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把培養青年科技人才作為長期的戰略性工作

發布時間:2024-03-06 11:30:00來源: 新華社

  2023年全國研發經費投入超過3.3萬(wan) 億(yi) 元,在量子技術、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把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yang) 作為(wei) 一項長期的戰略性工作……

  在5日舉(ju) 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首場“部長通道”上,科技部部長陰和俊回顧了過去一年我國科技創新的“成績單”,並圍繞科技支撐高質量發展、培養(yang) 使用青年科技人才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有力支撐。”圍繞科技支撐高質量發展相關(guan) 話題,陰和俊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科技創新不僅(jin) 提高了我們(men) 國家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力,也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夯實了基礎、注入了動力。

  被問及“在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上”有哪些考慮時,陰和俊表示,年輕人最有創造能力,也最具有創新潛力,現在是我國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生力軍(jun) ,未來就是建設科技強國的主力軍(jun) 。

  近年來,年輕人活躍在國家科技創新的第一線和最前沿。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80%的項目由45歲以下的青年人員承擔。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已有1100多項由40歲以下青年科學家牽頭負責,達到總數的20%以上。在北鬥導航、探月工程、“中國天眼”這些大工程中,許多項目團隊平均年齡剛過30歲。

  “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yang) 要趕早一點、寬鬆一點、麵寬一點,跟得緊一點。”陰和俊介紹,科技部出台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把一半以上的基本科研業(ye) 務費投到35歲以下年輕人身上;在重點實驗室的評估中,把對青年人的培養(yang) 作為(wei) 重要的指標。對從(cong) 事基礎前沿交叉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想辦法提高穩定支持力度,盡量減少考核頻次,讓他們(men) 心無旁騖,沉下心來潛心科研。持續推進減負專(zhuan) 項行動,目的就是把這些青年科技人才從(cong) 繁雜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比如說采購、報銷、填表等,保證他們(men) 充足的科研時間。

  陰和俊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將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把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yang) 作為(wei) 一項長期的戰略性工作,一直抓下去,努力為(wei) 他們(men) 成長發展創造好的科研環境。在工作中,給年輕人提供機會(hui) 、搭建平台、營造環境。在生活上,針對他們(men) 的“急難愁盼”,特別是薪酬待遇、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等重點關(guan) 切,會(hui) 同各方共同努力,幫助解決(jue) 他們(men) 的後顧之憂,讓年輕人真正沉下心來搞科研,在建設科技強國的偉(wei) 大事業(ye) 中施展才華、實現夢想、綻放青春。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記者胡喆、馮(feng) 家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