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長辛店老鎮街區控規獲批 推動文化複興“老鎮常新”
本報記者 陳雪檸
《北京豐(feng) 台區長辛店老鎮FT00-4011街區控製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麵)(2020年—2035年)》近日獲市政府批複。長辛店老鎮將成為(wei) 以文化為(wei) 核心驅動,兼具文化魅力與(yu) 經濟活力、融合曆史與(yu) 現代、傳(chuan) 統與(yu) 科技,留住鄉(xiang) 愁、麵向未來的文化複興(xing) 地區,實現“老鎮常新”。
記者從(cong)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截至目前,本市中心城區和新城地區已有677平方公裏街區控規獲批實施,有效推動重點功能區建設。
保留“船形舶骨”空間結構
地處永定河畔的長辛店老鎮,是明清“九省禦路”進出京要道上的重鎮,也是首都紅色文化和近現代工業(ye) 文明的搖籃,擁有近千年曆史。從(cong) 地圖上看,長辛店老鎮總體(ti) 形態猶如一葉扁舟。
據此,《長辛店老鎮控規》提出打造“船形舶骨四門戶”空間結構:“以船為(wei) 形”,保持老鎮外側(ce) 高內(nei) 部低、兩(liang) 端窄中間寬的船狀空間意向;“以街為(wei) 骨”,延續長辛店老鎮街巷胡同的空間肌理;依托長辛店北關(guan) 、長辛店火車站、曹家口路和永濟橋(南關(guan) )四個(ge) 主要對外交通節點,打造功能複合、充滿活力的門戶區。
按照規劃,老鎮還將采取因地製宜的市政交通策略,保護“一街三十八巷”的傳(chuan) 統街巷骨架,保留老鎮特色巷道,創造方便、貫通的步行街區和多層院落。在綠色空間布局上,老鎮也將保留長辛店大街重要林蔭景觀,讓豐(feng) 台文化十景之一的“長辛槐蔭”更加突顯。
新舊相生激發地區活力
“老鎮內(nei) 大部分建築都進行過翻修、翻建,目前保留下來的建築,囊括了從(cong) 明清時期到21世紀之間各時代的建築風格。”市規自委豐(feng) 台分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老鎮富有“年代拚貼感”的建築立麵是承載曆史記憶的重要載體(ti) ,規劃基於(yu) 老鎮的特點劃定風貌精華區、風貌協調區及風貌延承區,分區明確風貌管控規則。
值得一提的是,長辛店老鎮規劃以“生長”為(wei) 視角,保留並延續老鎮近千年來生長的邏輯。規劃將保留勞動補習(xi) 學校舊址、長辛店工人俱樂(le) 部舊址等,挖掘精神記憶地標,分門別類保護。同時適度引入新要素,以激發老鎮內(nei) 生動力,避免老鎮“景區”化、“標本”化。
記者從(cong) 實施主體(ti) 獲悉,去年年底,老鎮城市更新項目啟動區一期已開工建設。近期,啟動區二期也已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進入招標階段。
街區控規帶動高質量發展
以總體(ti) 規劃為(wei) 統領,本市確立了“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ti) 係。“街區控規屬於(yu) 詳細規劃的範疇,就是要把總體(ti) 規劃和分區規劃的要求,具體(ti) 安排到每一個(ge) 街區裏。”市規自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全市集中建設地區劃分出1371個(ge) 街區,其中核心區183個(ge) 街區和副中心36個(ge) 街區的控規已獲中央批複,中心城區和新城地區1152個(ge) 街區的控規,正滾動編製和報批。
街區控規為(wei) 承載首都功能、支撐重點工程、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規劃保障。據統計,中心城區和新城地區已批控規約8成涉及保障“四個(ge) 中心”的重點功能區。新首鋼高端產(chan) 業(ye) 綜合服務區、大興(xing) 生物醫藥基地、懷柔科學城等街區控規的實施,保障了國家實驗室、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首都醫科大學等重點工程和項目落地。
目前,中心城區和新城地區419個(ge) 街區控規正在編審,包括豐(feng) 台盧溝橋地區在內(nei) 的控規等將陸續公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