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泰州智慧化管理平台服務慢病防治

發布時間:2024-01-12 15:2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4年1月12日19版 版麵截圖

  原題:智慧化管理平台服務慢病防治

  冬日早上,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陳家村65歲的村民錢宏珍突然感到心慌。她以為(wei) 躺一會(hui) 兒(er) 就能好,可是過了半晌,還是斷斷續續地心慌。錢宏珍趕緊來到村衛生室問診。

  接診醫生王建珍詢問了病史,馬上給錢宏珍做了個(ge) 心電圖和血液快檢。不一會(hui) ,檢查檢驗結果自動上傳(chuan) 到了醫生的電腦和平板終端上,隨後AI自動生成診斷報告,大夫據此初步診斷患者有房顫。

  王建珍隨即通過電腦發起遠程問診。另一端,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泰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nei) 科主治醫師王國餘(yu) 接診。他看了檢查結果又詢問了病史,判斷錢宏珍有房顫和室性早搏,隨即開處方並交待如何用藥。

  “市裏有個(ge) 針對慢病的‘星網計劃’,您今後可以試試佩戴手環監測日常情況。”問診結束,王國餘(yu) 又仔細叮囑錢宏珍。

  “星網計劃”是泰州市重點推進的民生工程。2022年10月起,以泰州市人民醫院為(wei) 中心、縣級醫院為(wei) 紐帶,鄉(xiang) 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wei) 網底,慢病智慧化管理平台為(wei) 支撐,計劃逐步把域內(nei) 的慢病防治服務“網”起來。

  陳家村村民單桂珍正好來衛生室複診,手腕上戴了個(ge) 手環,手環外表看上去跟普通運動手環沒差別,但手環背後有個(ge) 專(zhuan) 門的係統,睡眠、心率、步數這些基本信息可以直接傳(chuan) 到村醫的平板端管理平台。佩戴者心率異常時,平板端會(hui) 出現異常提示。王建珍調出單桂珍上次隨訪後手環的數據,夜裏醒了幾次、每次多長時間一目了然。

  “以前,我主要是給村民看個(ge) 頭疼腦熱。”王建珍說,後來,村衛生室有了智慧診室,她也學會(hui) 了更多的診斷。有了智慧診室,就能管慢病?那可不夠,還需要綜合醫院的專(zhuan) 業(ye) 支撐。泰州市人民醫院開發的整合型智慧慢病管理平台, 讓患者、社區(鎮村)、綜合醫院形成緊密型鏈條關(guan) 係,實現了慢病管理關(guan) 口前移。

  “現在醫院不是等著患者上門看病,而是根據平時的數據監測,主動對慢病患者實施健康管理。病人出院後,平台還可以對其進行監測,在用藥、飲食等方麵給出指導,降低二次發病的概率。”泰州市人民醫院院長陳明龍說。

  目前,泰州已經完成4個(ge) 街道25家村衛生室的智慧化診室改造,有近700名心血管高危慢病患者加入“星網計劃”,同時試點建設4個(ge) 健康社區,3592位65歲以上老人加入了“星網計劃”的醫防融合示範項目。

  “2024年,哮喘、慢阻肺患者有望用上可穿戴背心進行日常監測,村醫們(men) 的慢病管理又能多一種利器了。”陳明龍說。

  為(wei) 支撐“星網計劃”持續運轉,泰州市在政策上提供了支撐。泰州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全冬明告訴記者,市委市政府重視基層醫療工作,將這個(ge) 計劃列入市委市政府主題教育的調研課題,出台了數字醫療等專(zhuan) 項行動方案,加快“人工智能+醫療”發展,打造主動健康管理的模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