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淮北相山區:推動設施農業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4-03-21 16:29: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陽春三月,在位於(yu) 淮北市相山區的成河家庭農(nong) 場內(nei) ,一座座蔬菜大棚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農(nong) 場負責人牛成河自2011年開始種植大棚蔬菜,如今管理著130多畝(mu) 土地的蔬菜種植銷售,品種主要有上海青、芹菜、菠菜、西紅柿、辣椒等數十個(ge) 。

  “差不多每天都能采摘3噸左右的蔬菜,種了賣,賣完再種,基本上是循環種植采摘,保證大棚裏麵始終都有菜,不讓它空著。”牛成河介紹,農(nong) 場年產(chan) 蔬菜1200噸左右,銷售收入達130萬(wan) 元,帶動當地務工人員約30人,人均增收8000餘(yu) 元。

  在鍾樓村張巧家庭農(nong) 場,負責人張傳(chuan) 亮正在將茄苗種到智能化蔬菜大棚裏。“今天苗栽下去,預計40天後就能采摘頭茬茄子。整個(ge) 生長周期,像澆水、施肥、控溫這些環節,一個(ge) 人一部手機就能輕鬆搞定。”

  據介紹,在這個(ge) 智能化大棚裏,安裝了集自動灌溉、施肥和調節溫度、濕度等技術於(yu) 一體(ti) 的智能控製係統,可以自動調節出最適宜種苗生長的條件,“不光節省了人力、肥料等成本,提高了灌溉效率,也提升了農(nong) 產(chan) 品的產(chan) 量。”張傳(chuan) 亮說,利益於(yu) 智能化大棚的助力,農(nong) 場年產(chan) 值約120餘(yu) 萬(wan) 元,有效帶動當地農(nong) 戶50餘(yu) 戶,解決(jue) 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近80人,也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生態效益的全麵提升。

  人民網記者從(cong) 相山區了解到,近年來,該區以設施蔬菜發展為(wei) 重點,深入開展“設施農(nong) 業(ye) 現代化提升行動”。2023年,全區設施蔬菜種植麵積0.58萬(wan) 畝(mu) ,產(chan) 值4.2億(yi) 元,占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值比重約44%,該區也先後榮獲省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示範縣區、省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縣、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縣區。(王曉飛、實習(xi) 生張浩龍)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