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裏的京津冀
北京市前門大柵欄商業(ye) 街上,龍年專(zhuan) 屬的“魚躍龍門”布鞋擺上了內(nei) 聯升的櫃台,挑選新鞋的顧客絡繹不絕;在天津市金街上的老美華門店,千層底鞋、津派旗袍、連袖男裝等鞋品服飾琳琅滿目,各類國風元素盡顯傳(chuan) 統之美。
1月27日至2月1日,跟隨“歡樂(le) 京津冀 一起過大年”主題宣傳(chuan) 聯合采訪團,本報記者在一個(ge) 個(ge) 文旅新地標中,近距離感受濃濃年味兒(er) ,看老字號上新品引領“新國潮”,也探尋老字號背後的京津冀故事。
1月28日,走進大柵欄商業(ye) 街六必居前門店,醬香味兒(er) 撲麵而來,想要尋味“老北京”的人們(men) 排著長隊,一款叫做甜醬銀苗的時令醬菜成為(wei) 爆款。
在盛滿散裝醬菜的櫃台前,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尤軼指著一壇甜醬銀苗說:“這個(ge) 醬菜脆嫩醇香,不到春節肯定銷售一空。而且,原材料就出自河北博野。”
六必居,蜚聲中外的中華老字號。因為(wei) 甜醬銀苗的“一線牽”,六必居與(yu) 博野幾十年的攜手相伴不曾中斷。
銀苗,一年隻產(chan) 一季。每年11月左右,六必居將生長在博野田間的銀苗采購至北京。經過一個(ge) 多月的精心醃製,來自博野的銀苗被擺上貨架,成為(wei) 眾(zhong) 多北京市民的佐餐佳品。
其實,合作不止這一項。目前,六必居還在河北三河、霸州兩(liang) 地建有工廠,生產(chan) 醋、料酒等調味品。而與(yu) 保定市冠香居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已近25年。
在六必居前門店,芝麻醬也是一款深受消費者青睞的產(chan) 品。這個(ge) 芝麻醬,就是在保定冠香居生產(chan) 的。
原來,六必居團隊早在1998年就來到保定市冠香居食品有限公司考察,雙方一拍即合,達成合作。
同為(wei) 老字號,是他們(men) 合作的重要基礎。
“1895年,我們(men) 公司的‘馨冠’品牌就在北京創立了,後來又遷移到了保定。雖然不如六必居近600年的曆史悠久,但也是傳(chuan) 承百年的燕趙老字號了。”冠香居公司總經理盧長永說。
細讀兩(liang) 家老字號的祖訓,頗多相似之處。
在六必居,“秫稻必齊、曲蘖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的“六必”工藝傳(chuan) 承至今;而“馨冠”品牌的背後,是幾代人對“嚴(yan) 良精細、甘清真實”標準的恪守。
尤軼說:“六必居帶給大家的是‘舌尖上的記憶’,傳(chuan) 承的是一絲(si) 不苟、一以貫之的匠心。”
上百年來,“馨冠”品牌隻專(zhuan) 心做芝麻醬和香油兩(liang) 種產(chan) 品,正是其“嚴(yan) 良精細”企業(ye) 情懷的直接詮釋。盧長永說:“理念上的契合,造就了雙方長久的合作。”
從(cong) 最初的千萬(wan) 元,到如今的億(yi) 元,六必居與(yu) 冠香居公司的年采購額持續攀升。雙方在管理、生產(chan) 、技術方麵的融合,也為(wei) 冠香居公司帶來了更大提升空間,他們(men) 的“馨冠”“珍醇”兩(liang) 個(ge) 自有品牌產(chan) 品銷售量節節攀升,尤其在京津冀市場收獲了不俗業(ye) 績。
一碟甜醬銀苗、一瓶芝麻醬,畫出了老字號從(cong) 種植、加工到銷售的同心圓。
放眼京津冀,三地的老字號合作越發緊密。幾天前,全聚德等北京老名牌入駐天津首家老字號集合店;衡水老白幹等河北的老字號企業(ye) 在“2023津洽會(hui) ”上覓得商機;王致和、東(dong) 來順等10多家企業(ye) 紮堆河北阜城的北京·中華老字號食品產(chan) 業(ye) 園;三地還頻頻組織京津冀老字號聯展,帶動老字號組團“出圈”……
老字號的夢幻聯動,既是市場大潮下的主動選擇,也是京津冀文化一脈、人緣相親(qin) 的順勢而為(wei) 。
“在我看來,老字號是一種文化遺產(chan) ,縱向地記憶著每處地域獨有的傳(chuan) 衍與(yu) 品味,橫向卻又展示著它們(men) 寬廣而深厚的閱曆和海納百川的胸懷。北京、天津、河北,地緣相接、地域一體(ti) ,文化同根同源,本就是一家人。”提及三地“一家親(qin) ”,中國民協顧問、河北省民協名譽主席鄭一民感觸頗深地說,百年老字號之間打破門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集體(ti) 出征必然讓縱與(yu) 橫、古與(yu) 今交匯出格外絢爛的火花,持續演繹老字號的“不老傳(chuan) 奇”。(記者馮(feng) 陽、韓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