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科學城步入運行為主新階段
本報訊(記者 趙語涵)16個(ge) 科學設施平台進入科研狀態,2.3萬(wan) 名科研人員聚集並向原始創新的巔峰攀登,一批創業(ye) 者圍繞科學儀(yi) 器、傳(chuan) 感器等產(chan) 業(ye) 方向開啟築夢之旅……隨著大科學設施、產(chan) 業(ye) 園區、城市配套項目的投用,懷柔科學城從(cong) 建設與(yu) 運行並重階段,進入運行為(wei) 主的新階段,正以厚積薄發之筆,加速書(shu) 寫(xie) “春天的故事”。
迎著朝陽,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副院長、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副主任孫育傑大踏步走入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的全尺度整合中心。從(cong) 高空俯瞰,呈圓形的全尺度整合中心被其他四座實驗樓宇包圍,成為(wei) 設施中點睛之筆的“生命之眼”。“當代生命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成像技術的輔助,而生物醫學成像設施正是要打造一個(ge) 從(cong) 宏觀到微觀的‘生命觀象台’。”孫育傑說。
去年年底,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啟動試運行,孫育傑的工作重心也來到懷柔科學城。他告訴記者,其實早在2022年10月,北京大學就發起了“早鳥計劃”,麵向全國生物醫學研究者征集研究項目,先後兩(liang) 期征集了10餘(yu) 個(ge) 項目。如今,這些項目隨著設施試運行已經“無縫銜接”進入科研狀態。
生物醫學成像設施是落地懷柔科學城的6個(ge) 大科學裝置之一,隨著它的試運行,懷柔科學城科研重器啟動進度條再度刷新。目前,一批科學設施平台已麵向全球共享開放,其中,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等7個(ge) 設施平台累計對外開放機時超過70萬(wan) 小時。科研重器催生創新成果,懷柔科學城迄今已誕生微型化三光子顯微鏡等重大成果200餘(yu) 項。
科學設施紛紛投用的同時,與(yu) 基礎研究相適應的特色產(chan) 業(ye) 體(ti) 係也在加速構建。科技服務業(ye) 方麵,市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懷柔科學城分中心運行,落地米格實驗室、黑馬企服等科技服務企業(ye) 3686家。圍繞高端儀(yi) 器與(yu) 傳(chuan) 感器產(chan) 業(ye) ,懷柔科學城已集聚啟元實驗室、卓立漢光等重點企業(ye) 300餘(yu) 家。此外,一批新能源、生命科學等領域重點項目也紛紛簽約落地。
做遊戲、猜燈謎、嚐元宵……不久前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懷柔科學城雁棲國際人才社區內(nei) 舉(ju) 辦了一場趣味十足的“廟會(hui) ”活動,讓不少遠在異鄉(xiang) 的科研工作者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目前,社區入駐的科研工作者已經超過500人,來自全球多個(ge) 國家。在社區內(nei) ,配套了星巴克咖啡、羅森便利店等品牌商業(ye) ,以及藥店、健身房、遊泳館等。
隨著越來越多科研設施、產(chan) 業(ye) 園區建成,聚集在懷柔的科研人員已達2.3萬(wan) 人。這座科學新城裏,不僅(jin) 有著濃濃的科創味,還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各項配套設施的加速建設和投用也讓一幅宜居宜業(ye) 的城市圖景緩緩鋪展。
國科大集體(ti) 宿舍結構封頂,雁棲國際人才社區二期、專(zhuan) 家公寓等項目高品質推進建設;教育配套方麵,中關(guan) 村一小、北京第三實驗學校等優(you) 質中小學將落地;核心區“四橫九縱”道路全部通車;融合科技研發、科技服務、文化與(yu) 商業(ye) 配套、高端酒店與(yu) 公寓、研究型學院等五大功能的城市客廳項目年內(nei) 將全麵運行……懷柔科學城正以國際化標準打造科學家的“一生之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