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多措並舉推進大豆產能提升
1月16日,記者從(cong)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2023年我省大豆種植175.5萬(wan) 畝(mu) ,超任務1.8萬(wan) 畝(mu)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85.5萬(wan) 畝(mu) ,超任務5.7萬(wan) 畝(mu) ,涉及11市74縣。從(cong) 各地測產(chan) 情況看,淨作大豆畝(mu) 產(chan) 最高200公斤以上,複合種植大豆畝(mu) 產(chan) 最高達170公斤,複合種植玉米畝(mu) 產(chan) 在600公斤以上。
2023年我省高度重視大豆生產(chan) 工作,強化工作部署,壓實政治責任,各市向省政府遞交了《2023年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書(shu) 》,大豆生產(chan) 任務列為(wei) 考核指標。省委農(nong) 辦下發通知,將大豆種植任務分解到市縣。建立播種調度和通報製度,定期向各市通報任務完成情況,壓緊壓實各市生產(chan) 責任,確保完成大豆播種任務。
強化政策引導,提高農(nong) 戶種植收益。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積極對接省財政廳,出台補貼政策,對淨作大豆種植戶發放一次性補貼,每畝(mu) 補助20元,市縣積極跟進製定政策,3市20餘(yu) 個(ge) 縣對大豆生產(chan) 給予扶持,每畝(mu) 補助20元—200元。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省級每畝(mu) 配套補助50元,7市30餘(yu) 縣出台補助政策,每畝(mu) 補助30元—250元,陵川縣每畝(mu) 補助達500元。在全省開展大豆種植保險工作,每畝(mu) 保額300元,保費18元。在11個(ge) 縣開展帶狀複合種植收入保險試點,水地每畝(mu) 保額1360元、保費108.8元,旱地每畝(mu) 保額820元、保費73.8元。
強化技術培訓,挖掘增產(chan) 潛力。將帶狀複合種植技術納入2023年山西省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主推技術。發布帶狀複合種植、大豆生產(chan) 技術指導意見,分區域編印發放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手冊(ce) 和技術模式掛圖。成立帶狀複合種植專(zhuan) 家指導組,開展技術服務。為(wei) 單產(chan) 提升縣組建首席專(zhuan) 家技術團隊,實行全過程、全環節聯合攻關(guan) 指導。
強化示範帶動,營造趕超氛圍。以兩(liang) 個(ge) 承擔單產(chan) 提升整建製任務縣為(wei) 重點,累計建設百畝(mu) 攻關(guan) 田26個(ge) 、千畝(mu) 示範片12個(ge) 、萬(wan) 畝(mu) 示範片4個(ge) ,推廣應用優(you) 良品種、有效增施肥料、增加種植密度、科學防治病蟲害等配套技術模式,確保大豆均衡提質增產(chan) 。祁縣出台獎勵政策,對種植麵積超1000畝(mu) 的種植主體(ti) ,一次性獎勵10萬(wan) 元。蒲縣探索創新“政府全程組織+村集體(ti) 全程主導+新型經營主體(ti) 全程參與(yu) ”模式,全力保障今年大豆生產(chan) 任務落地落實。同時,我省啟動實施2023年“神農(nong) 科技杯”大豆高產(chan) 競賽,全環節落細高產(chan) 措施,培育高產(chan) 典型。(記者王秀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