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昌平聯合基金首批資助85個項目

發布時間:2024-04-09 10:00:00來源: 北京日報

  近日,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昌平創新聯合基金2023年資助項目啟動會(hui) 召開。首批獲資助的85個(ge) 項目團隊,將開展前沿探索,融通基礎研究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逐步與(yu) 出資企業(ye) 開展聯合技術研究等多種形式的合作。今年,本市聯合基金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一款高分子材料,有望成為(wei) 小麵積人工軟骨缺損患者的福音,用它為(wei) 軟骨“打補丁”,將能減緩關(guan) 節的磨損。“其實材料的基本性質,我們(men) 在實驗室裏已經做得很清楚了。看到聯合基金項目指南,發現這個(ge) 材料剛好能做這件事,就毫不猶豫地申請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邱東(dong) 申報的項目,成為(wei) 了首批獲資助的85個(ge) 項目之一。

  “有企業(ye) 對項目感興(xing) 趣,說明這條路子是通的,是能產(chan) 生社會(hui) 效益的。”對於(yu) 項目的前景,邱東(dong) 充滿信心。當然,從(cong) 實驗室到市場,中間的路還有很長,預期3年至5年內(nei) ,項目將能產(chan) 出階段性成果。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昌平創新聯合基金由市基金委、昌平區政府和6家昌平區企業(ye) 參與(yu) 出資,經費規模為(wei) 每年5000萬(wan) 元,圍繞昌平區“生命穀”“能源穀”等主導產(chan) 業(ye) 技術需求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作為(wei) 基金出資方之一,萬(wan) 泰生物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聯合基金是一種全新的產(chan) 學研用合作模式,借助這一平台,企業(ye) 將聚焦疫苗、檢測、腫瘤篩查等重要領域發布新一輪項目指南,邀請更多專(zhuan) 家參與(yu) 相關(guan) 領域的科研創新。

  目前,該聯合基金各項目負責人平均年齡僅(jin) 為(wei) 43歲,其中35歲以下的占比達20%,團隊極具創新活力。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治醫師耿霄是一位“90後”,參加工作僅(jin) 3年,就成功申請了該聯合基金骨與(yu) 關(guan) 節領域的研發項目。“企業(ye) 有敏銳的嗅覺,能促進我們(men) 臨(lin) 床醫生運用經驗和能力,融入科技前沿,推動基礎研究成果走向應用。”

  市基金辦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本市將進一步擴大聯合基金的規模,同時將強化聯合基金係統布局,識別並資助一批北京地區聚焦產(chan) 業(ye) 實際需求、樂(le) 於(yu) 探索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科研團隊,孵化一批助力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具有一流應用價(jia) 值的科研成果,營造出科學家和企業(ye) 家交流合作的氛圍,促進更多成果產(chan) 出。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