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供需兩端協同發力(兩會新聲)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guan) 鍵在於(yu) 實現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能否實現,主要取決(jue) 於(yu) 供給和需求兩(liang) 端是否動力強勁、總體(ti) 匹配,動態平衡、良性互動。這就需要把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供需兩(liang) 端同時發力、協調配合,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習(xi) 近平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統籌消費和投資,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如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不少代表委員認為(wei) ,供需兩(liang) 端同時發力、協調配合,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務實之措。
著力擴大有效需求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you) 勢”。不少代表委員說,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能夠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和超大規模市場。
“民以食為(wei) 天,食品是永久的朝陽產(chan) 業(ye)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盼盼食品集團總裁蔡金釵表示,企業(ye) 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之一,來自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去年,盼盼食品第17個(ge) 大型生產(chan) 基地在貴陽投產(chan) 。我們(men) 與(yu) 科研院所合作,聚焦低熱量、低鹽、低脂等新需求研發新品,持續加大優(you) 質產(chan) 品供給,充分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超大規模市場意味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春節的花卉銷售旺季剛過去,大棚蔬菜又該上市了,每斤市場價(jia) 能賣到10元,大棚裏的活計更忙了。”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榆樹市譽景園花卉苗木種植基地負責人朱亞(ya) 波說,在龐大市場需求牽引下,譽景園基地從(cong) 單一的花卉種植轉型為(wei) 多品種果蔬種植共同發展,每年銷售花卉50餘(yu) 萬(wan) 株、花苗20餘(yu) 萬(wan) 棵,還發展了葡萄、甜瓜等水果種植。而今,基地的花卉果蔬大棚常年安置100多人就業(ye) ,並帶動當地160餘(yu) 戶村民搞起了大棚蔬菜、12戶村民種上了花卉苗木。
全國人大代表、太平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江平介紹,麵對日漸升級的國內(nei) 消費需求,太平鳥集團建立了一支500多人的時尚設計研發團隊,4000餘(yu) 家遍布全國的實體(ti) 門店每年向市場推出近萬(wan) 款時尚新品,受到消費者喜愛。太平鳥集團已成長為(wei) 一家以時尚產(chan) 業(ye) 為(wei) 主體(ti) 的綜合產(chan) 業(ye) 集團,“2023年集團實現營收538億(yi) 元,同比增長29%。我們(men) 將以更大步伐邁向國際化、科技化、時尚化”。
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具有“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的供給優(you) 勢”,同時“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接受本報采訪的代表委員表示,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必須不斷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
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鄒彬認為(wei) :“中國建築業(ye) 正在快速發展,裝配式建造等建築產(chan) 業(ye) 模式持續創新升級,空中造樓機、智能軌道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工藝、新材料不斷湧現,建築產(chan) 業(ye) 勞動工人技能水平逐步提升,這些進步帶來了更加綠色、更高質量的建築產(chan) 品。”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介紹,齊魯製藥近年在口溶膜、長效微晶微球、納米粒、脂質體(ti) 、軟霧劑等高端製劑領域加大投入,一係列新產(chan) 品取得較好臨(lin) 床效果,“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醫藥企業(ye) 應擔當醫藥產(chan)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排頭兵,在臨(lin) 床多發病、慢性病、重大疾病、罕見病、兒(er) 童用藥等領域加快布局,提升高水平臨(lin) 床用藥供應水平”。
“芯片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產(chan) 業(ye) 。江豐(feng) 電子從(cong) 全球招募頂級科學家,建立企業(ye) 平台研究院,攻堅芯片領域難題,把更多科研成果從(cong) 實驗室轉化到生產(chan) 車間。”全國政協委員、寧波江豐(feng) 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力軍(jun) 建議,加快建立相關(guan) 工作機製,發揮龍頭企業(ye) 牽引作用,推動優(you) 秀人才到企業(ye) 去、科研資金到企業(ye) 去、支持政策到企業(ye) 去,以此布局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完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打通斷點堵點卡點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國內(nei) 大循環存在堵點,國際循環存在幹擾”。一些代表委員表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必須供需兩(liang) 端協同發力,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供給和需求能夠相互促進。“擴大有效需求,一方麵應通過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利用強大生產(chan) 能力,增加有效供給;另一方麵,應以體(ti) 製機製創新優(you) 化消費和投資環境,培育壯大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激發市場投資潛能。”全國政協委員、長沙學院院長陳赤平說。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表示,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需要打通供需結合的斷點、堵點、卡點,“支持企業(ye) 深度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和合作,促進內(nei) 外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zheng) 力強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新能源汽車是“中國製造”出海的一張“新名片”。全國政協委員、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xing) 海說,門類體(ti) 係完整的中國製造業(ye) ,為(wei) 車企“出海”帶來底氣。“企業(ye) 應以新質生產(chan) 力提升供給質量、滿足用戶多樣需求,更好拓展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賽力斯生產(chan) 的汽車獲得了海內(nei) 外市場認可。我期待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不斷構築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出海的良性局麵,推動中國品牌形成強大的全球競爭(zheng) 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