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餘杭用好人才“關鍵變量”賦能高質量發展
近期,“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熱議話題。
對杭州餘(yu) 杭來說,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關(guan) 鍵在人才;而鍛造一支與(yu) 現代科技進步、現代產(chan) 業(ye) 發展相適應的人才隊伍,是基本條件和重要支撐。近日,餘(yu) 杭區召開全麵加強“三支隊伍”建設暨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大會(hui) ,以表彰餘(yu) 杭區重點專(zhuan) 項“擔當作為(wei) 好幹部”、優(you) 化調整“人才政策黃金20條”、簽約人才夥(huo) 伴等舉(ju) 措,推動各類人才在建設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中“各盡其才、競相奔騰”。
“黃金20條”加強人才引育支撐
“人才是第一資源,怎麽(me) 重視都不為(wei) 過。”在餘(yu) 杭,這句話從(cong) 來都不是一句虛言。會(hui) 上,餘(yu) 杭宣布對“人才政策黃金20條”進行迭代升級,將在人才引育、項目扶持、生態塑造、優(you) 化服務等四個(ge) 方麵持續“加碼”。
聚焦高層次人才招引,餘(yu) 杭新增針對用人單位的“薪酬補助”政策;聚焦青年人才招引,出台《餘(yu) 杭區“青才來餘(yu) ”五項舉(ju) 措》,圍繞求職住宿、就業(ye) 補助等提出五項舉(ju) 措,促進青年群體(ti) 就業(ye) 落戶。
項目方麵,餘(yu) 杭進一步聚焦高精尖人才項目落地,打造全生命周期陪同成長模式;在獎補周期上,升級“海創園項目評審”這一標杆性政策,將人才項目政策補助期最高再延長3年。
為(wei) 了營造更具活力的創新生態,此次人才政策還進一步關(guan) 注特色緊缺人才對餘(yu) 杭的貢獻,加強科研、高校、平台對餘(yu) 杭的賦能。比如,餘(yu) 杭將數字經濟人才、文創人才、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等餘(yu) 杭特色人才納入人才分類認定目錄,新增向符合條件企業(ye) 授權“緊缺急需人才”認定權限,聯合良渚實驗室發布“創業(ye) 科學家計劃”等。
餘(yu) 杭用“真金白銀”和“真招實招”體(ti) 現著“真心真意”,也換來了人才的“青睞有加”。截至目前,餘(yu) 杭累計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超6400名,人才資源總量突破40萬(wan) 人。會(hui) 上,餘(yu) 杭區數字引才使者“小未”發布《關(guan) 於(yu) 全力打造餘(yu) 杭區“海創未來”人才品牌行動方案》,提出力爭(zheng) 到2027年集聚海外高層次人才8000人以上,餘(yu) 杭區人才資源總量達到60萬(wan) 人。
破題技能人才供給“量質齊升”
拚發展,首先拚的是人才。
紮根製造業(ye) 的鉗工、焊工,活躍在數字產(chan) 業(ye) 的算法工程師、互聯網營銷師……在民營經濟發達,高端裝備、數字經濟等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的餘(yu) 杭,各行業(ye) 各領域的技能人才在生產(chan) 一線和創新前沿拚搏奮鬥,成為(wei) 高素養(yang) 勞動者隊伍的中堅力量。
目前,餘(yu) 杭區技能人才超過24萬(wan) 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超過36.7%。然而,餘(yu) 杭在技能人才供給數量和質量方麵仍然存在挑戰。比如,在餘(yu) 杭經濟“主引擎”的數字經濟領域,數字技能人才隊伍有待壯大、結構有待優(you) 化。
這次,餘(yu) 杭給出了破題之策。餘(yu) 杭區人力社保局主要負責人介紹,餘(yu) 杭將以技能人才引進、培育、評價(jia) 、使用、激勵、保障的全職業(ye) 生命周期為(wei) 主線,進一步夯實技能人才培養(yang) 基礎,增加技能培訓提升供給,強化選優(you) 賦能,暢通技能創富渠道,全麵提升發展生態,著力打造區域技能型社會(hui) 。
以數字技能人才培育為(wei) 例,餘(yu) 杭將錨定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工程應用領域的人才需求,建立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人才“訂單式”培養(yang) 模式。同時,餘(yu) 杭還鼓勵支持數字經濟頭部企業(ye) 自主開展數字技能人才評價(jia) ,給予企業(ye) 每人最高3000元標準培訓補貼,並對取得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或技能等級證書(shu) 的數字技能人才最高給予3.6萬(wan) 元獎勵。
讓技能人才競相湧現,餘(yu) 杭立下了“小目標”:2024年,新增數字高技能人才1100名、高技能人才3100名、技能人才6000名;到2027年底,新增數字高技能人才5000名、高技能人才1.5萬(wan) 名、技能人才3萬(wan) 名,全區技能人才達到26萬(wan) 人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