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岩:樹立正確認知 科學防治結核病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人民網內(nei) 蒙古頻道專(zhuan) 訪內(nei) 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A區科室臨(lin) 時負責人、主任醫師顧岩,向公眾(zhong) 傳(chuan) 遞科學、準確的結核病防治知識。
提到結核病,很多人都聞之色變。作為(wei) 一種危害人們(men) 健康的慢性傳(chuan) 染病,結核病在人們(men) 的認識中仍然存在著很多誤區,顧岩介紹,“一是盡管你的身體(ti) 很好,但如果接觸了大量結核杆菌,在抵抗力下降時,仍然有可能感染。值得注意的是,結核不僅(jin) 會(hui) 感染肺部,人體(ti) 很多器官、係統均可患結核病,例如結核性腦膜炎、結核性胸膜炎、腎結核、骨結核等。二是,認為(wei) 接種了卡介苗就不得結核了。接種卡介苗對於(yu) 兒(er) 童期的保護是非常好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保護效果會(hui) 慢慢減弱。三是容易忽略咳嗽的症狀。如出現咳嗽兩(liang) 周以上,甚至出現痰中帶血、乏力、食欲下降、盜汗等症狀,要重視相應的篩查。四是並不是所有的結核病都有傳(chuan) 染性,開放性肺結核有傳(chuan) 播風險,其他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胸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等不具有傳(chuan) 染性。”顧岩表示,希望科普宣傳(chuan) ,讓更多人正確認識結核病。
針對結核病患者的治療,顧岩介紹,患者首先要做好自我管理,接受規範治療,遵循醫囑使用抗結核藥物。“患者最易掉以輕心,誤認為(wei) 結核已經治愈而擅自不規律用藥,甚至停藥。”對此,顧岩提醒,結核病的治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規律、全程用藥。在不規律用藥的情況下,可能導致病情複發、出現耐藥結核,影響治療效果。
隨著治療水平和檢查手段的提高,現在結核病一般都能很快明確診斷,並可提供有效治療。顧岩介紹,目前內(nei) 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針對慢性咳嗽原因不明確、肺部影像有異常的情況,采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觀察支氣管肺部病變的範圍、程度,可以通過支氣管灌洗液送檢病原學,或直接從(cong) 病變病灶取材進一步查結核菌,而且還可以作病理學檢查,可以與(yu) 非特異性炎症、支氣管擴張及肺癌等疾病進行鑒別,從(cong) 而顯著提高確診率,有助於(yu) 肺結核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此外,顧岩提到,對於(yu) 結核病的診斷還有很多方法,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湧現出一批用於(yu) 結核病早期診斷的快速診斷技術,例如TB-GeneXpert MTB/RIF等,用時少,靈敏度高,縮短了結核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的時間,同時明顯縮短了從(cong) 就診到啟動抗結核治療的時間;基於(yu) 二代測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使人們(men) 得以全麵了解呼吸道微生物組組成,對於(yu) 疑難甚至是危重患者的病原學診斷起到重要作用。
“大家要養(yang) 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營養(yang) 的飲食和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要重視個(ge) 人衛生,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時要捂住口鼻,勤洗手,在人群密集處戴好口罩;另外,出現症狀要及時就醫。”顧岩發出呼籲,“結核病可治也可防,希望大家對結核病有正確的認知,每個(ge) 人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不斷提高健康意識,共同終結結核流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