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生演繹不平凡的壯舉”
4年行程6萬(wan) 餘(yu) 公裏,尋訪和書(shu) 寫(xie) 30多位老英雄事跡的作家王英;巡檢途中勇救落水者,用生命完成最後托舉(ju) 的鐵路巡防員郭字宏;舉(ju) 全家之力替去世兒(er) 子還清90萬(wan) 元債(zhai) 務的七旬老人姚西田;持之以恒刻苦訓練摘得多枚金牌的奧運冠軍(jun) 汪順;以柔弱雙肩撐起全家一片天的00後大學生劉盈鈉……近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yi) 式暨全國道德模範與(yu) 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重慶市大足區舉(ju) 辦。經各地推薦、網友點讚評議和專(zhuan) 家評審等環節,共有152人(組)助人為(wei) 樂(le) 、見義(yi) 勇為(wei) 、誠實守信、敬業(ye) 奉獻、孝老愛親(qin) 身邊好人光榮上榜。
這些上榜好人堅定文化自信,踐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美德,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者。網友紛紛留言點讚:“‘中國好人’平凡的人生演繹不平凡的壯舉(ju) 。”
助人為(wei) 樂(le) 誌願服務
“學習(xi) 雷鋒好榜樣,忠於(yu) 革命忠於(yu) 黨(dang) ……”這是吳建成在部隊穿著軍(jun) 裝時常常唱起的嘹亮軍(jun) 歌,也是他脫下軍(jun) 裝參加工作後踐行雷鋒精神、投身誌願服務的不竭動力。
吳建成是一名退役軍(jun) 人,現在是山西省朔州市平朔安家嶺露天礦值班副隊長。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吳建成跟隨朔州市紅十字會(hui) 參加了“為(wei) 孤殘兒(er) 童送溫暖”誌願活動,由此萌生了一個(ge) 想法——要組建一支退役軍(jun) 人誌願服務隊,去幫助更多的人。
隨後,吳建成用一個(ge) 月的時間跑遍了民政局、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紅十字會(hui) 等,把成立誌願服務隊的相關(guan) 事項了解得清清楚楚。經過批準,山西省第一支退役軍(jun) 人誌願服務隊誕生了。
吳建成經常帶領誌願服務隊走進學校、走進鄉(xiang) 村,關(guan) 愛孩子和五保戶等,他們(men) 積極投身探訪、慰問、公益宣傳(chuan) 、物資搬運等誌願服務活動,繼續傳(chuan) 承雷鋒精神。這些年來,他們(men) 的行動鼓舞和帶動了更多退役軍(jun) 人加入到誌願服務中來,隊伍不斷壯大,從(cong) 最初的60人發展到現在的220人。
“我們(men) 要像雷鋒一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wei) 人民服務之中去。”吳建成說。
和吳建成一樣,河北省滄州市散文協會(hui) 副會(hui) 長王英也榮登本期助人為(wei) 樂(le) “中國好人榜”。
王英從(cong) 小崇拜英雄,為(wei) 了講述家鄉(xiang) 回民支隊的英勇故事,她行程6萬(wan) 多公裏進行尋訪。她患有乳腺癌,卻樂(le) 觀麵對,不畏困難,隻為(wei) 尋訪和書(shu) 寫(xie) 老英雄事跡。
那是在2018年8月,王英在參加魯迅文學院河北作家班的學習(xi) 時參與(yu) 了一個(ge) 創作計劃——由8位作家分別去寫(xie) 8位英雄。因她家是河北省獻縣的,所以得到了采寫(xie) 馬本齋英雄事跡的任務。“歌頌家鄉(xiang) 英雄,是你的責任和義(yi) 務。”這句話讓王英承擔下了這個(ge) 任務。從(cong) 此,她開始尋訪散布在全國各地的回民支隊老戰士,尋訪那段曆史的知情人。
王英不僅(jin) 自己發布征集信息,也發動親(qin) 朋好友幫助擴散,終於(yu) 從(cong) 河北省衡水市的一位朋友那裏獲知了第一條線索:有一位冀中回民支隊的老英雄,如今在蘭(lan) 州生活。很快,王英趕了過去。那位老英雄除了耳聾,身體(ti) 仍很硬朗。王英說,當時自己實在是太激動了,麵對老人,她鄭重地獻上了後輩對英雄的敬意。
後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王英在做的事情,她也得到了更多的幫助。一次次出發,一次次尋訪,越來越多鮮活的曆史畫麵和英雄壯舉(ju) 都匯聚到王英這裏。
現在,王英已經熬過了多次化療和靶向治療,但她最掛念的,還是尋訪工作。目前,她已經尋訪到了30多位老英雄的事跡,又新掌握了好幾位老英雄的信息,他們(men) 分別在天津、海南、新疆等地。王英說,“我得趕緊治好病,還有那麽(me) 多活兒(er) 沒幹完呢!”
平凡英雄 不凡壯舉(ju)
在本期見義(yi) 勇為(wei) “中國好人榜”中,有兩(liang) 位平凡英雄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他們(men) 既是努力生活的普通人,也是危難時刻勇於(yu) 獻身的勇士。
蔡文,生前是中鋁集團中鋁瑞閩製造二部技術組機械工程師,他跳下汙水井連救兩(liang) 人,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人。
2023年7月14日20時,正準備接女兒(er) 回家的蔡文在出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閩漁新村小區大門時,忽然聽到路邊汙水井旁有人呼救,蔡文立即停車前去查看,看到汙水井內(nei) 一名井下作業(ye) 人員已經暈倒,另一名在井外留守看護的施工作業(ye) 人員下井施救時,也遇到危險正在井內(nei) 奮力掙紮。汙水井深達4米,水流湍急且含有毒有害氣體(ti) ,情況萬(wan) 分危急。
蔡文身軀不算高大,卻敢於(yu) 下深井救人於(yu) 危難,他臂膀不夠強壯,卻用盡最後一絲(si) 氣力將生命奮力托舉(ju) 。
最終,2名被困人員成功獲救,而蔡文自己卻因吸入有毒有害氣體(ti) 和體(ti) 力不支,被下方汙水淹沒,不幸犧牲。
蔡文去世後,小女兒(er) 總是問媽媽:“爸爸去哪了?是不是在加班?天黑了還不回來?想爸爸了。”妻子陳欽不知道該怎麽(me) 向孩子解釋,她隻能說:“爸爸坐宇宙飛船到天上去了,變成了一顆星星。你想他就看看天上的星星,最亮的那顆就是爸爸。”
還有郭字宏,生前是上海滬鐵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保安,滬蓉高鐵金寨工區巡防員,他在巡檢途中勇救落水者,用生命完成了最後的“托舉(ju) ”。
2023年8月2日中午,郭字宏在安徽省金寨縣梅山鎮三灣村鐵路橋附近例行巡防。對於(yu) 他而言,這是一段再熟悉不過的路段。然而,沒想到的是,這竟是他最後一次在這個(ge) 路段上巡護。
“救命啊,救命啊……”鐵路橋下的河道裏,一陣陣急切的喊叫聲夾雜著哭聲,引起了郭字宏的注意。走下河道,他看到一名中年女子站在河道邊大聲呼救。來不及多想,連衣服都沒有脫,郭字宏縱身跳入水中。但是橋墩下的這片水域寬闊,深水處有2米之深,想盡快找到一個(ge) 落水者並不容易。
郭字宏沒有放棄。他一次次地潛入深水中,不斷地摸索搜尋,終於(yu) 發現了落水者。此時,由於(yu) 潛水時間過長,郭字宏已無力把人帶出水麵,隻得用雙手奮力向水麵推舉(ju) 。
這時,同樣參與(yu) 營救的另一位三灣村村民舒興(xing) 滿發現了被托舉(ju) 出水麵的落水者,趕緊遊了過去將其拖拽上岸並緊急施救。獲救人員最終成功脫離險境。
“我遊過去的時候,聽到他(郭字宏)一個(ge) 勁跟我說,老舒!不要管我!先救人!先救人!”如今,再回憶起當時救人的那個(ge) 瞬間,舒興(xing) 滿的眼裏溢滿了淚水。
由於(yu) 潛水時間過長,再加上托舉(ju) 落水者,郭字宏體(ti) 力消耗殆盡。盡管眾(zhong) 人努力將他救出了水麵,但終究未能挽回他寶貴的生命。
誠實守信 文明新風
“90萬(wan) 元欠款我們(men) 一定要還!”這個(ge) 承諾是江蘇省連雲(yun) 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猴嘴街道黃沙坨社區居民姚西田許下的。
2011年,姚西田的獨子患上重病,與(yu) 病魔鬥爭(zheng) 8年後於(yu) 2019年不幸離世,家庭因治病欠下90萬(wan) 元債(zhai) 務。姚西田通過賣掉房產(chan) ,到工地打工,和老伴省吃儉(jian) 用積攢退休金,兒(er) 媳婦到外地打工賺錢,直到2023年將欠債(zhai) 全部還清。
欠老周8萬(wan) 元、老李7.6萬(wan) 元、老陳3.5萬(wan) 元……家裏的賬本上麵,詳細記載著每個(ge) 債(zhai) 主的姓名、金額和還債(zhai) 情況。麵對巨額欠債(zhai) ,姚西田說:“做人要講誠信,這是人家借給我們(men) 的救命錢,再苦再累,都得想辦法還。”
姚西田還的第一筆債(zhai) ,是將自家位於(yu) 開發區的一套住房賣掉,加上自己的5萬(wan) 元存款,總共20萬(wan) 元。“我退休金4000多元,妻子3000多元,我們(men) 平時攢下的錢全用來還債(zhai) 了!”姚西田說。
兒(er) 媳姚勇敏手腳伶俐,她到外地打工時,身上隨時帶著記著債(zhai) 務的小本本。每還完一筆錢,她就把名單劃掉。年底,再趕回老家連雲(yun) 港和姚西田一筆筆對賬。4年來,姚勇敏一個(ge) 人就還了42萬(wan) 元外債(zhai) 。
本應頤養(yang) 天年的姚西田,還背起了行囊外出打工。如今,當朋友提起姚西田時,豎起了大拇指,“姚大爺是個(ge) 誠信人!”
同樣榮登本期誠實守信“中國好人榜”的,還有湖北省宜昌市的外賣送餐員楊磊,他拾金不昧,將10萬(wan) 元現金歸還原主。
2023年6月21日下午,剛剛送完外賣的楊磊,路過當陽市玉陽街道廣家洲路凱旋國際小區,發現馬路邊有一個(ge) 包裹,上麵還緊緊纏繞著一層透明塑膜。
帶著些許疑惑,他撿起來一看,居然是一遝現金,透明塑料膜上標明著“壹拾萬(wan) 元整”。楊磊當即關(guan) 閉外賣接單程序,撥通了110報警電話。報完警後,他小心翼翼地將現金放入外賣箱,站在原地等待民警。玉陽派出所民警接警後趕往現場,見到楊磊,民警直誇他:“真是好樣的!”
正當民警準備尋找失主時,接到了來自110的另一條指令:有群眾(zhong) 報警,在玉陽轄區丟(diu) 失10萬(wan) 元現金。民警馬上與(yu) 吳女士聯係,吳女士心急如焚地說:“這10萬(wan) 元是我剛剛收回的欠款,前往銀行存錢途中不慎遺失。”
經過核實,楊磊在民警的見證下,將10萬(wan) 元現金正式交還給吳女士。拿到錢的那一刻,吳女士熱淚盈眶:“實在太感謝了!”
“撿到錢就得還,沒什麽(me) 可猶豫的!”楊磊說,父母一直教導他要做一個(ge) 誠實守信的人。
楊磊與(yu) 失主交接後,外賣點餐高峰期已過,2個(ge) 多小時,楊磊至少錯過了15單生意。對此,楊磊一點都不覺得遺憾。
存善念,行善舉(ju) ,傳(chuan) 善心,平凡善舉(ju) 彰顯文明新風,姚西田大爺和外賣小哥楊磊用行動生動詮釋了誠實守信的精神內(nei) 涵。
敬業(ye) 奉獻 不斷進取
“我從(cong) 6歲起就夢想能夠成為(wei) 最優(you) 秀的遊泳健將,站在最高領獎台上,為(wei) 國爭(zheng) 光。”奧運冠軍(jun) 汪順說。汪順通過持之以恒刻苦訓練摘得多枚金牌,榮登本期敬業(ye) 奉獻“中國好人榜”。
汪順年少時就踏上賽場,他深耕混合泳,苦練仰、蝶、蛙、自四種泳姿,在泳池的日日夜夜裏,為(wei) 了哪怕0.01秒的提升都會(hui) 拚盡全力。賽場見證了汪順的一次次突破,2021年7月30日,他摘得東(dong) 京奧運會(hui) 男子200米個(ge) 人混合泳金牌。
如今,汪順還積極發揮“傳(chuan) 帶幫”作用,與(yu) 年輕隊員分享經驗和經曆,幫助他們(men) 克服技術上的困難和訓練瓶頸。他號召廣大運動員珍惜機會(hui) 、苦練本領,肩負起為(wei) 祖國爭(zheng) 光、為(wei) 夢想而戰的光榮使命。
和汪順一樣,重慶市大足石刻研究院保護工程中心職員彭柳升也榮登本期敬業(ye) 奉獻“中國好人榜”,在他心中懷有一種信念:要用一輩子來保護大足石刻。
1994年,彭柳升開始參與(yu) 保護大足石刻。青年時他是保安員,中年後轉型成為(wei) 文物修複人員,幫助文物延緩衰老。多年來,彭柳升保護文物的初心一刻都未曾改變。
2011年年初,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進入本體(ti) 修複階段,為(wei) 了充實修複人員,在文博係統選人參加石質文物保護修複技術培訓班。彭柳升參加培訓後順利通過考核,正式加入千手觀音修複團隊,成為(wei) 石質文物修複組的一名成員。
千手觀音修複工作浩繁,彭柳升在石質組主要從(cong) 事殘缺文物的補形。彭柳升有想法、有辦法,和團隊一起就近尋找與(yu) 文物原材料相同的砂岩磨成石粉,和加固材料調製成砂漿對破損的手指進行修複。
時光匆匆,彭柳升的專(zhuan) 業(ye) 技能與(yu) 日俱增。如今的他,擅長繪畫、石雕,懂石質文物修複技術,成為(wei) 了文物修複骨幹。近些年,全國保護文物的力度持續加大,彭柳升還被邀請去參與(yu) 修複文物。他前往臨(lin) 近的四川省樂(le) 至縣、安嶽縣以及重慶市潼南、合川、豐(feng) 都、奉節等地修複石質文物;遠的地方,他還去到河北蔚縣博物館,幫助修複館藏文物。
孝老愛親(qin) 向陽而生
孝老愛親(qin) ,是中華民族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美德,在孝老愛親(qin) 模範的行為(wei) 感召下,眾(zhong) 多美好向陽而生。
曾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吉林好人”等榮譽的劉盈鈉,榮登本期孝老愛親(qin) “中國好人榜”。
劉盈鈉是東(dong) 北師範大學數學與(yu) 統計學院學科教學(數學)專(zhuan) 業(ye) 研究生。她3歲亡父,14歲喪(sang) 母後繼父離家出走,留給她隻有大額債(zhai) 務、同母異父的小妹和沒有血緣關(guan) 係的爺爺奶奶。爺爺身體(ti) 有殘疾,奶奶患有癌症,麵對這樣一個(ge) 特殊家庭,年少的劉盈鈉邊上學邊打工,用兼職賺來的錢毅然挑起了生活重擔,並一路考上了大學和研究生。
為(wei) 了生活,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幹農(nong) 活,從(cong) 上山摟草到犁地鬆土,從(cong) 挖坑施肥到蘋果套袋,小小年紀就成了農(nong) 活小能手。小妹上學後,她還要輔導作業(ye) 、替開家長會(hui) 。爺爺重病,她一邊兼職為(wei) 爺爺籌集醫藥費,一邊細心照顧爺爺。奶奶患有糖尿病,測血糖的診所離家遠,看到奶奶經常得空著肚子去測血糖,她便用打工賺到的錢給奶奶買(mai) 了一個(ge) 血糖儀(yi) 。
即便家庭負擔如此之重,劉盈鈉也沒落下自己的學業(ye) 。劉盈鈉憑借勤奮、刻苦和努力,實現了學習(xi) 成績優(you) 異得以保研和兼職收入供養(yang) 自己支援家庭的雙豐(feng) 收。
如今,已經長大成人的劉盈鈉,隻要一有機會(hui) 就不忘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在大學校園,她充分利用課餘(yu) 時間,參加校內(nei) 外的誌願公益活動:紅燭義(yi) 賣,為(wei) 偏遠山區的孩子們(men) 籌集購買(mai) 學習(xi) 用品的物資;“關(guan) 愛抑鬱,悅納心靈”,科普抑鬱知識,教大家正確對待自己的消極情緒;去敬老院幫助孤寡老人整理內(nei) 務、打掃衛生,日常聊天;參加愛心助學活動,給像她一樣的家庭困難學生免費補習(xi) ,鼓勵他們(men) 熱愛生活,好好學習(xi) 。
同樣榮登孝老愛親(qin) “中國好人榜”的,還有湖南省永州市白水鎮三豐(feng) 村村民王美玲,她現在是南華大學附屬第一臨(lin) 床學院2022級重症醫學研究生。6年來,王美玲帶著多病的媽媽上大學,用樂(le) 觀麵對生活,用孝心撐起了家。
2017年,王美玲考上了湖南醫藥學院臨(lin) 床醫學專(zhuan) 業(ye) ,她立誌學醫,要為(wei) 母親(qin) 和更多的病人驅除痛苦。但是湖南醫藥學院位於(yu) 懷化市,距離王美玲的家鄉(xiang) 永州很遠。為(wei) 了能更好地照顧母親(qin) ,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子,將母親(qin) 接到身邊。自此,她每天奔忙於(yu) 教室、出租屋和打工地點之間,通過在學校食堂打工、商場發傳(chuan) 單、做家教、擔任醫務助理等多份兼職,努力積攢學費和生活費。母親(qin) 的病要吃很多藥,她便在每次上學前,將母親(qin) 要吃的藥整理好,看著母親(qin) 吃完藥,才安心去上學。
雖然生活充滿艱辛,但她的內(nei) 心始終陽光。讀本科期間,王美玲多次獲得國家勵誌獎學金和學校一、二等獎學金。2022年,王美玲成功考取南華大學第一臨(lin) 床學院重症醫學研究生,繼續帶著母親(qin) 上大學。
平日裏,王美玲還積極參與(yu) 學校和醫院的各類活動,熱心投身社會(hui) 公益事業(ye) ,參加無償(chang) 獻血、敬老院健康體(ti) 檢、街道診所義(yi) 診、基層文化服務等誌願活動,到中小學開展國防知識宣講,到社區進行醫學知識普及和急救技能演示。
“我將用所學的醫學知識,繼續奉獻社會(hui) 。”王美玲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