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居環境 拓寬發展空間(鄉村行 看振興)
順著山勢,一條寬闊的水泥路蜿蜒向前。走進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高橋鎮黃溪坑村,眼前是蔥鬱的生態棧道、愜意的露營基地。
再往裏走,黃溪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鄧玉勇正在村內(nei) 道路擴建工地上忙碌。“搶抓春節前的施工時間,整修拓寬原有的幾處狹窄路段,為(wei) 村民和遊客提供更好的交通條件。”鄧玉勇說。
如今遠近聞名的生態旅遊村,過去卻是另一番模樣。鄧玉勇回憶:“那時,年輕人基本都外出打工,村裏衛生條件不太好。”
2020年,以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為(wei) 契機,黃溪坑村兩(liang) 委幹部帶頭推動違建拆除,全村退出舊附屬房等24處,拆除麵積近4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騰退後的土地用於(yu) 公益基礎設施建設。複耕複墾撂荒地41畝(mu) ,種植優(you) 質稻、玉米等多種作物,打造宜種宜遊美麗(li) 田園。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jin) 提升了生態環境質量,也騰挪出廣闊發展空間。2021年,黃溪坑村成立村級旅遊開發公司,累計建設曲洋森林公園、紅心橙采摘基地、旅遊交通道路等10餘(yu) 個(ge) 項目。登山覽勝、乘船漂流、休閑采摘……黃溪坑村蝶變為(wei) 集農(nong) 事體(ti) 驗、休閑觀光、餐飲接待等多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美麗(li) 鄉(xiang) 村。
“2024年,我們(men) 將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完善基礎設施,讓村子發展得越來越好。”鄧玉勇表示。2023年,黃溪坑村接待遊客超5萬(wan) 人次,帶動25戶人家實現家門口就業(ye) 。
截至2023年底,沙縣區已累計批複85個(ge) 村莊規劃,改造衛生戶廁1.8萬(wan) 餘(yu) 戶,新建鄉(xiang) 鎮汙水管網20公裏。
“下一步,將深入實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紮實開展美麗(li) 鄉(xiang) 村庭院等創建工作,進一步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沙縣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陳聚榮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