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新兩翼”發力齊飛(新時代畫卷)

發布時間:2024-02-20 10:1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4年2月,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站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決(jue) 策。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兩(liang) 項戰略舉(ju) 措,兩(liang) 個(ge) 新城,形成北京新的“兩(liang) 翼”。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推動北京‘新兩(liang) 翼’建設取得更大突破。”

  按照規劃,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河北雄安新區要建設成為(wei) 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北京“新兩(liang) 翼”建設正不斷取得新進展,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河北雄安新區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新兩(liang) 翼”發力齊飛。讓我們(men) 以更加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北京“新兩(liang) 翼”建設必將取得更大突破。

  ——編 者

  

  北京城市副中心

  和諧宜居之都

  千年古都,大運河畔,“文化之光”閃耀。2023年12月27日,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以融匯古今、功能多元之姿同日亮相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一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繼續協同推進優(you) 質資源共建共享,讓群眾(zhong) 幸福感多起來。據了解,2024年,北京通州區將協同開展跨界流域綜合治理和交界地區生態綠帶建設,持續深化通武廊區域衛生健康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促進優(you) 質養(yang) 老服務資源向周邊地區延伸布局。

  新型城鎮化

  北京城市副中心錨定“一帶、一軸、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持續推進規劃落地全麵提速、城市框架加快成型。2023年,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二期建成,運河商務區累計完工470萬(wan) 平方米,第二批市級機關(guan) 集中搬遷今年1月底結束。

  區域協同發展

  從(cong) 基礎設施到公共服務,從(cong) 產(chan) 業(ye) 集群到創新協同,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緊扣“一體(ti) 化”和“高質量”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謀劃新時代區域發展“同心圓”。

  深化交通一體(ti) 化。目前,北京東(dong) 六環改造實現雙隧道貫通,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ti) 結構完工在望,軌道交通22號線通州段總工程量完成近半。培育發展新動能。2023年,北京通州與(yu) 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hui) 上,50個(ge) 項目簽約,意向投資超過400億(yi) 元。副中心政務中心一體(ti) 化辦事大廳在河北大廠縣、天津武清區揭牌運行,實現政務服務跨域通辦,服務事項達3600餘(yu) 項。

  

  河北雄安新區

  綠色生態宜居

  北京向南百餘(yu) 公裏,雄安新區拔節生長。

  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白洋澱水質連續3年穩定保持在Ⅲ類,為(wei) 1988年恢複蓄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承接疏解有序推進。2023年11月,首批疏解4所高校——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北京林業(ye) 大學雄安校區,首批疏解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院區開工建設。

  雄安新區管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2024年新區將加快集聚“功能、項目、創新、支撐、人才、資源、生態、服務”8個(ge) 要素,著力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等8個(ge) 領域,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

  創新驅動發展

  2023年,雄安新區堅持以創新理念推進產(chan) 業(ye) 培育和發展,一年來對接1600餘(yu) 家創新型企業(ye) ,成功推動45家單位意向選址,74個(ge) 優(you) 質項目在新區對接資本市場。

  圍繞創新驅動,雄安新區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三大產(chan) 業(ye) 方向,推進科創中心、中關(guan) 村科技園等10餘(yu) 個(ge) 重要創新和產(chan) 業(ye) 平台載體(ti) 建設,著力打造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重要策源地。

  協調發展

  2023年,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yu)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工作重心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並舉(ju) 。

  2023年12月28日,京雄高速全線通車運營,實現從(cong) 北京西南五環到雄安新區1小時可達。硬件條件提升的同時,雄安新區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ge) “牛鼻子”,出台政策、優(you) 化環境,通過軟件條件升級讓疏解單位和人員願意來、留得下、發展好。2023年,雄安新區承接引進央企二級、三級子公司52家;截至2023年底,央企在新區設立子企業(ye) 及各類分支機構達200多家。

  開放發展

  2024年1月12日,雄安綜合保稅區(一期)通過驗收,並舉(ju) 行揭牌儀(yi) 式以及首批入駐企業(ye) 簽約儀(yi) 式。這標誌著保稅區具備封關(guan) 運作條件。

  據雄安新區管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緊緊圍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兩(liang) 大任務,以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wei) 初心使命,為(wei) 推動新區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開放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稿件采寫(xie) :本報記者王昊男、張誌鋒

  照片拍攝:本報記者雷聲、伊霄、張武軍(jun) 、蔣雨師,人民網記者李兆民,耿輝

  版式設計:張芳曼、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4日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