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朝陽八裏莊街道推廣老人“洋蔥出行” 精準解決老人出行問題

發布時間:2024-01-18 09:19: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近日,朝陽區八裏莊街道推出了全域老人“洋蔥出行”計劃,轄區20個(ge) 社區都設置了網約車物理標識終端,200個(ge) “洋蔥出行”終端也全麵投入使用,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實現一鍵叫車、一鍵聯動、一鍵定位。

  “’洋蔥出行’是朝陽區八裏莊街道‘在地安老’居家養(yang) 老體(ti) 係建設中的重要內(nei) 容,八裏莊街道在北京市民政局、衛建委以及朝陽區民政局的支持下,通過和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hui) 、中國老齡事業(ye) 發展基金會(hui)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智慧養(yang) 老研究所以及滴滴出行合作,啟動“人車技惠聯”五層響應機製,讓轄區老人出行更便捷。”朝陽區八裏莊街道辦事處民生保障辦公室副主任劉楊說。

  縮短打車“盲等”時間

  近日,來八裏莊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辦理事務的人員絡繹不絕,一塊“助老打車點”的牌子吸引了老年人的目光。通過這塊牌子,老人不僅(jin) 可以明確自己的位置,還可以一鍵呼叫或者微信掃一掃進行約車、打車。掃碼後,老人不需要輸入起點,市場化運營商優(you) 先為(wei) 老人分配車輛,附近的網約車收到用車需求會(hui) 及時響應,老人的微信小程序上就顯示出明確的車輛相關(guan) 信息以及到達時間。

  八裏莊街道遠洋天地家園社區是第一批推廣“洋蔥出行”的示範社區。“我們(men) 社區是全國老年友好示範社區,為(wei) 了解決(jue) 好老人叫車難的問題,社區安裝了10處物理標識,在標識點打車的老人,運用商會(hui) 優(you) 先派單。”遠洋天地家園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關(guan) 雪靜介紹道,“如果老人不會(hui) 使用微信,也可以用手機號叫車,同樣優(you) 先派單。”

  在朝陽無限社區,年過七旬的李奶奶已經“嚐鮮”這項新的便民措施,“有一次要去醫院,就在這裏一鍵叫車。微信上一掃,5分鍾後車就來了,很方便”,李奶奶對這次體(ti) 驗頗為(wei) 滿意。此前,她也碰到打不到車或者叫了滴滴說不明白定位的情況,“我們(men) 這裏經過的出租車本來就不多,早晚高峰就更難打到車了。”

  做“減法”掙脫束縛

  據了解,使用APP叫車,一是程序繁瑣,可能需要輸入驗證碼,對老人來說是個(ge) 難題。二是難以和司機描述精準定位,導致老人著急上火,低效率用車。

  “想要讓老年群體(ti) 更快更好適應智能化浪潮,關(guan) 鍵點之一就是要做減法”,北京智慧養(yang) 老研究所研究員邢新主說。

  助老打車標牌上設置了兩(liang) 種呼叫方式,手機掃碼和“專(zhuan) 線呼叫”相結合,對於(yu) 不會(hui) 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滴滴打車服務方安排了專(zhuan) 人專(zhuan) 線,為(wei) 老人提供約車訂車服務。與(yu) 此同時,為(wei) 了更好提升老人用車體(ti) 驗,終端定位上標注了具體(ti) 地點,這樣老人隻是打個(ge) 電話或者掃個(ge) 碼,做最小化的操作,其他複雜的流程全部交給市場化平台即可。

  醫院和車站是下一個(ge) 方向

  沉到一線,傾(qing) 聽民意,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劉楊和他的同事們(men) 深入到社區一線,入戶走訪,真切地了解了老人出行難的痛點。

  據了解,八裏莊街道東(dong) 裏、西裏、十裏堡、延靜裏4個(ge) 社區共有約1.5萬(wan) 名老年人,將近占了街道老年人總數的50%,上世紀50-70年代建成的老小區占比大,道路狹窄、路況複雜,很少有空出租車主動往這裏開,所以這裏的“洋蔥”終端設置較多,老年人使用頻次也比較高。

  “前期我們(men) 在選點時,主要考慮老人集中度、打車是否困難等因素。此外還要考慮設備安裝環境,一般會(hui) 選擇靠近我們(men) 街道養(yang) 老服務聯合體(ti) 成為(wei) 單位的位置安裝,比如養(yang) 老驛站、慈善超市等,方便老人在操作過程遇到問題時可以詢問”,街道項目負責人劉楊說。

  出發場景、道路場景、歸途場景是打車的三個(ge) 核心場景,公共道路候客站點、社區門口服務終端、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三位一體(ti) ”的場景矩陣也是八裏莊街道重點打造的滿足市民,尤其是老年群體(ti) 出行需求的場景。

  “在此次主題教育中,我們(men) 充分聽取和了解了老年人出行的需求,接下來將重點發力的場景是醫院和車站,老人的去醫院就診是剛需,轄區內(nei) 的兩(liang) 個(ge) 衛生中心已經全部安裝了標識,目前,我們(men) 正在和朝陽醫院、民航醫院等三甲醫院進行溝通,爭(zheng) 取在大型醫院設置物理標識,解決(jue) 老年人就醫出行難問題,”劉楊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