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非遺烙畫獻禮“十四冬”
日前,包頭烙畫非遺傳(chuan) 承人以“十四冬”為(wei) 主題開展創作,以傳(chuan) 統文化助力“十四冬”。
該烙畫作品通過巧妙的藝術手法和熟練的繪畫技巧,將身著蒙古族服飾的吉祥物“蒙古彩娃”和“十四冬”會(hui) 徽完美結合在一起,可愛的吉祥物以熱情開朗的笑容張開懷抱迎接來自全國的運動員和遊客,展現著烙畫藝術質樸、美觀的藝術特色。
作者邱春霞是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燙畫項目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日前,她帶著這幅作品在呼和浩特參加了“2024年第七屆內(nei) 蒙古非遺年貨節”。邱春霞介紹,該作品前後創作用了十天左右的時間。與(yu) 此同時,邱春霞還同步創作了一對“十四冬”吉祥物的葫蘆烙畫,在內(nei) 蒙古非遺年貨節的平台上,展現包頭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魅力。
據悉,烙畫,亦稱烙花、燙畫、火筆畫,在中國有著深厚的曆史淵源,是我國民間珍貴的稀有畫種,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重點保護對象。2017年3月,烙畫列入第五批包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名錄項目;2018年4月,燙畫(白雲(yun) 鄂博燙畫)列入第六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名錄項目;2020年6月,邱春霞被認定為(wei) 第六批包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2021年1月,邱春霞被評為(wei) 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燙畫項目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記者 格日勒圖 通訊員 康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