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互動,美美與共(現場評論)
以產(chan) 促城,城市活力才更足。以城興(xing) 業(ye) ,產(chan) 業(ye) 會(hui) 更興(xing) 旺。產(chan) 城互動、產(chan) 城融合,有賴於(yu) 做好協同文章
走出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北航站樓,向北800米,開放式園區“五十六度玫瑰園”映入眼簾。這座園區因機場而生,旨在打造集酒店、辦公、展覽、商業(ye) 等於(yu) 一體(ti) 的“城市會(hui) 客廳”,目前已吸引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chan) 業(ye) 項目入駐。
五十六度玫瑰園所在地,正是地跨京冀兩(liang) 地的大興(xing) 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作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總麵積150平方公裏的大興(xing) 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乘勢崛起。截至2023年底,大興(xing) 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累計新增注冊(ce) 企業(ye) 近萬(wan) 家,建成投產(chan) 投運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30餘(yu) 個(ge) 。跨越省級行政區,這裏為(wei) 協同發展、產(chan) 城融合寫(xie) 下生動注腳。
城市興(xing) 與(yu) 產(chan) 業(ye) 旺,往往相輔相成。縱觀現代化進程,城市化與(yu) 工業(ye) 化互相依托、互相影響,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然而,當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不是規模越大越好、資源越集中越好,而是必須注重發展質量。京津冀三地堅持“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ti) 化”發展,北京從(cong) 曾經的“大而全”轉向“高精尖”,天津以“引得來”鞏固“發展好”,河北用“接得住”實現“升級跳”。進而言之,明晰城市功能定位、區域角色定位,才能更好統籌城市建設與(yu) 產(chan) 業(ye) 布局,更好服務協同發展大局。
產(chan) 業(ye) 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以產(chan) 促城,城市活力才更足。三地協同發展,產(chan) 業(ye) 轉移對承接地的影響非常直接。河北保定軌道交通產(chan) 業(ye) 園,有一家企業(ye) 名叫“河北京車”,2018年落地保定。看到一輛輛設計精良、美觀大氣的地鐵列車下線,記者忙問:“為(wei) 啥來河北?”企業(ye) 負責人表示,這裏不光有自己一家企業(ye) ,還有上下遊配套企業(ye) ,大家抱團發展。軌道交通產(chan) 業(ye) 園加快建設,助力保定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智能升級;保定做好配套服務、優(you) 化營商環境,增加了本地就業(ye) ,湧起發展新活力。打牢產(chan) 業(ye) 基礎,提升產(chan) 業(ye) 品質,促進城市與(yu) 產(chan) 業(ye) 同步升級,就能激活一座城市。
城市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載體(ti) ,以城興(xing) 業(ye) ,產(chan) 業(ye) 會(hui) 更興(xing) 旺。“一條運河千裏長,運河兩(liang) 岸是故鄉(xiang) ”。北京藝術中心,歌劇《運河謠》曲調悠揚,盡顯文化魅力。北京城市副中心積極打造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載地,文化、旅遊、教育等產(chan) 業(ye) 齊頭並進,城市配套服務也持續跟進。得益於(yu) 城市品質不斷提升,這裏的承載力和吸引力與(yu) 日俱增;越來越多企業(ye) 、人才落地紮根,為(wei) 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有什麽(me) 樣的城市定位,就會(hui) 有什麽(me) 樣的產(chan) 業(ye) 集聚。以城市為(wei) 母體(ti) ,拓展承載產(chan) 業(ye) 的空間;以產(chan) 業(ye) 為(wei) 根基,促進城市更新、完善配套服務——雙輪驅動、相互成就,就能形成良性循環,匯聚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產(chan) 城互動、產(chan) 城融合,有賴於(yu) 做好協同文章。這意味著,城市化和產(chan) 業(ye) 化要匹配起來,不能有的質量高、有的質量低,有的速度快、有的速度慢。京津冀三地的發展階段、發展水平有差異,應立足本地、結合實際,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與(yu) 城市功能相融合。用產(chan) 業(ye) 鏈的視角謀劃產(chan) 業(ye) 布局,以城市群的眼光明確城市定位,奮力推進京津冀產(chan) 城融合發展,大有空間,大有可為(wei) 。
(作者為(wei) 本報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