富能力提升行動”,努力實現“幹部更專(zhuan) 業(ye) 、管理更科學、服務更有效、群眾(zhong) 更滿意”目標。
根據人口規模、地理區位、產(chan) 業(ye) 特點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麗(li) 水市按照“中心型、複合型、生態型”對鄉(xiang) 鎮進行分類,結合高頻事項、產(chan) 業(ye) 發展、重點項目等,差異化指導173個(ge) 鄉(xiang) 鎮製定幹部“崗位技能清單”和“特色技能清單”。
通過深化“住村聯心”“民情地圖”“網格走親(qin) ”等聯係服務群眾(zhong) 機製,麗(li) 水市已暢通民情信箱、“技能百事通”等線下線上訴求反饋渠道,確保“群眾(zhong) 需要什麽(me) 、幹部學會(hui) 什麽(me) ”,切實培養(yang) 技能型幹部,加快建設技能型政府。
2023年11月,麗(li) 水市掛牌成立鄉(xiang) 村幹部技能學院,這是全國首家專(zhuan) 門為(wei) 鄉(xiang) 村基層幹部提供技能培訓的院校。依托清華大學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遠程教學站、麗(li) 水職業(ye) 技術學院等各類平台科教優(you) 勢,聚焦“黨(dang) 建統領、經濟生態、平安法治、公共服務”4條跑道,推出涵蓋14個(ge) 專(zhuan) 業(ye) 大類的40個(ge) 模塊123個(ge) 技能課程,以“精準教學”助力幹部技能“精準提升”。
隨著技能學院的成立,麗(li) 水全市已形成“市級技能學院+縣級技能培訓中心+鄉(xiang) 鎮技能共富學堂”的鄉(xiang) 村幹部技能培訓矩陣。近兩(liang) 年來,該市舉(ju) 辦覆蓋縉雲(yun) 燒餅、茭白種植、茶葉種植等36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的各類特色技能培訓1200多場,完成鄉(xiang) 村幹部共富能力提升培訓2.5萬(wan) 餘(yu) 人次。
在茭白之鄉(xiang) 麗(li) 水市縉雲(yun) 縣,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李春萌,忙著指導茭白種植戶做好茭苗清理和地膜覆蓋工作,確保開春時茭苗長勢更好。像這樣在田間地頭就地開課的“技能共富學堂”,在如今的麗(li) 水已有450多個(ge) 。
“苔蘚種植濕度很重要。”“茶葉炒製火候是關(guan) 鍵。”“苔蘚畫製作心要細、手要穩。”……在麗(li) 水市景寧佘族自治縣毛垟鄉(xiang) 沙垟村的“技能共富學堂”,該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潘德祥作為(wei) 共富技能導師,忙著為(wei) 村民傳(chuan) 授苔蘚種植、茶葉加工、苔蘚畫製作等技能。
為(wei) 進一步提高為(wei) 民服務質效,麗(li) 水市集成各級黨(dang) 群服務中心、共富工坊、實訓基地等技能服務陣地,深化“書(shu) 記示範田”“幹部責任田”等機製,推動鄉(xiang) 村幹部在一線手把手幫帶群眾(zhong) 學技能、增本領、促共富。目前,麗(li) 水市已培育中高級農(nong) 作師、農(nong) 商師和農(nong) 匠師等“農(nong) 三師”隊伍和技能導師1500多名,累計幫帶培訓群眾(zhong) 10萬(wan) 人次。
麗(li) 水市委組織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努力通過係統推進需求體(ti) 係、培養(yang) 體(ti) 係、服務體(ti) 係、評價(jia) 體(ti) 係建設,構建“一心多點”、市縣鄉(xiang) “三位一體(ti) ”的培養(yang) 矩陣,全力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技能幹部培訓品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