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四個“新突破”呈現國有經濟穩中向好

發布時間:2024-01-17 11:38: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1月16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ju) 行“回眸2023”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第十一場——自治區國資委專(zhuan) 場。自治區國資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全區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及國有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2023年,全區國資國企係統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主動擔當作為(wei) ,圍繞貫徹落實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交給內(nei) 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liang) 件大事抓改革、促發展,以四個(ge) “新突破”詮釋內(nei) 蒙古國有經濟穩中向好。

  深入推進國資國企發展“突圍”,在提升國有經濟發展質效上實現新突破。按照“率先突圍、逐企突破”的思路,從(cong) 房產(chan) 、土地、閑廢物資等十個(ge) 方麵起底國企,全麵盤活各類資源資產(chan) ,提高其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緊盯持續虧(kui) 損企業(ye) 、高負債(zhai) 企業(ye) 和非正常經營企業(ye) ,加快內(nei) 部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和破產(chan) 清算,一級監管企業(ye) 經營性虧(kui) 損問題全麵解決(jue) ,獨立核算企業(ye) 虧(kui) 損麵降至16.2%;大力優(you) 化布局結構,完成交通集團等12戶企業(ye) 戰略性重組和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組建國貿集團,新設稀土新材料、能源儲(chu) 備、蒙氫管網等子企業(ye) ,努力打造“蒙字號”國企新標杆。截至2023年末,自治區國資委監管企業(ye) 資產(chan) 總額9787.9億(yi) 元,同比增長9.7%。2023年,自治區國資委監管企業(ye) 營業(ye) 收入2836.4億(yi) 元,同比增長4.9%;實現盈利122.5億(yi) 元,同比增盈50.7億(yi) 元。

  全麵開展一流企業(ye) 創建,在增強國企核心功能、提升國企核心競爭(zheng) 力上實現新突破。統籌全區各級國企創建一流工程,內(nei) 蒙古部分國企進入創建世界一流專(zhuan) 業(ye) 領軍(jun) 示範企業(ye) 名單和全國20戶改革標杆企業(ye) 名單;持續引導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在重點領域開展科技攻關(guan) ,包鋼集團建成全國首台(套)固態儲(chu) 氫係統示範裝置,內(nei) 蒙古電力集團積極推進北京懷柔實驗室內(nei) 蒙古基地落地;聚焦新業(ye) 態領域重大項目發力,烏(wu) 蘭(lan) 布和沙漠1200萬(wan) 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引綽濟遼”二期工程和呼和浩特新機場高速、包銀高鐵、集大原高鐵等重大項目建設速度加快。2023年,自治區國資委監管企業(ye) 完成投資886.15億(yi) 元,同比增長36.65%。

  鞏固改革成果,在完善體(ti) 製機製、提高國企發展活力上實現新突破。鞏固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分層分類、動態優(you) 化企業(ye) 黨(dang) 委前置研究事項700餘(yu) 項,進一步厘清權責邊界;推動各級企業(ye) 優(you) 化提升董事會(hui) 運行效率;全麵推動開展國企經理層成員市場化選聘,大力推行管理人員競爭(zheng) 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破格將優(you) 秀人才選拔到管理崗位;以效益為(wei) 導向改革考核分配機製,實行企業(ye) 負責人薪酬與(yu) 效益剛性掛鉤,樹立獎優(you) 罰劣、獎罰分明的用人導向。

  不斷完善監管方式,在提升國資監管效能上實現新突破。完善業(ye) 務監督、綜合監督、責任追究“三位一體(ti) ”的出資人監督體(ti) 係,依托在線監管係統匯集分析集中采購、公開采購、上網采購、招標采購等重點數據,內(nei) 蒙古陽光采購平台2023年完成采購項目5155宗,成交額169.99億(yi) 元,節資率達8.17%;強化合規管理,製定實施《合規管理工作方案(2023-2025年)》,開展合規專(zhuan) 項監督,企業(ye) 重要決(jue) 策、規章製度和合同等重要內(nei) 容法律審核率達100%;規範涉企國有資產(chan) 交易、轉讓和處置行為(wei) ,實施新設企業(ye) 投資收益率年度評價(jia) ,堅決(jue) 防止新設子企業(ye) “投資即虧(kui) 損、設立即虧(kui) 損”等問題發生;加大風險防範和化解力度,製定企業(ye) 內(nei) 部審計管理、債(zhai) 券發行管理等製度,嚴(yan) 控增量負債(zhai) ,壓減存量債(zhai) 務規模,對違規經營投資造成國有資產(chan) 損失或其他嚴(yan) 重不良後果的進行嚴(yan) 肅追責問責。(記者 楊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