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興邊富民

近年來,內(nei) 蒙古自治區興(xing) 安盟實施抵邊鄉(xiang) 村“抓黨(dang) 建促強邊固防”工程,深入開展思想築邊、組織固邊等行動,把各方力量和資源集聚起來,做好興(xing) 邊富民工作。
“我要盡自己所能,為(wei) 祖國邊防貢獻力量。”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xiang) 圖布台社區居民吉日木圖道出心願。由於(yu) 身體(ti) 患病又要供孩子上學,吉日木圖的生活一度很困難,社區工作人員幫他申請了低保。生活條件改善後,吉日木圖主動申請退保,並希望為(wei) 守邊護邊貢獻力量。
強化思想築邊,興(xing) 安盟委組織部指導邊境旗市組建邊防流動黨(dang) 校,在抵邊鄉(xiang) 村設立宣講點,麵向守邊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開展各類宣講、講座和送學活動,增強國防意識。越來越多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像吉日木圖一樣,主動承擔義(yi) 務巡邊、護邊的任務。
促進組織固邊,興(xing) 安盟推行“嘎查村黨(dang) 組織+黨(dang) 員中心戶”機製,強化黨(dang) 建引領抵邊鄉(xiang) 村治理,建設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xiang) 黨(dang) 群服務中心邊境服務站,設立暖心服務小分隊64支,開展服務109次,覆蓋群眾(zhong) 1400餘(yu) 人。
深化興(xing) 邊富民,興(xing) 安盟成立25個(g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打造“草原宿集”5個(ge) 品牌和2個(ge) 酒店項目,培育特門郭勒等地方特色品牌,產(chan) 業(ye) 發展能力持續提升。“刺繡作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很多人喜歡收藏。”黨(dang) 員王紮拉嘎胡是塔林艾麗(li) 民族手工藝品合作社的理事長,她介紹,在“訂單+合作社+牧戶”模式的帶動和扶持下,這幾年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xiang) 刺繡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培育出了一批“草原繡娘”。
通過實施幫扶,興(xing) 安盟積極協調整合項目資金,推進邊境旗市抵邊鄉(xiang) 村建設,注重幫扶力量傾(qing) 斜,向抵邊嘎查村選派選調生7人、選派駐村工作隊11個(ge) ,抵邊群眾(zhong) 生活質量持續改善。
“市人武部對我們(men) 開展結對幫扶以來,為(wei) 困難群眾(zhong) 提供了很多支持。”阿爾山市天池鎮阿爾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尹小剛說。阿爾山市各鎮街黨(dang) (工)委與(yu) 轄區林業(ye) 國有企業(ye) 、市人武部、邊境派出所共駐共建,針對旅遊發展、生態保護、護林防火、誌願服務等方麵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6日 19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