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2024,我的新期待

發布時間:2024-01-15 16:4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給甘肅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的新年第一批參訪者講解完後,看著館內(nei) 陳列的蛙紋彩陶罐,心裏久久不能平靜。80歲的我,如今擔任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hui) 名譽會(hui) 長,已經和這些陶罐陶壺打了近60年的交道。

  我是定西市臨(lin) 洮縣人,1924年,馬家窯文化首先發現於(yu) 該縣的馬家窯村。從(cong) 十幾歲起,我開始對這些描繪著彩紋的陶器產(chan) 生興(xing) 趣。慢慢我知道,它們(men) 出現於(yu) 距今58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曆經1800多年的發展,在中華文明史上留下重要一筆。

  隨後的幾十年裏,我從(cong) 這些珍寶中“淘”出一些研究成果。

  新年伊始,我又將開始研究工作,但有個(ge) 問題總是縈繞於(yu) 腦海:馬家窯文化雖然意義(yi) 重大,但它的故事又有多少人聽過呢?

  要想擴大影響力,就得先讓更多人知道。2003年,我創辦了馬家窯彩陶文化博物館。現在,600平方米的博物館裏有3000多件藏品,來訪者都連連讚歎館藏內(nei) 容豐(feng) 富。

  但我也知道,受限於(yu) 空間,藏品無法全部展出。且專(zhuan) 業(ye) 人才數量有限,不一定能全部解答參觀者問題。回顧有待提升的地方,博物館有了計劃——通過增加到國內(nei) 外的宣講、運用新媒體(ti) 技術等,讓躺在博物館的文物“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專(zhuan) 業(ye) 性的研究力量是關(guan) 鍵“鑰匙”。馬家窯文化研究者分布在多省區,且各有所長。1996年,我創辦了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hui) ,如今已有200多位會(hui) 員。同時,我們(men) 在蘭(lan) 州、臨(lin) 夏等地,分別建立了西北民族大學馬家窯文化研究院、臨(lin) 夏馬家窯文化研究基地,帶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yu) 進來,親(qin) 身感受遠古文明。

  這為(wei) 研究符號圖案提供了極大助力,會(hui) 員、研究者已經製定計劃,在新的一年,共同繼續破解“密碼”。

  拿定主意,我又一次來到洮河邊眺望,不禁想象——幾千年前,這裏的先民是如何用豐(feng) 富的想象力,在此地創造出如此震撼的文化。每每觸摸陶罐的形狀材質、鑽研它內(nei) 涵豐(feng) 富的紋飾圖案,我都更加胸有成竹——要把馬家窯文化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講得更加響亮!

  本報記者 董洪亮、宋朝軍(jun) 采訪整理

  感受祖國大好河山

  ■ 高墨晗 安徽合肥 中學生

  我去年來到合肥五十中天鵝湖校區讀初中,近半個(ge) 學期過去,轉眼間就到了2024年。我有兩(liang) 個(ge) 新年願望:一是希望自己的學習(xi) 成績越來越好,二是想要爸爸媽媽帶我去一次大西北,感受祖國大好河山。

  上小學的時候,我最喜歡的科目就是語文,尤其對古詩詞感興(xing) 趣。後來,爸爸送了我一本《唐詩三百首》,它成了我最喜歡的睡前讀物。

  讀到詩人王維寫(xie) 的《使至塞上》時,我被他筆下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吸引住了。浩瀚無邊的沙漠中,浮起一縷孤煙,映照著天邊一輪落日。光是在腦海中想象,就覺得十分壯美。那一刻,我在心底默默許下願望:有機會(hui) 一定要去那裏看看。

  如今,我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除了學習(xi) 語數外,又新增了地理、生物等課程。課堂上,地理老師給我們(men) 展示了中國的遼闊版圖。我才知道詩裏所描繪的大漠風光就在中國的西北地區。那裏不僅(jin) 有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還有柴達木盆地、昆侖(lun) 山脈等多種地貌。

  隨著了解不斷深入,去大西北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就更強烈。老師告訴我,八年級的時候,我們(men) 會(hui) 有專(zhuan) 門的章節係統學習(xi) 西北地區。我很想在這之前去一趟。在我向爸爸媽媽表達這個(ge) 願望後,他們(men) 立馬就答應了,真是太開心啦!

  爸爸告訴我,西北很遠也很遼闊。既然要去,他們(men) 想帶著我在甘肅、青海等省份都轉轉。算下來,少則要10天時間,多則20來天。考慮到寒假時間短,他們(men) 計劃在今年暑假帶我去。

  爸爸媽媽這麽(me) 愛我、支持我,新的一年,我也不能讓他們(men) 失望。這個(ge) 學期,因為(wei) 來到了新環境,我的成績出現了小波動,讓爸爸媽媽有些擔心。現在,我已經逐步適應了初中生活,新學年會(hui) 鼓足幹勁、好好學習(xi) ,做一個(ge) 讓爸媽放心的好孩子。

  本報記者 李俊傑采訪整理

  讓老年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 秦賢誌 貴州貴陽 退休職工

  我已經快80歲了,2024年,我要繼續與(yu) 音樂(le) 做伴,唱功更進一步,登台表演更加自如!

  路邊音樂(le) 會(hui) 是在貴陽市路邊舉(ju) 行的民間音樂(le) 活動,去年10月在雲(yun) 岩區文昌閣舉(ju) 辦過一場,觀眾(zhong) 有機會(hui) 與(yu) 我喜歡的歌手張英席合唱。聽到這個(ge) 消息,當時我非常興(xing) 奮。那天,我趕過去時,現場已經人山人海,歌手與(yu) 觀眾(zhong) 互動,我從(cong) 側(ce) 麵擠到前排,在下麵大聲應和,工作人員把話筒遞給了我,我便開口唱了幾句。

  回到家後,我對自己的發揮也很滿意,心裏美滋滋的。第二天,兒(er) 子跟我說:“爸,你成‘網紅’啦!”我心裏一驚,我七老八十的,怎麽(me) 還能“紅”呢?兒(er) 子把短視頻給我看,正是昨晚我在路邊音樂(le) 會(hui) 唱歌的視頻,視頻還寫(xie) 著“尋找‘美聲大爺’”,我對這個(ge) 綽號欣然接受。

  後來,我接到路邊音樂(le) 會(hui) 主辦方的電話,邀請我在重陽節專(zhuan) 場登台繼續與(yu) 張英席合唱。應邀後,我每天更加勤奮練聲,表演前一天更是練了七八個(ge) 小時,晚上還因為(wei) 激動失眠了。結果第二天早上發現自己的嗓子啞了,連忙吃潤嗓片“救急”,晚上才如約登場演唱。

  我非常喜歡音樂(le) ,自認為(wei) 也有歌唱天賦,年輕時在部隊就是文藝骨幹,後來忙於(yu) 生計,把唱歌這個(ge) 愛好落下了。退休以後,我又開始重新唱歌。這一唱,就沒停下來過。

  我兒(er) 子老擔心我,說唱的音調那麽(me) 高,這把年紀要注意一點。我對他說,擔心都是多餘(yu) 的。現在,隻要天氣好,我都會(hui) 到黔靈山公園練歌,這裏有一些誌同道合的夥(huo) 伴,我們(men) 一起“玩音樂(le) ”。小曲兒(er) 一唱,身心愉悅,身體(ti) 也好了。

  今年,希望路邊音樂(le) 會(hui) 還能繼續邀請我,經過那次,我有了經驗,再也不練那麽(me) 久,放平心態,拿出日常的水準就能發揮好。雖然音樂(le) 會(hui) 聽起來是屬於(yu) 年輕人的,但我認為(wei) 音樂(le) 沒有年齡之分。未來,我希望能夠繼續參加路邊音樂(le) 會(hui) ,為(wei) 音樂(le) 會(hui) 加入一些“老年元素”,讓老年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本報記者 陳雋逸釆訪整理

  多些時間陪伴家人

  ■ 周景麗(li) 山西清徐 包裝工人

  我今年34歲,結婚後來到清徐縣,在紫林醋業(ye) 工作十年半。老陳醋是山西的特色產(chan) 業(ye) ,想要把清徐的醋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產(chan) 量、銷量和質量都要有保證,這和我們(men) 的日常工作緊密相關(guan) 。

  把好產(chan) 品質量關(guan) ,每一道環節都很重要。在包裝車間的生產(chan) 線上,我會(hui) 先檢查每個(ge) 醋瓶身上是否都印有生產(chan) 日期的噴碼,其次要確保商標一定要印得正。有時壓蓋機並不“靠譜”,我還得幫忙蓋嚴(yan) 實。這個(ge) 崗位看起來簡單,但非常關(guan) 鍵。如果商標不小心貼歪,或有一瓶醋的蓋子沒蓋好,就會(hui) 影響顧客的購買(mai) 體(ti) 驗,影響企業(ye) 的社會(hui) 聲譽,間接或直接導致公司損失。每周開晨會(hui) 時,我會(hui) 默念公司的“質量宣言”來提醒自己:產(chan) 品就是人品,質量就是生命。

  現在,我所在的崗位每天能包裝一兩(liang) 千箱醋。我希望公司能越做越大,產(chan) 量、銷量越來越多,工資也越來越高。

  工作累了,我就看看兩(liang) 歲女兒(er) 的照片,想早點回家抱抱她。下班早的時候,一進門寶寶會(hui) 先把拖鞋放在我腳邊,然後張開手讓我抱,嘴裏說著:“媽媽辛苦了。”那一刻真覺得再累都值得。晚上寶寶睡覺前會(hui) 跟我說:“媽媽我困了,晚安。”這些細節都讓我感覺到她在以飛快的速度成長著。2024年寶寶就要3歲了,我希望她快快成長,帶給家人更多驚喜。

  我愛人在河北保定的一家車企做翻譯工作,雖然不在孩子身邊,但他每天都特別想寶寶,一回家就會(hui) 給我打視頻電話,隔著屏幕陪寶寶玩,直到睡覺。我愛人喜歡看黑白老電影,每逢他回家的時候,晚上我們(men) 會(hui) 窩在沙發裏一起看一部懸疑類電影,邊看邊討論劇情,十分溫馨。希望我愛人新的一年在工作中更順心,在生活中更順利。

  每天因為(wei) 工作,陪伴寶寶的時間不多,心裏總有些愧疚。新年有個(ge) 小願望,希望能有更多時間去陪伴家人和孩子,寶寶健健康康長大。

  本報記者 馬睿姍釆訪整理

  用所學知識為(wei) 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 靳永強 北京市 醫生

  剛剛從(cong) 手術台上下來,患者是一名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的僅(jin) 2個(ge) 月大的嬰兒(er) ,經過檢查發現心髒上有多處缺損,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手術很順利,我終於(yu) 鬆了一口氣。

  我是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髒中心小兒(er) 科的一名醫師,師從(cong) 中國心髒外科領軍(jun) 人物吳清玉。他是我們(men) 前院長,如今依舊奮戰在臨(lin) 床一線。新的一年,我已經主刀了好幾台手術。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新生兒(er) 。這個(ge) 孩子出生僅(jin) 11天,體(ti) 重3公斤,患有先心病、完全性大動脈轉位,隨時有生命危險,寧夏當地的大夫對此束手無策,連夜聯係我們(men) 轉院到北京。經過詳細的檢查評估,我當天就帶領團隊急診給孩子做了大動脈調轉手術。由於(yu) 孩子年齡小,心髒隻比成年人的大拇指大一點,對手術精度提出了較高要求。我頭戴3.5倍的放大鏡進行操作,一分一秒不敢放鬆,手術持續了6小時,最終順利完成。如今,孩子恢複很好,很快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在臨(lin) 床工作之餘(yu) ,我還經常參加由國家民委和醫院組織的“送醫下鄉(xiang) ”活動。去年,我去了貴州六盤水、雲(yun) 南大理、內(nei) 蒙古興(xing) 安盟等地,為(wei) 當地兒(er) 童義(yi) 診。參加義(yi) 診讓我更加懂得肩上的責任。

  有些人可能對先天性心髒病的認識存在誤區。其實大多數先天性心髒病都能根治,少數即使無法根治,也可以通過手術緩解,提高生活質量和壽命。為(wei) 此,我在一些短視頻平台上開通了視頻號,科普先天性心髒病相關(guan) 知識。

  作為(wei) 醫生,必須學無止境。我選擇在清華大學攻讀在職博士學位,每周一到周五工作外,周六、周日還要去上課。可以預見的是,今年會(hui) 很累、但也很充實。我希望用所學知識為(wei) 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對我來說,最開心的是回家看到孩子們(men) 的笑臉。作為(wei) 父親(qin) ,我其實常覺虧(kui) 欠:由於(yu) 平時工作忙碌,陪伴孩子的時間相對較少。等今年工作、學習(xi) 告一段落,就帶孩子們(men) 出趟遠門旅遊,好好放鬆放鬆。

  本報記者 趙 昊采訪整理

  培養(yang) 一份愛好 學會(hui) 獨立生活

  ■ 趙泓森 河北石家莊 小學生

  我是石家莊翟營大街小學二年級的一名學生。轉眼間,我長大了一歲,也迎來了新的開始。

  去年,我在電視上看到中國發生了很多大事:神舟十六號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亞(ya) 運會(hui) 在杭州舉(ju) 行、國產(chan) 大飛機商業(ye) 首飛成功……看見這些新聞,我由衷感到自豪,想要好好學習(xi) 、快快長大,也為(wei) 建設祖國出份力。

  爸爸媽媽常常跟我講:“讀萬(wan) 卷書(shu) ,不如行萬(wan) 裏路。”去年,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大海、登上了山頂、走過了草原,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也讓我認識到世界有多麽(me) 廣闊。我從(cong) 書(shu) 本上了解到我們(men) 國家還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三星堆遺址、波瀾壯闊的黃河口、美麗(li) 的雲(yun) 南梯田……新的一年裏,我想讓爸爸媽媽帶我去更多的地方,見識更多的風景。

  在課堂上老師講過,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men) 的祖國曾經曆過很多磨難。每每讀到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我都深有感觸,更加珍惜胸前的紅領巾。當聽說世界上有的地方現在還在戰爭(zheng) ,我覺得生在如今的中國十分幸運,我要利用好祖國為(wei) 我們(men) 創造的和平環境,更加努力學功課。

  雖然歲數小,但我知道“一年之計在於(yu) 春”,新的一年,我計劃讀更多的書(shu) ,培養(yang) 一份愛好,並學會(hui) 獨立生活。老師常常教導我們(men) ,不要做語言的巨人,要成為(wei) 行動的主人。為(wei) 了實現目標,我要從(cong) 現在開始努力。今年,我要爭(zheng) 取能夠獨立上下學,不讓爸爸媽媽再操心,還爭(zheng) 取學一兩(liang) 道拿手菜,做給家人吃。

  在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偷偷許下幾個(ge) 小願望: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繼續快快樂(le) 樂(le) 、平平安安長大;我希望我們(men) 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成就;我希望世界各國能和平相處,全世界的小朋友們(men) 都能擁有美好的童年。

  本報記者 張騰揚采訪整理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wei) 受訪者供圖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