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春和景明,萬(wan) 物勃發,北疆大地動能澎湃。
在赤峰市高新區元寶山產(chan) 業(ye) 園,遠景投資建設的全球生產(chan) 規模最大的百萬(wan) 噸級綠色零碳製氫項目正在準備春季開工。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hui) (COP28)上 ,該項目獲得能源轉型變革者大獎。
“我們(men) 深挖綠電製氫產(chan) 品應用場景,聚焦核心技術,吸引慕帆動力等企業(ye) 入駐赤峰零碳氫能產(chan) 業(ye) 園區,形成了屬地化的綠電製氫產(chan) 業(ye) 鏈。”遠景赤峰零碳製氫項目負責人侯勇介紹。
堅持以新能源帶動新工業(ye) ,內(nei) 蒙古緊抓快幹推進新能源跨越發展,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拓展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2023年,全區新能源產(chan) 業(ye) 投資較上年增長70.1%,對全區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0.9%,新能源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引領內(nei) 蒙古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向“新”而行,聚力打造新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這正是內(nei) 蒙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的生動縮影。
2023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座談會(hui) 上強調,“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積極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在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東(dong) 北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正在召開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這一話題引發會(hui) 場內(nei) 外廣泛熱議。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技術創新是關(guan) 鍵。”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小商業(ye) 企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包頭市塞北機械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斌表示,要將創新作為(wei) 引領東(dong) 北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強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的良性互動,加快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不斷開辟新賽道,拓展新優(you) 勢。
王斌建議,加大科研投入,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wei) 實際生產(chan) 力,促進高校、科研機構與(yu) 企業(ye) 之間的緊密合作,形成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的創新體(ti) 係。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引導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和差異化方向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和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發展壯大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和高新技術企業(ye) ,激發湧現更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和“獨角獸(shou) ”企業(ye) ,促進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hui) 產(chan) 業(ye) 綠色發展研究部主任白衛國建議,內(nei) 蒙古要保持戰略定位,科學統籌,推進形成適應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要求的新型生產(chan) 關(guan) 係,處理好新質生產(chan) 力諸要素之間的關(guan) 係,建設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以能源、稀土、乳業(ye) 、草業(ye) 領域的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優(you) 化配置生產(chan) 要素,提升全要素生產(chan) 率。通過聚焦“兩(liang) 個(ge) 基地”建設,推動能源、農(nong) 牧業(ye) 、裝備製造等支柱產(chan) 業(ye) 持續迭代升級,鞏固和提升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通過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以及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實現優(you) 化升級產(chan) 業(ye) 的布局和結構,加速構建現代能源產(chan) 業(ye) 體(ti) 係、現代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等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
作為(wei) 東(dong) 北地區重要組成部分的內(nei) 蒙古,如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來自自治區決(jue) 策層的聲音鏗鏘有力——
“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為(wei) 代表的新質生產(chan) 力,是內(nei) 蒙古塑造新優(you) 勢、打造新引擎的關(guan) 鍵所在,必須積極搶灘布局,率先在一兩(liang) 個(ge) 點位上取得突破,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核心競爭(zheng) 力。”
放眼內(nei) 蒙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的部署擲地有聲——
2024年呼和浩特市將積極搶占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聚焦未來信息產(chan) 業(ye) 、未來空間產(chan) 業(ye) 、未來材料產(chan) 業(ye) 、未來健康產(chan) 業(ye) 、未來能源產(chan) 業(ye) “五大領域”,培育打造新質生產(chan) 力。
包頭市將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速陸上風電裝備、氫能儲(chu) 能、先進金屬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碳纖維及高分子新材料“五大”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同步布局氟化工、軍(jun) 民融合、數字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等。
鄂爾多斯市搶灘氫能新賽道,實施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3年行動,全鏈條、終端化布局氫能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全國氫能綜合利用示範區,打造現代煤化工與(yu) 新能源耦合發展示範基地。同時積極謀劃布局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ti) 、電子新材料等未來產(chan) 業(ye)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作為(wei) 自治區東(dong) 部五盟市之一,通遼市與(yu) 東(dong) 北三省往來密切。目前,通遼市正聚焦綠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鋁鎳矽新材料、新能源裝備製造、玉米生物等優(you) 勢主導產(chan) 業(ye) ,在以產(chan) 業(ye) 需求為(wei) 導向進行創新的同時,以創新成果引導產(chan) 業(ye) 、升級產(chan) 業(ye)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立足於(yu) 長遠,著眼於(yu) 未來,奮力於(yu) 當下。站上新起點,全區上下錨定闖新路、進中遊目標,鍛長板、補短板、壯集群、強支撐,正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奮力實現經濟新躍升。(記者 康麗(li) 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