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第一 :“圖們藍”持續領跑
日前,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公布2024年1月省內(nei) 各縣(市、區)PM2.5平均濃度排名。作為(wei) 衡量城市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圖們(men) 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wei) 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0%,在全省41個(ge) 縣(市、區)中排名第一位。從(cong) “365圖們(men) 藍”到“長久藍”,邊境旅遊城市圖們(men) 以對藍天幸福的時刻守護,交出了這份最新的、全省第一的“環保答卷”。
近年來,圖們(men) 市堅持大氣汙染防治不鬆懈,減排減汙、遏高降碳等多措並舉(ju) ,全力保障環境空氣質量有效改善,創造了全年空氣優(you) 良天數比例100%的滿分佳績。如何讓“365圖們(men) 藍”成為(wei) “長久藍”?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圖們(men) 市分局堅持常態化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全麵鞏固提升大氣生態環境質量。
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圖們(men) 市分局曾光介紹說:“PM2.5是空氣當中一個(ge) 非常微小的粒子,大概有多大,人的頭發絲(si) 的二十八分之一,我們(men) 用肉眼實際是看不到的。這個(ge) 是我們(men) 的監測設備,我們(men) 是一個(ge) 常態化的監測。比如今天PM2.5是24(微克/立方米),一旦這個(ge) 數值有升高,我們(men) 會(hui) 隨時預警。”
全市供熱企業(ye) 目前啟用2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4台,清潔能源供暖企業(ye) 安裝空氣源熱泵機組115台、水源熱泵機組3台。確保傳(chuan) 統供暖企業(ye) 達標排放和推廣實施清潔能源供暖工程,兩(liang) 件事同步進行、同步防汙。環保執法人員通過現場檢查和在線監測對供熱企業(ye) 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廠區抑塵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督促企業(ye) 自覺踐行環境保護主體(ti) 責任;同時,總供熱麵積為(wei) 21.54萬(wan) 平方米的清潔能源供暖項目有效降低了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位於(yu) 圖們(men) 江畔的這組空氣源熱泵機組,負責周邊單位及住宅60000平方米的冬季供暖。
圖們(men) 市綠新熱力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人員孔繁強介紹說:“我們(men) 主要負責經營清潔能源供暖,依靠‘空氣源熱泵+電輔熱加熱’技術及水源熱泵技術實現供熱目的。我們(men) 空氣源熱泵具有綠色環保、零排放、零汙染的特點。”
市民李玉霞說:“我感覺咱們(men) 圖們(men) 的天特別特別藍,空氣特別特別新鮮,平時出來跳舞都不用考慮汙染指數,呼吸特別順暢。”
“燒荒”是農(nong) 民對秸稈焚燒的通俗說法,月晴鎮水口村村民任國臣對此記憶猶新。任國臣說:“以前我們(men) 都燒荒,燒得是烏(wu) 煙瘴氣,空氣一點都不好。 ”
作為(wei) “減汙”的重要措施,自秸稈全域禁燒工作開始以來,已連續三年實現秸稈禁燒“零火點”。秸稈全域禁燒實施方案與(yu) 逐級簽訂的《秸稈禁燒責任書(shu) 》、全時域秸稈禁燒巡查監管相得益彰,確保包保到戶、責任到人,有效消除集中燃燒秸稈造成的環境汙染與(yu) 不良天氣。
任國臣說:“現在政策好,政府來打包隊給我們(men) 打包(秸稈),現在天也藍了,空氣也好了。”
藍天是本地人的幸福生活,也是麵向外地遊客的城市名片,“圖們(men) 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慕名而來。遊客們(men) 背靠巍巍國門,映襯瓦藍的天空拍下一張張“藍底打卡照”。
安徽遊客顧敏說:“我們(men) 今天一起到圖們(men) 來玩,覺得這邊天氣挺好的,藍天白雲(yun) ,空氣質量也挺好的,拍照打卡也挺出片的。”
在市內(nei) 和郊區,全市共設有兩(liang) 處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通過增加綠地麵積改善空氣質量,通過監管柴油貨車等高排放車輛,確保車輛尾氣穩定達標排放……這些環保措施的常態化,最終體(ti) 現為(wei) 常態化環保監測的一組組綠色安全的數據。
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圖們(men) 市分局副局長金南介紹說:“環境保護是常態化監督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局將堅持以改善空氣質量為(wei) 核心不動搖,保持各項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全麵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守護‘圖們(men) 藍’,守住‘長久藍’,讓市民群眾(zhong) 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氣,擁抱更多藍天白雲(y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