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工程”熱了房暖了心
2月1日,赤峰市紅山區城南村,室外溫度零下17℃,記者到訪村民孫彥家。“走,咱們(men) 上裏屋嘮去,熱乎著呢!”出門迎接的孫彥邊說邊指引記者往裏走。
推開房門的瞬間,一股暖流撲麵而來。90多平方米的房子,幹淨敞亮,絲(si) 毫聞不到煤煙味兒(er) 。孫彥告訴記者,供“大暖”後,不用自己燒鍋爐了,也不用再起夜添煤了,最主要的是取暖費1年隻需2000元,比自己燒煤省了足足4000元。
“供‘大暖’暖和又省事。”談到平房區集中供暖,孫彥高興(xing) 得合不攏嘴。
2023年12月1日,赤峰市紅山區鐵南街道城南村和曲家溝村應村民呼聲,與(yu) 赤峰市住建部門積極溝通,通過實施平房集中供暖項目,讓742戶平房居民享受到了集中供熱。
“現在,村民家裏不僅(jin) 幹淨了,就連天空都比過去清亮了許多。”城南村委會(hui) 主任孫軍(jun) 高興(xing) 地說。
供熱改造暖人心,汩汩暖流熱寒冬。
近期,赤峰市全麵貫徹落實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部署的“六個(ge) 工程”重點任務,聚焦實施“溫暖工程”,圍繞熱源挖潛、熱網鋪設、熱力站建設、用戶端改造等方麵做足文章。特別是針對部分老舊小區供熱效果差、城中村居民分散取暖汙染大等問題,通過實施技改、城中村接入集中供熱和新型智慧供熱等措施,提升居民居住環境,保障群眾(zhong) 溫暖過冬。
“以前,我們(men) 小區暖氣溫度低,最高隻有15℃,改造後達到了25℃。”紅山區二毛一生活區居民石鳳賢說,現在房子熱了,心也是暖的。
二毛一生活區是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供暖是老式的“上供下回”係統,管道內(nei) 網過細,加上使用時間長、管道堵塞嚴(yan) 重,造成用戶供暖溫度偏低。2023年,赤峰富龍熱力有限責任公司免費給該小區4號樓45戶居民進行了舊網改造。
“把原來的‘上供下回’改成現在的‘單戶單供’後,用戶的室溫平均提升了5℃左右。”赤峰富龍熱力有限責任公司運行分公司安管辦主任程亮說。
2023年,赤峰市及早布置“冬病夏治”工作,對鍋爐、管網、換熱站、庭院管網等進行檢修維護,設施設備檢修率達到100%;組織熱源企業(ye) 與(yu) 煤礦企業(ye) 簽訂煤炭供應長期協議,當下赤峰市供熱企業(ye) 儲(chu) 煤167.265萬(wan) 噸,超過15天供熱運行煤炭需求量;設立36個(ge) 信訪接待室和85部投訴電話,開展“訪民問暖”活動,及時解決(jue) 居民反映的用熱問題。
據介紹,目前,赤峰市有供熱企業(ye) 28家,城中集中供熱能力1.5億(yi) 平方米,供熱麵積約1.3億(yi) 平方米,供熱用戶約99.1萬(wan) 戶,集中供熱普及率達85%以上。
“我們(men) 將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精神,在赤峰市中心城區持續應用大溫差供熱技術,深入開展現有熱電聯產(chan) 熱源挖潛,擴大供熱能力,將新建供熱管網23.1公裏,改造庭院供熱管網70.5公裏,樓內(nei) 地盤管103公裏,惠及居民1.8萬(wan) 戶,確保‘溫暖工程’落地落實。”赤峰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副局長劉豔軍(jun) 表示。(記者 魏那 王塔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