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運河畔“運河號子”再響起
本報訊(記者 劉蘇雅)“長長的運河喲,流千年……”昨晚,由北京物資學院師生創排的大運河題材舞劇《運》,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地標——北京藝術中心亮相,這是該劇在大運河文化帶的首場演出。隨著劇中“運河號子”響起,作為(wei) “‘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文藝行的組成部分,2024年北京高校校園原創文化精品展演啟動。
“北京物資學院地處通州,這裏是大運河的源頭,無時無刻不受到運河文化的滋養(yang) 。”北京物資學院黨(dang) 委學生工作部部長、藝術教育中心主任龐波介紹,北京物資學院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為(wei) 特色的高等院校,在大運河申遺成功後,學校以此為(wei) 契機,將運河文化精神融入舞劇創排,用首都高校大學生的獨特視角講述運河故事。
該劇所有的舞蹈演員均為(wei) 在校大學生。這場演出,是北京物資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zhuan) 業(ye) 大三學生胡雙林第一次作為(wei) 主演登台。在劇中,他飾演的角色祖爺爺在大運河邊長大,一生經曆過戰亂(luan) ,也體(ti) 驗到了和平的時光。
“剛剛接觸舞劇的時候,我光是一個(ge) 動作都要記很久。”胡雙林回憶,參演3年來,從(cong) 群演到主演,他在排練中經曆了很多傷(shang) 病,但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大運河承載了幾千年的曆史積澱,見證了朝代興(xing) 衰。作為(wei) 演員,我不僅(jin) 向觀眾(zhong) 傳(chuan) 遞了大運河精神,自己也深受教育和感動。”
自2018年首演以來,該劇已累計在京演出21場,先後有十餘(yu) 批、近千名學生演員參與(yu) 其中。“通過老生帶新生不斷補充新鮮血液,很多校友在畢業(ye) 後還回來參與(yu) 排練,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chuan) 播和傳(chuan) 承。”龐波說,今年是大運河申遺成功10周年,後續,北京物資學院將把該劇帶往大運河文化帶沿線,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dong) 、江蘇、浙江6個(ge) 省市開展巡演。
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從(cong) 58所高校報送的百餘(yu) 個(ge) 節目中,遴選了30項原創文化精品,這些北京高校校園原創文化項目已被納入“‘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首都高校的校園文化資源優(you) 勢,將轉化為(wei) 一堂堂具有首都特點的文化“大思政課”。市委教育工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後續將積極創造條件,推薦這些文化精品項目到國家大劇院、中央歌劇院等專(zhuan) 業(ye) 劇場演出,並深入首都街道社區等基層進行巡演,同時鼓勵和支持優(you) 秀項目到全國部分地區展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