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熱評:網暴“按鍵傷人” 必須付出代價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公權力要為(wei) 受害者撐腰,網暴行為(wei) 必須付出代價(jia) 。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絡暴力問題日益突出。據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數量已達10.79億(yi) ,互聯網匿名性、隱蔽性、開放性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網絡暴力的滋生。近年來,網絡暴力事件離人們(men) 比想象中更近。
杭州粉色頭發女孩看望病床前的爺爺,遭遇網暴後患抑鬱症自殺離世;“尋親(qin) 男孩”劉學州被網暴後在海邊服下大量抗抑鬱藥物自殺;杭州女子取快遞被便利店店主偷拍並造謠,遭遇大規模網暴……這些因網暴產(chan) 生的悲劇事件引發社會(hui) 討論的同時,如何整治網暴,維護公眾(zhong) 合法權益成為(wei) 亟需解決(jue) 的問題。
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一些代表委員頻頻就網絡暴力治理建言獻策,從(cong) 鼓勵個(ge) 人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到提升網絡暴力行為(wei) 的犯罪成本,再到加大打擊力度以及修訂完善網絡犯罪的法律法規,都在積極推動營造和諧、理性、有序的網絡生態環境。
不管是此前出現的網絡暴力侵害亂(luan) 象還是現今的網絡暴力新表現形式,有關(guan) 部門積極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重拳出擊,向網暴“按鍵傷(shang) 人”依法亮劍。中央網信辦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壓實網站平台信息內(nei) 容管理主體(ti) 責任的意見》《關(guan) 於(yu) 切實加強網絡暴力治理的通知》等規定,以有效措施督促網絡平台積極配合加大網絡暴力治理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明確網絡暴力的罪名適用規則,網絡暴力違法行為(wei) 的處理規則及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政策原則……及時研判,用針對性的舉(ju) 措、有力度的懲治,更新細化政策,適時填補“空白”,多維度整治亂(luan) 象。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針對網絡暴力“按鍵傷(shang) 人”“按鍵殺人”,嚴(yan) 重擾亂(luan) 社會(hui) 秩序,最高法會(hui) 同最高檢、公安部出台司法政策,嚴(yan) 懲網暴惡意發起者、組織者及屢教不改者。審結網絡誹謗公訴案件32件,判決(jue) 有罪人數85人,同比分別增長10.3%、102.4%。
遏製網絡暴力,既要個(ge) 體(ti) 約束自我,也要網絡平台加強監管引導,守住道德底線,劃定法律紅線。同時以明確的法律法規作為(wei) 支撐,加強由事前、事中到事後的全鏈條協同治理。通過這些“組合拳”,讓網暴失去存在的土壤。
治理網絡暴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提升網絡文明也需久久為(wei) 功。要堅決(jue) 懲治網絡暴力“按鍵傷(shang) 人”“按鍵殺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維護公民人格權益和網絡秩序,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裏提到,公權力要為(wei) 受害者撐腰,網暴行為(wei) 必須付出代價(jia)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